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財經 > 正文

13家上市公司前三季度業績預喜 醫藥板塊走強

2022-10-19 10:18:55  

10月18日,A股市場的醫藥板塊、新能源賽道股等表現強勁,機場航運板塊走高,相關板塊的多只個股走強。記者關注到,近期市場迎來2022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的密集披露期,從廣州上市公司情況來看,目前已披露業績預告的13家上市公司業績均預喜,其中新能源、生物醫藥企業的業績表現亮眼。

值得注意的是,高盛策略師Christian Mueller-Glissmann等人在10月17日的報告中寫道:在亞洲配置中維持中國股票的超配評級,相對于境外股票更看好A股。

部分地區已將部分基因檢測項目納入醫保支付范圍

10月18日,A股醫藥生物板塊領漲,中醫藥、仿制藥、創新藥、醫療器械等多個醫藥概念相關個股走高。港股的醫藥合同外包服務CXO概念股尾盤持續拉升,多只個股股價上漲。醫藥板塊的走強帶動相關醫藥主題基金凈值回升,多家生物醫藥上市公司業績大幅增長。從已披露的2022年前三季報預告來看,藥明康德預計前三季度營業收入283.95億元,同比增長71.87%;凈利潤為73.78億元,同比增長106.56%;九安醫療披露業績預告,預計前三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60億元~163億元,單第三季度,公司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7.56億元~10.56億元,同比扭虧為盈。九安醫療表示,報告期內,公司的iHealth試劑盒產品在美國市場需求旺盛,公司采取各項措施實現生產和供應鏈的有效運行,確保了客戶訂單及時交付,所以業績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

巨豐投顧高級投資顧問趙喜龍表示,從技術面來看,CXO板塊有非常迫切的回補需求。第四季度是醫藥以及醫療服務板塊業績明確的季度,對于業績增長預期有一定的支撐作用。西南證券發布研報表示,CXO板塊仍是兼具確定性與成長性的優質板塊;同時,國內創新藥進入收獲期,進一步為CXO板塊帶來增量空間,預計CXO板塊業績保持高增長確定性較高。

值得關注的是,基因檢測也被視為將迎來更大機遇。近期,國家醫保局發布《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第4221號建議的答復》,對腫瘤基因檢測項目納入醫保以及帶量采購給予正式回應。

據悉,目前的國家醫保目錄中,包含了多種靶向藥,按照醫保限定支付范圍有關要求,使用特定的靶向藥需要進行基因檢測。市面測序產品價格不菲,呼吁其納入醫保支付的聲音越來越多。對此,國家醫保局在答復中透露:部分地區已將部分基因檢測項目納入醫保支付范圍。除此之外,對于“安全有效、費用適宜且收費標準明確”的基因檢測項目,也將有望納入醫保。

在集采的大環境下,腫瘤基因檢測項目是否會迎來帶量采購?國家醫保局進一步表示:“腫瘤基因檢測屬于醫療服務項目,按照現行政策,公立醫療機構提供的基本醫療服務實行政府指導價。目前,我們正在指導地方按照‘技耗分離’的原則,探索對診斷試劑開展集中采購,促進試劑價格回歸合理水平,帶動相關醫療服務項目價格下降。”

對此,有行業觀察人士表示,國家醫保局此次回應,或為腫瘤基因檢測市場注入一劑強心針。本就有市場需求的腫瘤基因檢測行業,在政策利好情況下,或迎來發展新機遇。

鋰電材料報價多數大漲

鋰電池板塊指數增長

10月18日,據上海有色網發布的數據顯示,鋰電材料報價多數大漲,碳酸鋰(99.5%電池級/國產)漲2000元/噸,報532000元/噸,最高報542000元/噸,再度刷新歷史新高;黃磷跌1100元/噸,報36400元/噸;負極石墨化跌250元/噸,報23250元/噸;電池級硫酸鎳漲300元/噸,報39900元/噸。

從二級市場看,鋰電池板塊指數也實現增長,收漲0.85%。其中珠海冠宇、南都電源、博力威等居漲幅前三,而國光電器、德賽電池、精華制藥等股均報收漲停。

值得一提的是,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日前公布數據預計,受全球新能源汽車終端產銷量及儲能市場需求的強勢帶動,到2025年中國鋰電銅箔出貨量將超110萬噸,2021~2025年復合增長率超過40%。此外,復合銅箔仍處于技術完善期,規模化放量預計要到2023年以后;預計到2025年,復合銅箔市場需求將達10億~12億平方米,市場滲透率有望達4%~5%。

東方證券研報分析稱,新能源車銷量持續景氣,其中比亞迪9月銷量21.1萬輛,環比繼續增長15%;埃安9月首次突破了3萬輛,環比上漲11%。隨著產業鏈去庫存告一段落,電池材料排產明顯提升。二季度本身屬于電池去庫存周期,而7、8月份電動車產量明顯恢復幫助產業鏈去庫存,目前電池端庫存已經大幅減少,疊加終端銷量增長,四季度產業鏈排產有望大幅增長。

儲能概念活躍

儲能市場保持高增速

10月18日,儲能概念股可立克、同力日升、巨星科技、德賽電池等個股漲停;科士達、上能電氣、普利特、林洋能源漲幅超8%。

國海證券近期發布的研報表示,放眼全球市場,近期儲能項目都頗為活躍。數據顯示,10月3日至9日,全球儲能項目共計新增3364.5MW/6870MWh,均為電化學儲能。中長期來看,儲能是新能源發展引起電網波動性增大的必然應對選項,且由于基數極低,將長期保持高增速。

中泰證券數據顯示,9 月國內 36 個國內新型儲能項目開標,總容量 6.05GWh,總功率 2.63GW,平均中標單價2.11元 /Wh;同期 44 個新型儲能項目招標,總計規模 12.59GWh。

同時,從業績來看,儲能產業鏈多家公司發布的前三季度業績預告,多家企業同比增速較好,其中德業股份預計,2022 年前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9億~9.5 億元,同比增加125%-137%,業績大增的其中一個原因便是海外戶用逆變器市場需求持續旺盛,市場景氣度高。東吳證券認為,儲能行業總體有望持續增長,繼續看好儲能逆變器/PCS和儲能電池龍頭。

值得注意的是,儲能行業的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支持。今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方案》將新型儲能定位為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技術和基礎裝備。同時《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型儲能由商業化初期步入規模化發展階段,具備大規模商業化應用條件;到 2030 年,新型儲能全面市場化發展。

航空機場股走強

多條國際航線恢復

10月18日,機場航運板塊快速拉升引發關注,其中海航基礎漲超9%。不過隨后略有回落,截至收盤,該板塊上漲0.87%。消息面上,隨著民航“換季”的來臨,多家航空公司發布消息稱,將恢復多條國際航線。10月17日晚間,東航官方微博發布消息,陸續恢復多條國際航線。南航也宣布,10月23日起,南航將新增沈陽-首爾航班。

東航方面稱,計劃于10月底恢復多條國際航線,包括上海—曼谷—青島、杭州/青島/南京/昆明—東京成田、青島/南京/煙臺—首爾仁川、青島—迪拜等航線。自2022年10月30日冬春航季正式開啟后,東航計劃每周客運國際航線將增至42條108班。此次新增的國際航線將于10月20日起逐步開始執行。

南航方面表示,計劃10月起恢復廣州-雅加達、大連-東京成田航線。同時,在廣州—迪拜、廣州—馬尼拉、廣州-曼谷、廣州-金邊等航線上增班。截至10月中旬,南航國際航班將由原來的每周71班增加至每周86班(往返計為2班)。

中國國航9月29日微信公眾號消息,國航將恢復多條國際航線。其中,馬尼拉、雅加達、東京航線適用旅行日期2022年9月19日-2022年10月29日;華沙、雅典、溫哥華、洛杉磯、多倫多航線適用旅行日期2022年9月19日—2022年12月31日。

據了解,航空公司此舉是為落實國務院關于有序增加國際客運航班數量等相關要求。值得關注的還有,8月7日起,民航局對國際定期客運航班熔斷措施進行調整優化,縮短熔斷時間、放寬熔斷標準,為國際航班恢復提供有利條件。

天風證券認為,航空行業處于需求復蘇前夜。由于需求可能快速反彈,低速的運力供給難以跟上需求復蘇節奏,需求和供給錯配程度可能擴大,且這種情形或將維持較長時間,帶動航空公司業績大幅改善,股價有望持續修復。

13家廣州上市公司

披露三季度業績預告

近期市場迎來三季報的密集披露,將目光聚焦到廣州,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10月18日記者發稿,按城市歸類屬于廣州的142家A股上市公司中,13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2年三季度業績預告,且均實現了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盈利,其中12家上市公司實現了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

記者關注到,廣州上市公司中新能源、生物醫藥等企業的業績表現亮眼。具體來看,今年前三季度,天賜材料預計實現凈利潤為42.6億元~44.6億元,同比增長174.19%~187.06%;金域醫學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3.5億元~25.5億元,同比增長40.53%~52.49%;海大集團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0.1億元~23.1億元,同比增長15.09%~32.27%。此外,融捷股份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億元~13億元,同比增長4330.99%~4700.24%,同比增幅暫居首位。

對于業績的增長,在2022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中,天賜材料表示,受新能源汽車行業需求增長的影響,公司鋰離子電池材料電解液及正極材料產品銷量與價格同比均有較大幅度增長,同時新產能持續投放,隨著產品原材料自產率不斷提升,整體盈利能力明顯提高。

融捷股份亦表示,業績變動原因系受宏觀政策和市場需求增加的影響,新能源行業景氣度持續提高,鋰電池行業上游材料產品價格持續大幅上漲,鋰電材料和鋰電設備的需求持續增加,公司鋰精礦、鋰鹽、鋰電設備的營業收入和利潤均大幅增加等。

海大集團表示,前三季度,公司飼料、動保、種苗、水產養殖和生豬養殖收入均穩步增長。

金域醫學前三季度歸母凈利同比預增40.53%-52.49%

10月17日,金域醫學(603882)發布的2022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增公告顯示,預計今年前三季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3.5億元至25.5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6.78億元至8.78億元,同比增長40.53%至52.49%。

金域醫學業績預告顯示,預計今年前三季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23.1億元至25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6.62億元到8.52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事項后同比增長40.15%到51.67%。

對于本期業績預增的主要原因,金域醫學表示,報告期內,公司積極推進數字化轉型,以大樣本和大數據為基礎,推動生物技術與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打造智慧醫檢生態,持續提升核心競爭力。堅持以市場與客戶、產品與服務兩方面為抓手,加大重點疾病線的新檢測項目開發力度,不斷完善產品研發中心與產能中心布局,提高資源使用效率,推動公司實現高質量增長。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