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IT資訊 > 正文

海拔3500米之上的直播間,他靠著賣牛羊肉站上了青海春晚的舞臺

2022-01-29 21:15:07來源:AI藍媒匯微信號  

一單單純正天然的草原牛羊肉正在從直播間中賣向全國各地。

來源|AI藍媒匯

ID:lanmeih001

作者|閆燁

編輯|魏曉

這里是海拔3500米的青藏高原。

高原上的氣候,捉摸不定。中午還穿著薄衣,趕著羊群跑,晚上就得裹上羽絨服,坐在火爐旁喝碗熱湯。7月平均十幾度的體感溫度倒還算舒適,但1月的青藏高原氣溫已經接近零下30度,光是把手伸出來,就能凍得生疼。

而這樣四季的變化與日月的交錯,構成了馬曉明直播間的背景墻。粉絲們通過他的直播間@曉明牛羊肉 ,能看到遠處奔跑的牛群,能感受到最真實的青藏高原,也正是在這里,他們見證了這個95后年輕人的成長。

短短一年,他從一個肉鋪學徒成長為了當地發展最快的牛羊肉商戶之一,他的直播間賣出了25萬單牛羊肉,累計賣出的牦牛肉相當于5000-7000頭牦牛。而放到過去,這是他無法想象的數字。

在他的帶動下,家鄉的牦牛肉價格平均增長了3-5塊錢。這對牧民來說實在是一件喜事,他們再也不用將精心養護了多年的牛羊賤賣給經銷商,這種被全國人民都認可的牦牛肉足以讓他們有信心獲得更好的收入,讓自家的牦牛肉被更多人知道。

當地牧民間甚至流傳了一種說法:與其將牛肉直接賣給經銷商,不如賣給抖音直播的曉明,他能給咱們賣上價。

同時,在牧民們的認可中,馬曉明也即將在大年二十八登上2022年青海春晚的舞臺,向更多的人講述自己的創業經歷,傳播更美的草原牧歌。

最近,AI藍媒匯與馬曉明聊了聊有關他的非凡經歷,也在他的敘述中了解到了那些關于年輕人的草原情結,以及他們通過電商回報家鄉的熱血故事。

一年銷量增長迅猛,用電商書寫創收牧歌

1月26日,大雪,地點,青藏高原。

“錢女士,牦牛前腿肉四斤!”

“崔先生,牦牛牛排肉四斤!”

今天是@曉明牛羊肉 春節前最后一場直播,紛飛的大雪已經將草原遮住了一半,而馬曉明和他60多位兄弟們依然按部就班地將消費者們剛剛下單的牛羊肉打印單子、稱重、打包,再報出他們的名字。一來是讓他們核對自己訂單,二來也算是表達對客人的感謝。

每次直播即便再忙,馬曉明也從未忽視掉這個環節,因為在他心里,沒有抖音電商里的這些顧客,就沒有今天的自己。

把時間倒回一年前。

那時的馬曉明還在哥哥的肉鋪店里打工,偶然的一次,他在抖音上看到了各種帶貨直播,驚訝原來還能這么賣貨。思量了一陣,他便注冊開啟了自己的直播間。

但問題也隨之而來:自己的普通話不好,對于電子設備的使用也不靈活,萬一粉絲聽不懂自己說的話,萬一因為自己因為技術知識上的缺失影響了直播又怎么辦。

于是,在最初直播的一個月里,他一邊努力直播,讓自己盡快融入到直播氛圍中,另一邊勤加苦練普通話,看別人的直播學習直播技巧。通過短短40多天的學習,馬曉明就基本能夠上手完成每天三場直播的全部流程。

熟悉之后,他的全部精力便放到了挑選合適貨源以及維持直播間的正常運營上。

從兒時起便積攢的牧民知識在這時起到了關鍵作用。

馬曉明說,青藏高原上的牦牛運動量大,溫度和空氣質量都符合它的生理機能,也正因如此,其肉質富含的蛋白質比其他牛肉更多,脂肪含量也更低。同時,320斤左右的成年牛是最合適的選擇,這種大小的牛產出的牛肉肉質最鮮嫩,而再老一些的牛口感會比較干,年齡更小的牛則沒有那么高的營養。

或許是被牦牛肉的品質吸引,又或許是被馬曉明質樸的直播風格圈粉,來往@曉明牛羊肉 直播間的客人們一點點多了起來,他的粉絲也漲到了92.9萬。

更驚人的是,一年內他的抖音電商直播間共產生了25萬單的銷量,累計賣出的牦牛肉相當于5000-7000頭牦牛。

而在此前,最多也就賣出10頭牦牛的分量,價格也始終賣不上去。顯然,借助抖音電商,馬曉明的生活事業終于打開了局面。

在他的抖音小店中,最受歡迎的還是牦牛牛排肉,系統顯示其共賣出1.9萬單,商品的下方消費者們紛紛表示“終于吃到最正宗的牦牛肉了”、“送來還凍得硬邦邦的,很新鮮”。

而面對生活與收入的持續向好,他還是將其歸結為幸運。

一方面,抖音電商通過“山貨上頭條”助農項目給予了專項扶持,讓青海的牛羊肉有機會面向全國,而另一方面,消費者和粉絲的支持則是他最強大的后盾。

談到粉絲,馬曉明用了兩個字——感動。

他說,這些粉絲們當初在直播間里一個字一個字地糾正他的普通話發音,還教他應該如何解答消費者的疑問,而在當他逐漸被更多人認識之后,很多粉絲也做了他直播間的管理員,替他完成一些直播時顧不上的工作,到了現在他已經有了20位直播間管理員。

而他也習慣了在抖音上分享一些自己的日常生活,或是直播前的準備,或是生活里的瑣事,內容不同但每條下方都能看到他與粉絲之間的閑話家常。

這些粉絲分布全國各地,有的是廣東人上海人,要嘗一嘗純正的高原牛羊肉滋味,有的是在大城市打拼的青海人,他們時刻想念著家鄉的味道。

這是一種跨越地理的情感維系。

帶動家鄉產業,讓農貨走向全國

幾個月前,粉絲給馬曉明寄來了一些牛角樣式的絨帽,馬曉明便把這些帽子分給了團隊的兄弟們,從此,這些草原漢子們便有了統一的“工服”。

這六十余人的團隊每天都駐扎在3500米的高原上,從挑牛、收購、屠宰、剃肉到打包、發貨、快遞,每個人各司其職。顯然,馬曉明的直播間為大伙兒提供了就業保障,也改變了他們一直以來的銷售思路。

除了解決了大伙兒的就業問題,在馬曉明的帶動下,他周圍不少親人朋友也開始學習通過抖音電商賣貨。他們有時會向馬曉明學習一些直播技巧,馬曉明也從不吝嗇,并且十分樂于把自己學到的技能與大家分享。

在這些向他討教的人里,一位大學生小飛的出現最讓馬曉明驚訝。小飛今年24歲,剛剛從西安一所大學畢業歸來,他說,馬曉明在當地賣貨很出名而且成績很好,這才讓他有決心和信心回家鄉務農。

這也給了馬曉明更強的信念感和使命感,他希望能夠帶領當地的更多農戶致富。

好在,現在積極的反饋已經產生。在他的影響下,當地的牦牛肉價格上漲了3-5元/斤,按照一頭牛的最近重量320斤計算,每賣出一頭牛就能為牧民額外增收1000元左右。

這也打破了過去牧民們不得不將養家用的牛羊賤賣給當地壓價的經銷商局面,把定價權牢牢地掌握在了自己的手里。

而看到了他如今的成績,家里的老人們也總算能放下心。剛剛開抖音直播時,老人們總擔心他會受騙,以為只有面對面的交易才能讓多年心血養成的牛羊換成收成,但現在,他們也逐漸了解了抖音電商的意義,還開始幫著馬曉明處理一些瑣事。

隨著影響越來越大,馬曉明的故事也被流傳開來。這其中,馬曉明還接到了2022年青海春晚的邀約。剛接到邀約時,馬曉明還以為要請他唱歌跳舞,內向的他一度想要推辭,當知道其實是希望他能夠講述自己在抖音電商的創收故事以及助農經歷之后,他二話沒說便答應了邀約。

在他看來,讓更多的人看到青海牧民的面貌,了解當地的特產,是他義不容辭的事,也是花多少錢都買不來的榮譽。

當然,在“風吹草低見牛羊”的青藏高原,大自然的恩賜絕不僅限于成群的牛羊,這片土地上還滋養了黑枸杞、紅枸杞等一批特產,它們的品質極好卻礙于各種原因,難以打開銷路,但在抖音電商“山貨上頭條”等助農福利的幫助下,這種情況正在一點點改變。

許多農戶在抖音電商的幫助下,不僅為自己書寫了創收故事,還將家鄉的特產推廣到了全國,改變了周圍人的生活。

這也是字節跳動公益和抖音電商共同推出“山貨上頭條”項目的初心。

將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農貨推向大江南北,發揮平臺內容和技術上的優勢,將需要被看到的農特產地區與具有潛在消費需求的用戶相連,既幫助用戶購買到物美價廉的貨物,也幫助地方的農特產業發展,帶動更多農民增收,從而推動鄉村經濟發展。

而馬曉明的@曉明牛羊肉 也正是在這種助農項目下,成為萬千新農人在科技的加持下,將家鄉農產品(000061)賣火的其中一個。

但即便是有了現在的成績和影響力,馬曉明也依然堅持著他的草原情結。他說,自己精力和能力有限,目前只希望能把牛羊肉賣好,能讓更多的人認識到我們青海牦牛的好處,就足夠了。

或許,對于這個27歲的草原男兒來說,一手吹笛一手執鞭,趕著牛羊沖向草場,看著家人和周圍的鄉親們都過上好日子,就是他最大的愿望。

今日話題

你在抖音電商買過什么東西?

來評論區我們聊聊~

往期經典回顧

AI藍媒匯的兄弟姐妹們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AI藍媒匯。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