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財經 > 正文

黃金走勢前景不明 多家銀行收緊貴金屬業務

2022-07-26 08:46:54來源:城市金融報  

多份通告的密集出爐,傳遞了貴金屬加速收緊的投資信號。

近日,金價持續下跌,不少想抄底的投資者發現,銀行的貴金屬交易收緊了。工行、建行相繼宣布暫停賬戶貴金屬業務黃金、白銀的買入、轉換交易及定投計劃的設置與變更。今年以來,還有華夏銀行、興業銀行、光大銀行、中信銀行、平安銀行等多家銀行收緊個人貴金屬交易業務。

那么,為何多家銀行收緊貴金屬業務?未來貴金屬市場會如何表現,專家對此怎么看?

多家銀行收緊貴金屬業務

貴金屬市場波動、金銀價格下跌與銀行收緊個人貴金屬交易業務相關。

國際金價在今年3月創下高點,之后一路下跌,今年二季度以來,貴金屬價格震蕩下探。時至7月,金價圍繞1700美元/盎司附近波動,并創下近十個月價格新低。

另外,2022年7月6日,上海黃金交易所發布的《關于做好近期市場風險控制工作的通知》提到,近期受國際因素影響,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出現大幅波動,市場風險明顯加劇。上海黃金交易所提醒各會員單位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做細做好風險應急預案,提示投資者做好風險防范工作,合理控制倉位,理性投資。

為順應市場形勢變化,建設銀行、工商銀行近期發布關于調整個人貴金屬交易業務的公告。除了建設銀行、工商銀行之外,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還包括華夏銀行、興業銀行、光大銀行、中信銀行、平安銀行等多家銀行收緊個人貴金屬交易業務。

2022年5月5日,華夏銀行發布公告表示,將對代理個人客戶貴金屬交易業務進行調整,包括2022年5月12日收盤后全渠道暫停代理個人客戶上海黃金交易所貴金屬現貨延期開倉和現貨實盤買入交易、上調Au(T+D)等合約保證金比例。

2022年6月7日,興業銀行發布公告稱,該行將對代理上海黃金交易所個人貴金屬買賣業務進行調整,自2022年7月15日15點30分收市后起,關閉個人客戶延期合約開倉、現貨合約買入功能,延期合約平倉、現貨合約賣出功能不受影響,客戶出入金功能不受影響。

關于調整個人貴金屬交易業務的原因,多家銀行在公告中提到,近期貴金屬市場波動加大,為保護投資者權益,防范市場風險。業內專家表示,商業銀行收緊貴金屬等業務,主要是為了降低交易活動的潛在風險,更好地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黃金走勢前景不明

4月以來,國際金價接連下挫,當前在1710美元/盎司左右,較年內高點2078美元/盎司最大跌幅近20%。白銀、鉑金、鈀金則出現更大程度下跌。

“考慮到國際大宗商品市場不確定性較大,對于有持倉余額的客戶,建議謹慎控制持倉規模,注意防控自身風險。”工商銀行此前在公告中提醒投資者防范風險,這也是多家銀行調整貴金屬業務的原因。

建設銀行在公告中表示,目前來看,貴金屬市場前景復雜,對于投資者而言潛在風險加大,在吸取中行原油寶事件的投資教訓后,銀行加強對高風險投資的風險管控,是出于保護投資者的目的。由于近期貴金屬市場波動加大,此舉是為了順應市場變化,保護投資者利益。

2022年7月6日,上海黃金交易所發布的《關于做好近期市場風險控制工作的通知》提到,近期受國際因素影響,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出現大幅波動,市場風險明顯加劇。上海黃金交易所提醒各會員單位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做細做好風險應急預案,提示投資者做好風險防范工作,合理控制倉位,理性投資。

中國(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資研究院院長王紅英稱,之前商業銀行貴金屬交易開倉受限,保證金提高,各家銀行出臺了政策暫停貴金屬交易。實際上,這也是商業銀行進一步規范化,銀保監會規范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一個重要舉措,讓商業銀行未來聚焦到支持實體經濟的信貸或其他業務當中,減少商業銀行的金融衍生品投資業務,防范系統性風險。

華泰期貨在研報中指出,能源的緊俏問題在未來仍將持續干擾歐洲經濟,這有可能會使得歐元的走勢難以形成持續走強,從而繼續令美元維持強勢,在此過程中貴金屬價格仍然以震蕩為主,目前單邊操作建議觀望,可以嘗試逢低做多金銀比價。

弘業期貨研究所7月21日發布的研報指出,雖然近期通脹延續走強,但是流動性緊縮的過程中,市場展現出對未來經濟較強的擔憂,貴金屬與其他大宗一同存在下行的風險。從期現貨持有量可以看出,投資者對于貴金屬未來也持悲觀態度。短期貴金屬維持偏弱判斷。

專家:降低交易活動潛在風險

業內專家分析稱,結合以往案例,近期部分銀行收緊個人貴金屬交易業務主要還是出于防范潛在風險,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關于銀行收緊個人貴金屬交易業務帶來的影響,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認為,調整該項業務,一方面,導致部分相關業務新開戶受限,如調整手續費等近導致部分客戶交易成本上升等;另一方面,部分銀行根據市場形勢變化,采取暫時收緊措施,也是向市場釋放短期相關業務風險可能在加大。這將有助于為部分業務交易降溫。

周茂華表示,目前部分銀行根據市場環境變化對相關交易業務進行調整,屬于正常業務調整,但并不意味著相關業務永遠關閉,預計在貴金屬市場行情趨于明朗情況下,部分銀行有望重新調整業務。

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曾在2021年陸家嘴論壇上曾公開表示,金融衍生品價格波動大,影響因素廣,對投資者的專業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具有很高要求,“普通個人投資者參與其中,無異于變相賭博,損失的結果早已注定。”

近日,工商銀行公告,考慮到國際大宗商品市場不確定性較大,對于有持倉余額的客戶,建議投資者謹慎控制持倉規模,注意防控自身風險。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兼職研究員董希淼表示,近段時間來,受多種復雜因素影響,國際金融市場劇烈震蕩,貴金屬及大宗商品價格波動較大,交易風險顯著上升。投資者應充分認識到,包括黃金在內的貴金屬價格并非只漲不跌,不是一成不變的“避險工具”。投資者應及時關注國際金融市場變化,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適當調整投資倉位,更有效地防范投資風險。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