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IT資訊 > 正文

環球速遞!不賺錢的豐巢再次被指廣告審核不力,用戶還會為它的跨界買單嗎?

2022-07-28 21:52:12來源:銀柿財經  

取件信息變非法理財廣告鏈接,這是某位豐巢用戶遇到的事情。


【資料圖】

7月27日,據媒體報道,近日,一位北京用戶收到了豐巢智能柜發送的一則取件信息,點進去卻是一則名為“興新鼎盛”的互聯網投資平臺廣告。經記者多方求證,號稱背靠國企的興新鼎盛實則為仿冒詐騙平臺,具備典型的非法金融活動特征,同時涉嫌違法違規宣傳。而這一推送并非個例,亦有其他用戶遇到豐巢取件信息導流至非法理財的情況。

當然,這也并非豐巢首次因廣告鏈接出現問題被報道,黑貓投訴平臺上亦有不少消費者對豐巢虛假宣傳的投訴。與此同時,深陷盈利難題的豐巢還在不斷嘗試跨界新業務。

一邊是想借著廣泛群眾基礎拓寬盈利渠道的豐巢,一邊是對豐巢服務質量頗有意見的用戶,豐巢是否真的能如愿走出快遞柜之外的增值曲線?

豐巢應對廣告內容真實性負責

針對“豐巢引流非法理財”一事,豐巢相關人員回應上述媒體稱,目前與豐巢合作的廣告投放方大都為電商平臺,此次推送的理財廣告為烏龍事件,投放方合作的原是電商廣告,但對方工作人員在未經豐巢報批的情況下,誤操作將廣告更改為投資理財廣告。

“在上述案例中,豐巢屬于廣告發布者,應當對廣告內容的真實性負責。”北京國樽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律師夏陽陽告訴銀柿財經記者,作為廣告發布者,為了不使得自己陷入法律風險中,當然應當審慎選擇所發布的商品或服務,盡到合理的注意義務。

上海道朋律師事務所范有為律師提醒道,根據《廣告法》相關規定,虛假廣告造成消費者損害的,廣告發布者明知或者應知廣告虛假仍發布,應當與廣告主承擔連帶責任。“明知或應知”,即要求廣告發布者對廣告信息盡到審慎審查義務。特別是對于有投資回報預期的金融產品廣告,《廣告法》明確要求這類廣告應當對可能存在的風險及風險責任承擔進行合理提示或警示,不得含有對未來效果、收益或者與其相關的情況作出保證性承諾。“如果廣告發布者未盡到審慎審查義務,便有可能被認定為構成‘明知或者應知’從而與廣告主就消費者損失承擔連帶責任。”

豐巢被指廣告監管不力已非罕事。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搜索“豐巢智能柜”發現,不少投訴直指豐巢智能柜存在虛假宣傳欺詐消費者,如以優惠券的形式騙取取件人充值話費等。今年3月,還有媒體報道稱,有消費者通過“豐巢智能柜”的微信推送鏈接,買到了假貨化妝品。

“如果確實屬于虛假廣告的話,那廣告主當然是需要承擔暫停發布、罰款或吊銷等行政處罰。”夏陽陽補充道。

黑貓投訴平臺截圖

被廣告轟炸的豐巢用戶

就在7月26日,某自媒體發文稱,最近一周使用微信掃碼取件時,若使用的是非蘋果手機,除之前會在微信內部彈出內置瀏覽器頁面的廣告外,還會額外彈出一個獨立窗口的相同內容的廣告。這意味著,取件時需要關閉兩次廣告才能回到正常的微信界面。“本來取快遞的時候就要被迫看下液晶屏幕上的廣告,現在手機上又要再看一遍。”用戶小嚴稱。

豐巢投遞給用戶的廣告不止于此。豐巢官網顯示,豐巢智能柜共有三類業務,一是快遞業務,二是廣告業務,三是其他社區類服務。廣告業務中,包括柜體展示、屏保展示、取/寄件業務界面展示、豐巢微信/支付寶/短信互動宣傳等。

豐巢公眾號截圖

由2021年下半年豐巢互媒刊例資料可知,以豐巢液晶屏為例,按不同城市層級提供相應套餐,最高等級套餐的刊例價為160000元/臺,提供總柜機數1000臺。同時,一次微信取件通知廣告的刊例價達到100000元/包,微信公眾號的頭條推送價格達3000000元/次。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年底,豐巢智能柜擁有超過300000臺機子,覆蓋社區超180000個,覆蓋城市200余個,服務消費者近4億。

業內人士透露,在實際合作過程中會給商家打個折扣,戶外廣告的折扣多為4折。算下來,1000臺豐巢柜機的一次最高等級套餐可以收入64000元。“不過,微信的價格很難談。因為豐巢的公眾號本身是功能型的,而且用戶確實很多。”據了解,豐巢公眾號一周推送一次,每次推送7條內容,以各式廣告為主。按刊例價,6條推送一次可為豐巢帶來近17萬的收益。

2021年下半年豐巢互媒刊例資料

官網中,豐巢強調,線上資源集功能與推廣于一體,可支持互動推送傳播,在用戶上支持精準營銷,在地域上支持定向推廣。這也被豐巢視為招商引資的優勢。值得注意的是,在談及對于金融產品廣告的監管規范時,易觀分析金融行業高級分析師蘇筱芮曾公開表示,尤其對于豐巢這種在普通居民區內擁有“據點”的公司,因其更容易接觸老年人等反詐意識不高的群體,而且在居民高頻次取快遞的時候進行日常“滲透”、反復“洗腦”,社會危害性極大,應當加大審查和監管力度。

4億消費者也難挽虧損頹勢

另一方面,基于龐大的用戶基礎,豐巢也在探索除廣告之外的增收業務。2020年,豐巢意欲針對滯留快件收費,即普通用戶免費存放快遞的時間縮短為12小時,超時后收費0.5元/12小時,3元封頂。隨后引起全國多地用戶停用抗議或聯合抵制。

彼時,有業內人士指出,從商業邏輯來看,快遞柜屬于提供給快遞員的增值服務,用戶并非豐巢的直接服務對象。更重要的是,快遞員已經將原本1元投遞費用的30%~40%讓利至豐巢快遞柜,以換取投遞效率的提升,豐巢并無理由再向用戶收費。

其實,寧愿為“5毛錢”惹眾怒的背后,是豐巢連年的虧損。據媒體報道,2016年至2020年前三季度期間,豐巢虧損額分別為2.5億元、3.85億元、2.49億元、7.81億元、8.46億元,累計虧損至少24.65億元。對于虧損原因,豐巢CMO李文青曾表示,主要是增設新快遞柜所致。

據其他媒體測算,在快遞柜被充分使用的前提下,豐巢在快遞柜上的年收入至多約47.95億元,而其相應的運營成本至少在56億元。如此算來,豐巢擴張速度越高,虧損就越大。

巨虧之下,豐巢相繼探索社區團購、電商、驛站等新賽道,以期實現商業變現。今年3月,豐巢在全國范圍推出洗護服務,試水社區生活領域。就在7月中旬,豐巢宣布上線豐巢到家生活服務自營平臺,提供家政保潔、家電清洗等業務。

“快遞服務商跨界遇到的最大難點是如何保障服務質量。”商務部研究院電子商務研究所副研究員洪勇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一般來講,快遞服務商跨界是采取輕資產的模式,即與專業型廠商合作進入新的領域。這當中,最關鍵的是如何選擇合作廠商,如何提高廠商的服務質量,以及保障用戶的數據安全。

而連廣告都會被頻頻投訴的豐巢,又該如何做好用戶的數據保護。豐巢想要借著用戶的東風做到跨界盈利,但用戶愿意買單,銀柿財經也將持續關注。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