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IT資訊 > 正文

徐一楓:用大數據助力無錫精準防疫

2022-04-21 19:25:53來源:中新經緯  

中新經緯4月21日電 題:用大數據助力無錫精準防疫

作者 徐一楓 無錫市統計局統計普查中心副主任

近日,無錫市針對新冠肺炎疫情社會面傳播風險,組建數據攻堅專班,運用大數據思維更快、更準、更實推動全市核酸檢測“應檢未檢”,主動防范化解風險。

樹立大數據驅動的精準防疫理念

交通技術發展帶來的“時空壓縮”效應下,長三角地區城市間、市域內部區縣間人口流動頻率高、節奏快、方式多樣。地區人口數量、特征時刻變化的高度不確定性中,主動防范化解疫情傳播風險,就要在對象精準識別上下功夫,不為抽象的“檢測量”“檢測率”數據所障目,將對具體個人的關注作為評價疫情防控成效的出發點和落腳處。

疫情傳播流行的過程不是機械過程,而是病毒通過密切接觸引發連鎖反應的復雜系統。幻化萬千、瞬息萬變的疫情發展和防控形勢下,機械地循舊例、“抄作業”只會帶來低效率、無效率乃至負效率,主動防范化解疫情傳播風險,就要在形勢精準研判上下功夫,根據疫情發展不同階段、毒株不同特征、防控區域的不同情況,及時對防控“打法”進行更新、迭代。

當前流行的奧密克戎變異株傳染能力強、傳播速度快、傳播過程隱匿,部分病例臨床表現不典型,暴露風險高、醫療防控力量薄弱、自我防護意識不足的人群尤為容易感染和傳播。主動防范化解疫情傳播風險,就要在措施精準見效上下功夫,針對重點區域、重點場所、重點人員“量身定制”檢測和防控方案,尤其加強對“手停口停”靈活體力勞動者的關注和保障。

提升大數據牽引的精準防疫能力

在市委組織部長任組長的核酸檢測組中,單獨成立組織部、公安局、衛健委、大數據管理局、統計局等部門合成作戰的數據專班,抽調熟悉數據庫運作、具備大數據思維的技術骨干集中攻堅,并調配企業數據團隊駐場支援,為精準防疫提供全面的數據能力保障。

以公安實有人口庫為底座,對接第三方社會醫療機構等檢驗檢測信息平臺,以“門鈴碼”等多個源頭信息為參照,開展高頻次、標準化、滾動式的數據庫全面比對,集成高度適配疫情防控需要的實時人口相關信息數據庫,為精準防疫構建堅強的數據資源支撐。

暢通數據流轉循環,第一時間匯總商超等公共場所的門鈴碼申請與使用情況、“賦紅”警示人群嘗試掃碼和主動補測情況等,對防疫措施成效開展評估,形成報告供決策參考;同時打通部門、層級間的數據平臺區隔,確保清洗、處理后的數據與核查過程中掌握的情況迅速“回流”“反哺”源頭數據庫,為精準防疫營造完善的數據流轉機制。

完善大數據賦能的精準防疫打法

聚焦職業暴露、行為模式、防疫意識等主客觀風險因素,根據年齡層次、行為模式、活動范圍等識別不同人群感染病毒和傳播疫情的風險;同時在未獲得核酸檢測報告人員名單的基礎上,結合“門鈴碼”掃碼記錄中蘊含的公共場所出入信息,精準鎖定在錫活動人群,變給基層“派任務”為幫基層“劃重點”,為一線核查工作減負提質。

以公安實有人口庫為底冊,綜合年齡段、采樣時間、檢測渠道、到訪場所等一系列數據生成人口精準畫像,針對掛靠監護人證件登記的學齡兒童、因患病或殘疾不便外出進行核酸檢測的體弱人員等特殊群體分別設置標簽,設計符合群體需求的核酸檢測開展場景,將下發基層的人員信息由“碎片化”變“立體式”,助力一線核查因人施策。

在市指揮部各類指令下發后,第一時間采用抽樣調查、電話訪問等“短平快”的方式獲取群眾反饋、評估措施效果,及時調整工作重心,優化措施方法;根據基層反饋滾動更新實有人口數據庫,不斷校準實有人口底數,形成數據閉環;利用AI智能外呼,通過“96600”全市統一疫情防控核查專線撥打核酸檢測提醒電話,變“一級接著一級干”為“分工合力一起干”,助推一線核查快速應變。(中新經緯APP)

本文由中新經緯研究院選編,因選編產生的作品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選編內容涉及的觀點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責任編輯:張芷菡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