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財經 > 正文

股東大會密集召開 中小股東話語權提升

2022-05-31 08:04:52來源:城市金融報  

5月份,A股上市公司股東大會進入密集召開期。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股東大會上的否決議案越發多見,僅在5月20日一天,滬深兩市就有6場股東大會出現了否決議案,在大股東回避關聯議案表決的情況下,中小股東成為否掉議案的主導力量。

越來越多的中小股東開始發聲,反映出其話語權及行權意識正不斷提升。而股東大會作為公司的權力機構,在公司治理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越來越多中小股東的聲音能夠在股東大會上得以體現,對于維護中小股東合法權益和提升上市公司質量都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一方面,中小股東權利意識的增強,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中小股東的話語權,有利于打破長期以來大股東一家獨大的局面,特別是當大股東被要求回避表決時,中小股東的意見將尤為關鍵。另一方面,中小股東的意見可以平衡、優化公司的經營決策。當公司股東對某項決策產生意見分歧時,大股東可以通過傾聽中小股東的意見,一同做出符合全體股東利益的最優決定,這對于提升上市公司質量,乃至資本市場的長久健康發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事實上,作為A股市場重要的投資者,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中小投資者在股東大會上的存在感不強,參與意識也很弱。這其中既有中小投資者持股數量少,對公司決策影響有限的現實原因,也與其作為中小股東長期缺乏權利意識,忽略對公司運營層面的關注有直接關系。

在現實層面,上市公司股東大會遵循“資本多數決”原則,中小股東因持股占比小、信息不對稱、專業能力不足等因素處于弱勢地位,大股東能否受益往往決定著公司議案的審議結果??梢钥吹?,過去很多上市公司大股東就利用其地位優勢,棄中小股東而不顧,通過股票質押、違規擔保、關聯交易等方式謀取非法利益,嚴重損害了公司資產和中小股東權益。

同時,中小股東權利意識的淡薄也加劇了大股東一家獨大的局面。上市公司的中小股東多為在二級市場買入該公司股票的中小投資者,其投資目的一般為通過股票差價賺取資本利得,投機味道較濃。而其對所投公司的運營、資金管理等方面則一知半解,甚至漠不關心,一旦公司出現業績爆雷、被監管問詢等因素致股價下跌時,大多自認吃了“啞巴虧”,或將其歸結于行情不好、時運不濟等。

正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投資理念,讓法律賦予中小股東的權利成了擺設,助長了大股東在公司決策時搞“一言堂”的氣焰,更給一些心懷不軌的大股東進行非法利益輸送留下了空間。

目前,我國自然人投資者已突破2億戶,切實加強對中小投資者的保護,讓中小股東參與到上市公司治理已變得越加重要。中小股東應盡快樹立主人翁意識,不能因為持股占比少就忽視自身的合法股東權利。對于公司不合理的決策,廣大中小股東要做到敢于發聲、積極發聲,讓法律賦予自身的監督管理者權、參與決策權等得以充分使用。只有當更多的中小股東開始重視權利、行使權利,才能讓以股東大會為中心的現代公司治理制度優勢得以體現。

監管部門應切實保障好中小股東的權利,通過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增強中小股東在公司治理中的話語權。比如在新一輪的公司法修訂中,建議進一步細化股東投票制度、表決權制度等,讓中小股東的意志和訴求得到更充分保障,給予中小股東真正參與到上市公司治理的機會。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