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房產 > 正文

“冰雪熱”成運動新時尚 房企加速搶占冰雪賽道

2022-02-23 09:48:59來源:城市金融報  

舉世矚目的北京冬奧會雖然已經結束,但是“冰雪熱”正在成為人們的運動新時尚。

對于冰雪產業,不少龍頭房企諸如萬科、融創、萬達、世茂等已經早先布局。

作為早先布局冰雪產業的房企,萬科和融創布局重心不同,各自布局“一北”“一南”,成為進軍冰雪產業的房企代表。

據悉,萬科的冰雪事業版圖主要集中在北方,目前已經在吉林、北京、呼和浩特經營5家雪場,其中標的2022年延慶冬奧賽區已投入運營,2023年萬科包頭室內滑雪場和崇禮瀚海梁滑雪度假區也將面向公眾開放。

也就是說,到2023年,萬科將擁有3家目的地大型滑雪度假區、4家城市近郊滑雪場、1家室內滑雪場。在業務模式上,萬科的路徑是堅持“實景”滑雪場地,這就需要搶先占據稀缺的、優質的山體資源和滑雪場地,所以萬科憑借早先布局的優勢,在吉林松花湖、北京小海坨、崇禮瀚海梁三個核心市場,占據了中國“高差”大、資源好的滑雪場。

而融創挺進了南方的廣州、無錫、昆明、成都、重慶等城市,除了室外滑雪場外,其還通過在全國布局室內雪場,打造四季運營的高頻滑雪場景。目前,融創已開業運營9家雪場(包括3家室外雪場),截至2022年1月,融創文旅在運營的室內滑雪場總面積已達42.2萬平方米。

除了萬科、融創之外,萬達、奧山、魯能、復星、世茂等也進軍了冰雪產業。據克而瑞機構分析,目前,房企布局冰雪產業分為旅游體驗型、城郊學習型及目的地度假型。

其中,萬科、萬達、融創、奧山等房企在城郊學習型及目的地度假型這兩方面均有布局。

商業模式上,除自持等傳統重資產模式外,考慮到冰雪項目高投入、長周期的特點,萬科、融創等企業也開始試水委托管理等輕資產模式。比如,目前融創在營的3家室外雪場均為輕資產運營。

根據國家發改委、國家體育總局等部門聯合印發的《冰雪運動發展規劃(2016—2025年)》,要求“2020年中國冰雪產業總規模將達6000億元,到2025年我國冰雪產業總規模達到10000億元”,2021年-2025年政策目標下冰雪產業市場規模5年復合增長率約13.6%,擁有較高的行業景氣度。

當下,冰雪運動正在從小眾走向大眾,在規模高達萬億元的市場“蛋糕”之下,房企布局冰雪產業的盈利狀況如何?在克而瑞看來,冰雪賽道成長性雖好,但過去幾年內并未像物業、商業和物流地產一樣成為房企的“第N條曲線”,多數房企也只是借冬奧會的“東風”零星發展冰雪地產。

克爾瑞分析稱:“多數房企目前對冰雪地產發展的謹慎態度,背后可能存在以下三大因素:其一,作為小眾且高危的運動,冰雪運動對客群的經濟消費水平要求高,目標客群有限;其二,盈利與資金回籠仍然是痛點;其三,戶外雪場還面臨無雪季問題。”比如,在無雪季的季節,這種滑雪度假區的游客就會銳減,所以受季節性波動影響較大。

除了在賺取“門票”收入之外,房企也試圖切入滑雪運動的整個產業鏈來開拓利潤點。例如,融創文旅冰雪產品除了以雪世界為核心的基礎產品及服務之外,還包括滑雪學校、賽事、營地、俱樂部等多元化的產品,甚至包括雪具存放寄送等衍生的服務,而這些方面都可以拓展新的盈利空間。

雖然目前房企布局冰雪產業還未迎來盈利的豐收期,但是冰雪產業的前景為市場看好,更多盈利模式也在不斷挖掘中。 (宗 河)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