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IT資訊 > 正文

家電業升級看長虹:產業鏈閉環有怎樣的新優勢?

2022-06-07 10:03:53來源:釘科技微信號  

“力爭用未來18個月的時間,使企業恢復原有的市場地位”,從公開信息看,這是黃光裕的內部講話中受到最多關注的內容,焦點往往在“18個月”。在筆者看來,黃光裕提出的這個目標的關鍵,是“恢復原有的市場地位”,時間不是重點,因為發展的節奏“穩”或“猛”,會與市場環境的變化相關聯,但黃光裕和國美對達成目標的信心不會動搖。

伴隨“互聯網品牌”在家電板塊中的大量涌現,《釘科技》注意到,近些年,“模式引領”與“技術為王”兩種發展理念相互碰撞,“生態”與“產業鏈”這兩個詞匯的熱度一直有增無減?!盎ヂ摼W品牌”常常更熱衷對“生態”的宣講,借此表達自身意識的開放、包容,以及后續發展的可能性;家電板塊的“原住品牌”們,則更傾向于產業鏈能力的展示,突出底層競爭力的硬核。比較好的現象是,兩者在這個過程中相互借鑒,家電板塊“原住品牌”尋求思維煥新,“互聯網品牌”嘗試能力提升。

不過,對于多數品牌而言,“產業生態”之路依舊任重道遠:無論是“互聯網品牌”的“生態”,還是家電板塊“原住品牌”的“產業鏈”,“借力整合”還是常態,“自我塑造”并不容易實現。

在“產業生態”的自建、自主、自控方面,一些頭部品牌的動作并不張揚,卻穩健有效,長虹就是其中之一。比如,伴隨綠色發展理念的深入,長期專業從事廢舊家電回收及資源綜合利用的長虹格潤受到更多關注。可以看到的是,長虹華意(000404)、長虹美菱(000521)、長虹格潤這三家長虹系企業,就已經能夠形成包括上游核心部件供應、終端產品生產制造、終末廢舊家電回收等在內的比較完整的產業生態體系。

綠色發展主題下,長虹格潤深度布局產業閉環“新”節點

“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這樣的企業哲學,在長虹身上有鮮明表現,從現實情況看,長虹每個階段的發展都能切中時代的主題,當然,這也源于前瞻性的布局和準備。

伴隨國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長虹先是“保軍轉民”,在與日常生活高度關聯的家電領域完成了從引進技術到自主創新,再到引領行業、競逐全球的實力躍升,成為中國家電的知名品牌和中國制造的全球名片;近年來,伴隨全球產業數智轉型的蓬勃,長虹低調發力向產業鏈上游進軍,深入布局核心技術,一方面全面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開放賦能推動中國產業經濟的價值升級。

當前,產業經濟的發展更加注重質量和效益,綠色發展是關鍵主題之一,“雙碳”成為階段性目標。在家電領域,踐行綠色發展,除了將理念貫穿生產經營的全過程,同樣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廢舊家電的回收和資源的再利用。

此前,相關工作主要由公共服務機構或者渠道方等重點推進,生產廠商參與度相對較低。產業鏈角度而言,在資源的回收和利用上,閉環效應就不明顯,導致渠道鏈條長、中間成本高等現象一直存在。

作為主要的家電生產廠商,長虹在廢舊家電回收方面率先邁出了實質一步。2010年,專業從事廢舊家電回收、拆解、處置及資源綜合利用的長虹格潤就已經成立,在十余年的發展歷程中,長虹格潤延續了長虹體系“技術立身”的風格,自主研發了廢舊家電線上線下耦合回收系統,促進廢舊家電智能回收。其目前已經形成了以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業務為主,縱向延伸廢舊塑料、印制板、屏、熒光燈等深加工業務,橫向拓展綜合危廢處置、鋰電池等環保業務的“一體兩翼”產業布局。

具體業務上,長虹在生產過程中采用了大量的環??苫厥詹牧希⑼ㄟ^環保產業鏈,將家電報廢后產生的可回收材料進行回收,長虹格潤正是具體的實施主體。

從未來運行看,長虹格潤制定2022年度電視機產品回收量目標65萬臺,回收率目標20%;2022年度空調產品回收量目標20萬臺,回收率目標24%。

具體措施上,長虹格潤以“互聯網回收+”為核心,生產端建立生產大數據平臺,市場端建立門店以舊換新活動數據,回收端完善線上線下回收網絡體系,銷售端布局線上線下渠道網絡,處置端提升廢舊家電拆解處置量,并搭建回收拆解系統和平臺,實現廢舊家電全鏈條回收。

自建、自主、自控,長虹構建產業閉環“打鐵首先自身硬”

長虹格潤的出現,一方面體現了對“產業報國”理念的具體踐行,另一方面也是業務發展的自然延伸。據了解,從2007年開始,長虹就率先響應國家“以舊換新”政策,掀起全國范圍內彩電以舊換新活動,推出了“上門折價、上門導購、上門回收、上門安裝”的一站式購機服務。

進一步來看,以廢舊家電的回收與資源的再利用,作為上一輪家電生產消費的終點和新一輪生產消費的起點,長虹已經形成了更為完整的家電產業鏈布局。

在上游核心元器件及技術層面,長虹華意是典型代表,已經連續十多年保持著國內冰箱壓縮機行業市場份額第一,且多年產銷位居全球行業第一。

業務合作及產業影響力方面,其是博世西門子、伊萊克斯、惠而浦(600983)、三星、海爾、美菱等全球知名冰箱企業的主供應商,擁有全球最全面、自動化程度最高的變頻壓縮機生產線;產品、技術層面,長虹華意近年來持續加大產品轉型力度,在穩定定頻業務的基礎上,聚集資源、調整結構,不斷提高變頻、商用業務和海外業務的比例,并成立商用壓縮機研發中心,競爭能力不斷得到提升,行業地位更為穩固,在“由大而強”的發展路徑上加速向前。

業績來看,今年一季度,其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的同比增長達到369.52%。

在終端產品生產領域,則活躍著長虹美菱,作為中國知名電器制造商,擁有冰箱、冰柜、空調、洗衣機、小家電、生物醫療等多條產品線。

近年來,在行業轉型和消費升級的驅動下,長虹美菱堅持智能、變頻兩大產品策略,抓住保鮮、薄壁、凈味、風冷、能效升級的契機,推動公司產品向智能化、高端化轉型升級。比如,在“智能化”戰略指引下,其在近年來就陸續發布并上市了多款 CHiQ 系列的智能冰箱及空調產品、“M 鮮生”系列冰箱、“M鮮生”全面薄系列產品、“十分凈”系列產品等。

從2021年的經營情況看,其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7.1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160.65%。公司收入主要來源于冰箱(柜)、空調、洗衣機、小家電和廚衛、生物醫療等,合計收入為 173.32 億元。

當然,全品類布局一直是長虹的策略,除上述品類外,在智能電視方面,長虹的超高清激光顯示技術、智能語音系統能力行業領先,并率先發布5G+8K產品,8K產品在國內市場保持前列。

整體而言,長虹在家電領域基本形成了包括上游核心部件供應、終端產品生產制造、終末廢舊家電回收等在內的比較完整的產業鏈體系,再配和“產學研用”一體化創新體系建設,讓長虹形成了具備自建、自主、自控特征的家電“產業生態”。

事實上,家電“產業生態”也還只是長虹持續拓展的“產業生態”布局的一部分。畢竟,長虹的業務布局正繼續向B端廣泛延伸,一只業務覆蓋更廣闊的長虹產業軍團正在不斷擴充規模與實力:

比如,長虹旗下,還有作為中國領先的數據存儲方案提供商,被業內評為“IT存儲產品分銷卓越企業”的長虹佳華;有中國領先的軌道交通電源系統提供商長虹電源;有去年完成北交所上市的專精特性小巨人,持續受到資本市場青睞、投資者關注的長虹能源等等。

以長虹能源為例,其生產的鋰電和材料等,經過使用的流程后,最后又可以流入了作為回收企業的長虹格潤,這就形成了能源產業的生態閉環。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在家電領域,還是在能源領域,保持開放、合作精神的同時,長虹在產業生態的打造上都首先強調了自身的可靠。

產業升級往往伴隨著從品牌較量向生態競爭的縱深變化,這樣的變化,家電業正在經歷。伴隨家電行業結構性升級的推進,“打鐵還需自身硬”仍是每個獨立品牌脫穎而出的關鍵,“產業生態”自主自控的重要性將更為凸顯,先行者長虹的經驗,值得關注和借鑒。(釘科技原創,轉載務必注明“來源:釘科技”)

騰訊企鵝號年度科技新媒體

家電紅頂獎評審專家媒體

DoNews2020年度最佳媒體機構獎

天極網2020年最佳全能媒體

中國科技智庫十大優秀科技自媒體

中國科技信息“影響中國科技行業自媒體50人”

2015-2021中國手機與應用創新大賽專家評審媒體

2020年度中國國際物聯網博覽會“年度最佳新媒體獎”

商務合作、投稿郵箱:BD@dingkeji.com。

釘科技

深度解讀TMT

http://www.dingkeji.com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釘科技。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