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財經 > 正文

第29家中資銀行獲“準入證” 城商行爭相布局基金托管市場

2022-08-11 10:06:27來源:城市金融報  

8月7日,成都銀行公告顯示,成都銀行于近日取得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關于核準成都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證券投資基金托管資格的批復》。根據該批復,成都銀行的證券投資基金托管資格已獲核準。

成都銀行表示,成都銀行將根據該批復在換領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后,對外開展基金托管業務。成都銀行將按照有關規定和上述批復文件的要求開展證券投資基金托管業務,認真履行基金托管人的職責,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基金資產的完整性和獨立性,切實維護基金份額持有人的合法權益。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銀行是今年以來第3家獲得證券投資基金托管資格的中資銀行,也是第29家獲得“準入證”的中資銀行。作為一項傳統中間業務,基金托管業務既可為銀行帶來非息收入(托管費),又可以沉淀資金,因此一直受到銀行追捧。目前,還有3家中資銀行正在排隊申請基金托管資格。

在27萬億元規模的基金托管市場,銀行占據絕對主導地位,早早拿到牌照的大中型銀行更是占據市場重要地位,特別是國有大行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中信銀行等全國性股份行。資產托管領域人士認為,城商行拿到基金托管資格,更大的意義在于完善牌照、豐富服務能力及為客戶提供綜合性服務。

截至目前,除了29家中資銀行,持有基金托管資格的還有29家券商、3家外資銀行和2家證券類金融機構。

資產托管業務,是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接受客戶委托,提供資產保管、資金清算、投資監督等服務的業務,包括基金托管、保險、企業年金、社保基金、銀行理財等。

對銀行而言,資產托管業務是輕資本業務,不消耗資本也不占用風險資本。渣打中國證券服務部總經理胡燁說,托管業務對商業銀行的價值在于:一是可以帶來不菲的中間業務收入;二是可以帶來存款,即托管賬戶的沉淀存款。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認為,對銀行而言,托管費是一項非利息收入,是銀行轉型過程中追求的一種輕資本盈利方向。非息收入不依賴息差,有利于拓展銀行的業務空間。

數據顯示,2021年全市場基金托管人托管費收入為289.4億元,同比增長44.31%。其中,銀行托管費用合計占比高達93%。

一家國有大行托管部人士表示,業務托管功能可分為普適性功能和個性化功能。普適性功能非常適合城商行。“公募基金、理財市場規模逐年擴大,托管銀行也須增加人手進行操作。”該人士認為,至于個性化的資產托管業務,目前城商行缺乏專業人員,無力承接。一些大中型銀行不太重視的業務,城商行也可以去爭取。

“城商行尋求基金托管資格,更大的意義在于完善牌照、豐富服務功能及為客戶提供綜合性服務。”一位業內人士說。銀行資產托管業務的成色,主要看四個維度:一是銀行品牌和渠道;二是系統的前瞻性;三是個性化服務能力;四是差異化服務能力。目前,大多數城商行在這些方面有所欠缺。

曾剛進一步表示,銀行介入到資管行業,有了托管業務,跟各類公私募基金的關系會更加緊密,可能就有更多的合作空間,包括從客戶端上進一步深化產品的營銷,然后到產品端和這些機構(證券投資基金)的合作和充實,完善銀行自己的資管業務體系,增加銀行資管業務的發展空間。托管能帶來一定的資金流入,這對銀行來說意味著會形成一筆資金來源,不管怎么樣,也會給銀行帶來一筆相對低成本、穩定的資金來源,相當于多元化銀行的資金負債來源。 (魏倩 陳佩珍)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