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財經 > 正文

2023年五一餐飲營收情況分析

2023-05-06 18:08:20來源:互聯網  

2023年五一餐飲營收情況分析


(資料圖)

2023年“五一”期間,餐飲市場捷報頻傳。據中國烹飪協會開展的“五一黃金周重點餐飲企業經營情況調研”數據顯示,受訪餐飲企業營業收入比去年同期上漲149%,客流量同比去年上漲211%。數據還顯示,受訪餐飲企業2023年“五一”前四天營業收入比2019年“五一”上漲26%,客流量比2019年“五一”上漲25%,均超過2019年同期。

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餐飲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統計分析顯示:

“五一”期間全國零售、餐飲、酒旅、交通等行業日均消費實現93%-212%的大幅增長。“五一”假期,服務消費持續回暖,餐飲業迎來強勢復蘇,重點餐飲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57.9%。

餐飲業是促消費、惠民生、穩就業的重點領域。今年以來,餐飲消費一直呈現加快恢復向好態勢,一季度全國餐飲收入同比增長13.9%,餐飲業新增企業數同比增加30.5%。餐飲業加快恢復向好、持續激發活力,為恢復和擴大消費提供有力支撐。

“五一”期間美團承接了深圳、成都、臨沂、天津、重慶等多地不同區域的消費券項目,涵蓋餐飲、酒店、外賣、閃購、商場、景點門票等個品類。美團數據顯示,“五一”發放消費券期間,山東臨沂住宿訂單量環比增長88%,堂食消費規模環比增長112%;天津住宿訂單量環比增長超88%,堂食消費規模環比增長超100%。

除了到店餐飲消費,酒店、外賣等消費場景里也可以看到使用消費券的火熱場面。4月開始,成都陸續發放了多輪消費券,許多小店的生意被消費券和平臺經濟帶火。位于成都市高新西區的吉美超市在消費券發放期間,每日訂單量環比上月增長超50%,“五一”期間除了日常用品暢銷之外,燒烤簽、木炭、爐子等燒烤用具購買量大幅增長,多為成都本地市民下單購買。

如今,消費券已經成為各地促消費的重要手段,通過在覆蓋“食、住、行、游、購、娛”等多場景的綜合性零售平臺發放消費券,能夠全方位拉動消費。美團數據顯示,自2020年平臺承接各地消費券項目以來,參與活動的商戶日均交易額比活動前一周平均提升了55%,多地中小商戶日均交易額平均增幅超過100%。

美團相關負責人表示,消費券等促消費舉措有效激活了市民的消費潛力,“五一”小長假供需方得到精準匹配,消費頻次和金額均有提升,商家訂單得到增長。

“五一”假期,武漢某小龍蝦特色餐飲店單日賣出26噸小龍蝦。武漢餐飲業協會會長劉國梁介紹,這個假期,無論商業綜合體餐飲、美食街區餐飲,還是景區餐飲,銷售額均超過了2019年同期。

“五一”期間,多地餐飲行業迎來消費高峰。重慶全市堂食線上訂座量較去年同期增長2倍以上;湖南長沙市海信廣場文和友總店假期首日到店人數約6萬人次,迎來今年以來到店人數最多的一天;廣東廣州市甚至有餐廳取號超過1000桌。

“五一”期間,餐飲業迎來強勢復蘇。據商務部數據,整個假期餐飲休閑消費持續火熱,重點餐飲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57.9%。美團平臺數據顯示,假期前三天,全國餐飲消費規模較2019年同期增長92%。

“不僅是店內的餐位,店外的餐位也都全部坐滿,許多食客都是從外地專程趕來的。鮑魚紅燒肉、油爆蝦、響油鱔絲等老上海風味佳肴是客人們最喜歡品嘗的。”上海漫樂城的“興興·海派本幫菜”餐廳負責人鮑永麗說,為了迎接“五一”,餐廳提前在食材和人力上做了額外準備。

中國飯店協會會長陳新華表示,“如今餐飲企業的應變能力提升很快,假期前大部分餐飲企業就做了充分準備。‘五一’餐飲業火爆是國內消費市場強勁復蘇的一個縮影,對整個行業的信心提振和高質量發展都起到積極作用。”

不僅“五一”期間餐飲消費火熱,今年以來,餐飲消費一直呈現加快恢復向好態勢。今年一季度,全國餐飲收入12136億元,同比增長13.9%,特別是3月份,餐飲收入增長26.3%。

從地方數據來看,行業發展態勢更是喜人。今年一季度,北京餐飲收入同比增長13.5%,南京餐飲業營業額增長15.3%。

“我們春節后才開業,沒想到生意一直很火爆。遇到節假日,翻臺率更是屢創新高。” 孟晶潔在上海靜安新業坊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基地開了一家餐廳,一到節假日飯點,門口就會排起隊來。

孟晶潔是初次進入餐飲業,“在登記注冊、合規經營等諸多方面,我都是新手,多虧市場監管部門工作人員的指導,我才能快速辦好營業執照、經營許可證等,把更多精力放在經營餐廳上。”

中國烹飪協會會長楊柳說:“得益于一系列促消費政策落地見效,餐飲業開局良好,消費加快恢復。”3月,“中華美食薈”活動啟動,各地積極響應,開展多項活動提升消費。比如,北京、天津、河北聯動開啟京津冀消費季;上海開展“全年樂享全民盛惠”活動;湖北“春潮涌動煥新季”開展300余場消費促進活動。此外,各地還進一步發布政策支持餐飲企業發展,杭州繼續放寬外擺條件,廣州鼓勵餐飲企業開展夜間延時服務。

楊柳說,餐飲業收入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連續10年超過10%。餐飲市場依然保持長期向好的基本面。隨著擴大消費政策推動、旅游市場復蘇,餐飲市場將不斷回暖。

未來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和投資機會在哪?欲了解更多關于行業具體詳情。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