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科技 > 正文

回歸崖柏結實 助力緩解崖柏瀕危狀態

2021-12-08 08:44:54來源:科技日報  

日前,記者從中國林科院森環森保所獲悉,森林修復與逆境生理生態學科組研究人員在重慶雪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崖柏回歸基地,首次發現在野外回歸的40萬株9年生崖柏中,有50株結出了圓潤飽滿的果實。研究人員表示,回歸崖柏結實,預示著新一代崖柏即將誕生,這對于緩解崖柏的瀕危狀態具有里程碑意義。首批崖柏野外回歸有望成為我國珍稀瀕危植物回歸的一個成功案例。最新研究成果將在2021年《林業科學》第11期首篇刊岀。

崖柏是柏科崖柏屬常綠喬木,屬我國特有的珍稀瀕危裸子植物和白堊紀孑遺植物、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和國家優先搶救的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天然分布在重慶市開州區和城口縣大巴山南坡以及四川省宣漢縣山區的懸崖峭壁上,目前發現的野生成年崖柏約1萬株左右。

中國林科院崖柏研究專家郭泉水研究員從事崖柏研究16年,這一新發現讓他欣喜不已。他認為,崖柏存在生殖缺陷是近代崖柏瀕危主要的內在因素。多年觀察發現,崖柏的結實周期非常長,從1999年我國重新發現崖柏至今,僅在2012年出現過一次群體結實,且種子敗育現象非常嚴重。至于何時再次出現群體結實,目前尚無法預測。崖柏結實周期長,種子質量差可能與野生崖柏樹齡老化和生境惡劣有關。種源不足,是導致崖柏天然更新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面對野生崖柏存在的這種生殖缺陷,僅依靠嚴加保護已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采用人工繁殖而后回歸野外,則成為解決野生崖柏因種源不足而導致更新不良的有效途徑。

郭泉水表示,種子是新生命開始的幼小植物體。雖然今年發現的能夠結出飽滿果實的植株還非常有限,但由此看到了未來解除崖柏瀕危的希望。隨著回歸崖柏樹齡的增加,結實植株將會越來越多。

崖柏于1892年4月被一個法國傳教士首次發現,此后“絕跡”了100多年,直到1999年國家林草局組織開展重慶市國家重點保護植物調查時才被專家重新發現。在崖柏“絕跡”期間,有關崖柏的研究幾近空白。重新發現后,中國林科院森環森保所對崖柏的研究得到國家林草局的持續資助,2016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也將崖柏列為主要研究対象,與此同時,還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國務院三峽工程委員會、中央級公益性研究院所專項資金、重慶市林業局等多方立項支持。

多年來,崖柏研究人員圍繞崖柏拯救廣泛開展了崖柏生理生態學、種群生態學、群落生態學、保護遺傳學、譜系地理學、生殖生物學、組培及扦插和播種繁殖等系列研究,并取得了許多原創性科研成果。下一步,研究人員將對回歸崖柏的種子活力進行測定,同時對結實植株的環境條件進行調查,并制定對回歸崖柏結實動態監測的實施方案。(馬愛平 宋平 陳力 馬凡強)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