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房產 > 正文

2021中國房地產上市公司綜合實力百強揭曉 上市房企業績增速整體放緩

2021-06-04 16:43:41來源:大眾證券報   

日前,克而瑞地產研究中心在深圳揭曉2021年中國房地產上市公司綜合實力百強。其中,2021中國房地產上市公司綜合實力前10強,與往年相比整體沒有太大變化。它們是:萬科繼續位列第一,碧桂園排名提升一位,位列第二,恒大、融創、保利、中海分別位列第三、第四、第五、第六,華潤置地、龍湖集團排名與上年一致,分別位列第七、第八;招商蛇口排名提升三位,位列第九,首次躋身前十;新城控股位列第十位。

此次發布了最新的 《2021中國房地產上市公司測評研究報告》,這項由中國房地產業協會指導、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中國房地產測評中心主辦的測評研究工作,已經連續開展了14年,是國內關于上市房企綜合實力最重要的專業測評研究。還同步發布了《2021物業服務企業上市公司研究報告》,該項研究由中國物業管理協會指導,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中國房地產測評中心主辦。

據了解,本次測評的研究對象為滬深上市房企105家,在港上市房企89家,以及海外上市房企1家,合計195家。與2020年相比,納入測評的上市公司總數減少7家。從核心測評指標來看,2020年上市房企規模持續增長,但增速放緩。總資產均值為1577.89億元,房地產開發業務收入均值為274.96億元;盈利能力方面,絕對指標凈利潤均值為32.17億元,同比有所增長,但相對指標凈資產收益率同比有所下滑;償債能力有所提升,去杠桿效果顯現,凈負債率均值較上年下降0.7個百分點至95.07%;經營效率穩中有升,總資產周轉率與上年基本持平,存貨周轉率稍有上升。此外,本次測評還發布了2021中國房地產配套供應鏈上市公司分榜單。測評研究報告指出,2020年房地產市場政策環境逐步收緊,行業整體規模增速已開始放緩,行業內部分化明顯,房企在降本增效、提質升級方面對供應鏈企業產品、服務的適配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建筑產品的建造是一個集合土地、供應商產品和服務,為客戶打造高品質產品的過程,離不開高效的供應鏈和優秀供應商的儲備。綜合實力強的供應商與房企深化合作,為雙方實現互惠共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整體來看,上市房企總體呈現幾大特點:

在資本市場表現上企業估值持續下探

報告顯示,2020年末滬深上市房企平均市盈率7.78倍,較滬深全市場平均市盈率低約60%;在港上市房企平均市盈率6.79倍,較港股全市場平均市盈率低約55%;市凈率方面,滬深上市房企平均市凈率同樣遠低于全市場水平,在港上市房企平均市凈率表現較好,高于港股全市場平均市凈率。

從估值水平看,自2018年以后,房企估值水平逐漸走低。報告認為,房地產行業監管限制政策過于頻繁,導致投資者對于未來現金流看法較為負面。同時,房地產行業杠桿較高,周期波動性較大,導致貼現率較高。兩者疊加使得資本市場對于房地產板塊估值持續偏低。

運營規模上,整體規模增速放緩,標桿房企強者恒強

2020年,我國商品房銷售面積17.6億平方米,同比增長2.6%,商品房銷售金額達17.4萬億元,同比增長8.7%。總體看來,在“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行業整體規模增速雖然有所上漲,但增速放緩已成當下主要趨勢。2020年,上市房企總資產均值為1577.89億元,同比增長11.96%;凈資產均值為336.91億元,同比增長13.75%。

從上市房企總資產規模來看,截至2020年末總資產超過千億元的上市房企有59家,約占上市房企總量的30%,其中超過3000億元的上市房企有27家,約占上市房企總量的14%。超過萬億元的上市房企共有6家,分別是恒大、碧桂園、萬科、綠地、保利、融創。從總資產累積百分比來看,10強上市房企的總資產累積百分比已超過40%,50強累積百分比近80%,100強累積百分比超90%,集中度較上年略有上升。

在償債能力上,調控杠桿初見成效

2020年,在監管要求下,房企開始積極降低杠桿水平,但各企業負債水平不盡相同,頭部房企信譽較好,積極推動銷售回款,風險管控能力較強,部分中小房企受融資渠道收緊、銷售回款緩慢,前期拿地成本較高的影響,債務風險有所積累,需要警惕資金鏈風險。

根據報告,長期償債能力方面,2020年上市房企剔除預收賬款后的資產負債率均值為62.93%,與上年相比保持穩定;凈負債率均值為95.07%,較上年下降5.75個百分點。在 “三道紅線”的監管壓力下,房企紛紛采取多種方式降杠桿,凈負債率在短期內的調整幅度相對較大。短期償債能力方面,流動比率均值為1.65,速動比率均值為0.64,兩者與上年相比,均基本保持穩定。現金短債比中位數為1.30,較上年提升0.21個百分點,上市房企貨幣資金對短期債務的覆蓋情況有所改善,短期償債能力提升。

盈利能力方面,多數指標有所下滑

報告顯示,2020年上市房企營業利潤均值52.47億元,同比下降7.15%;凈利潤均值32.17億元,同比增長12.17%;凈資產收益率均值8.78%,同比下降7.60%;總資產報酬 率 均 值 3.62%, 同 比 下 降23.66%。除凈利潤均值外,其余各項盈利能力指標均較上年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在成長能力上,上市房企業績增速整體放緩

2020年,上市房企的房地產開發業務收入、營業收入、凈利潤和凈資產規模均實現增長,除凈利潤外,增速均有所下滑。具體來看,房地產開發業務收入均值同比增長1.84%,增速較上年大幅下降32.55個百分點;營業收入均值同比增長15.40%,增速較上年下降4.64個百分點;凈利潤均值同比增長12.17%,增速較上年上升0.05個百分點;凈資產規模均值同比增長13.75%,增速較上年下降8.22個百分點。

經營效率方面穩中有升,存貨規模增速下降

2020年上市房企經營效率穩中有升,存貨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和總資產周轉率均值分別為0.38、0.28和0.20。其中,存貨周轉率均值較2019年上升0.05,其余兩項指標與2019年基本持平。報告指出,在“三道紅線”和“兩集中”等強監管環境下,上市房企存貨規模增速變 緩 。2020年 存 貨 同 比 增 長14.80%,增速較2019年下降7.80個百分點。其中63家房企2020年存貨同比減少,2019年為49家。從存貨集中度情況看,10強上市房企總存貨占比約42%,30強房企占比約67%,50強房企占比約81%。(蘭文)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