首頁 > 新聞 > 財經 > 正文

數字企業迎重磅利好 “量體裁衣”促數字經濟發展

2022-05-20 08:49:55來源:城市金融報  

數字企業再度迎來重磅利好!

5月17日,全國政協召開“推動數字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專題協商會,會議指出,要努力適應數字經濟帶來的全方位變革,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支持平臺經濟、民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系,支持數字企業在國內外資本市場上市,以開放促競爭,以競爭促創新。

那么,為何近期重要會議多次提到支持數字經濟、平臺經濟發展?對互聯網企業及數字經濟將有哪些利好?

把握發展數字經濟自主權

數字經濟發展速度之快、輻射范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推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深刻變革。

《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1》指出,2020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9.2萬億元,占GDP比重達38.6%,保持9.7%的高位增長速度,成為穩定經濟增長的關鍵動力。

今年1月,國務院印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簡稱《規劃》)?!兑巹潯诽岢?,到2025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0%,而2020年這一數字為7.8%。這也意味著未來幾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將迎來政策利好。

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大國地位穩固,未來發展前景廣闊。要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把發展數字經濟自主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要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引導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充分挖掘工業互聯網發展潛力,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為設備賦智、為企業賦值、為產業賦能。

《規劃》也指出,數字經濟發展要以數據為關鍵要素,以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主線。并部署了優化升級數字基礎設施、充分發揮數據要素作用、大力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等八方面重點任務。

同時,會議指出要厘清數據所有權、使用權、運營權、收益權等權利,在保障國家網絡和數據安全的基礎上激發企業創新活力。要鼓勵數字經濟國際合作,積極參與全球數字治理進程。

此次會議再次強調“理清數據所有權、使用權、運營權、收益權等權利”,有利于更好地推進數據要素市場發展。南開大學競爭法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戰略研究院特約研究員陳兵指出,這釋放出一個明確的信號:即以保障數據安全、有序流通為目的,逐步厘清數據相關權利邊界,合理消弭數據權屬爭議。同時,依法依規維護數字企業科技創新成果,有理有節常態化平臺經濟監管,以求最大限度開發和利用數據要素價值,推動數字強國戰略穩步實現。

對互聯網大廠有何影響

自2020年以來,受到平臺經濟監管加強的影響,互聯網大廠的經營活動被全面規范,擴張速度放緩。隨著平臺經濟專項整改完成,進入常態化監管階段,互聯網平臺也將迎來健康發展新時代。隨著大廠完成一輪“換帥”,互聯網大廠迎來了新政策環境下的發展機遇期。

對外經貿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員蘇培科分析稱,政策支持數字經濟企業走向資本市場融資發展,有助于推動和加速中國數字經濟產業各要素的聚集與創新發展。但最關鍵是要營造一個健康向上的多層次資本市場環境,當市場有了投資信心和人氣后,市場自然就會聚合技術、資本、人才和數字經濟產業的高效融合,這比任何產業促進政策更有效。

當務之急需要盡快提振中國資本市場信心,讓風險投資和股權投資在促進科技創新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讓資本市場在當前的經濟背景下發揮積極作用;其次,要盡快提振企業家的信心,發揮企業家的積極能動性,減少束縛和約束,多一些扶持政策和鼓勵措施,讓中國經濟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快速恢復活力。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盤和林指出,一方面,高層的表態說明當前中概股海外上市的制度障礙已經基本掃除,增強了數字企業國外融資的信心,尤其是互聯網企業。另一方面,說明對數字企業的專項集中監管即將完成,未來將以常態化監管為主,劃定法律邊界,為數字企業松綁,推動各種經濟模式健康、長期、可持續化發展。

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也認為,這次會議召開意味著對平臺的整頓進入到一個常態化狀態,接下來按照監管要求,對企業在境外境內上市可能有所支持。

“量體裁衣”促數字經濟發展

平臺經濟,是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平臺基于數據、算法、算力,平臺連接范圍、承載的信息、提供的功能等能量巨大,跨邊網絡效應突顯,在社會生產生活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平臺經濟的健康發展尤為重要。

在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學教授鄭志剛看來,促進數字經濟發展是提振中國經濟、建立重點產業發展方向,全面引導民營企業和國有資本共同發展的重大舉措。這在當下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所以,我們要圍繞數字經濟做好文章,做大文章。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注冊稅務師協會副會長藍逢輝表示,近年來英國、法國、意大利等國對谷歌、蘋果、亞馬遜等互聯網企業征收“數字服務稅”,這在世界稅收史上也是開先河的事件。討論數字經濟下的財稅問題,既要放眼全球產業、行業和經濟發展格局,思考我國稅制國際化建設,也要立足我國實體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發展狀況,研究我國稅制建設、稅種建設、稅務管理是否適應數字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在數字經濟背景下,完善我國財稅金融制度,需要樹立數字思維,讓數字說話,圍繞數字做事,讓數字產生效益。

高朋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姜麗勇指出,平臺具有超大力量,可以將自身優勢傳導到其他領域,甚至利用壟斷力量控制上下游,這也是平臺和普通企業的區別。平臺是治理的“牛鼻子”,規范和引導平臺健康發展,可以多快好省促進社會治理。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