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中華文明”展在首都博物館開幕 該展展至10月25日,免費開放
日前,互聯網+中華文明數字體驗展在首都博物館開幕。展覽以文物的時空漫游為主題,圍繞近百件經典文物,打造全新的數字文博空間,給觀眾帶
2020-10-10 11:37:50 -
中美科學家研制出可快充的鋰離子電池材料 成果發表于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
充電速度慢、續航里程短,是當前制約電動汽車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季恒星教授研究組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
2020-10-10 10:49:57 -
好消息!國產翼龍-2無人機首次完成應急救援通信保障實戰演練
8日,記者從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以下簡稱航空工業)獲悉,翼龍-2無人機于9月29日成功開展了全球首次大型無人機應急通信實戰演練。29日當天
2020-10-09 14:36:38 -
國產盾構逆襲之路:已連續三年產銷量世界第一 民族盾有“中國芯”
用于丹麥軌道交通建設的中國盾構機。中鐵裝備供圖9月29日,在位于河南鄭州的中國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鐵裝備)盾構總裝車間
2020-10-09 14:33:35 -
AI云平臺對課堂進行智能改造 為教育科研裝上數字大腦
老師講的案例需要巨大的算力,計算機跑不動怎么辦?AI模型需要大量的數據支撐,傳輸速度慢怎么破?下載的軟件相互不兼容,實驗進行不下去怎么
2020-10-09 14:31:44 -
不要對黑洞和銀河系說“最” 當所有已知規律在其中失效
當大質量恒星在自身引力作用下坍縮,會形成了黑洞。黑洞非常重,可以捕獲所有經過事件視界的東西,即使光也無法逃逸。在事件視界上,時間取
2020-10-09 14:30:25 -
“人防”+“技防” 游客安全雙保障 智慧景區系統發揮大作用
懸崖棧道800米處,疑似出現游客險情,請注意。8月16日,智慧景區系統的大屏幕前,觀察員向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矮寨奇觀旅游區
2020-10-09 14:24:14 -
釋放“科技+養老”乘數效應 推進智慧健康養老試點示范工作
不久前,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印發《關于推進信息無障礙的指導意見》,鼓勵加快推動智慧養老產業發展,推動一批智慧健康養老服
2020-10-09 14:21:59 -
如何降低地鐵的供電能耗?我自主研發的這套裝置可為地鐵節能15%
如何降低地鐵的供電能耗?當人們乘坐地鐵時突然停電怎么辦?近日科技日報記者從北京交通大學獲悉,該??蒲腥藛T自主研發的地面式超級電容 電
2020-09-30 14:18:53 -
你看到的可能都是假“全息” 全息顯示實質上是對光的記錄和還原
喜歡科幻電影的人,對全息顯示這項炫酷的技術一定不會感到陌生。在電影《星球大戰》中,航天機器人R2-D2發射出一種藍色的光,萊婭公主的形
2020-09-30 14:14:17 -
快訊!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即將啟動 云技術力保個人信息安全
大國點名,沒你不行。人口普查是摸清人口家底的重要手段,此前我國已進行過六次人口普查。11月1日,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將正式啟動。本次全
2020-09-30 14:13:07 -
內布拉星盤的未解之謎 圖案代表什么存爭議
內布拉星盤,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描述為20世紀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德國考古學家之前的研究認定這塊星盤有3600年歷史,稱其對青銅時期歐洲
2020-09-30 14:12:10 -
國家航天局:高分多模衛星首批影像成果發布
9月29日,國家航天局發布了高分辨率多模綜合成像衛星(以下簡稱高分多模衛星)首批20余幅亞米級立體影像產品,包括北京、內蒙古東四聯盟、蘭
2020-09-30 14:01:54 -
科學家發現太陽磁場“放大器” 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天體物理學雜志通訊》
近日,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太陽活動多波段觀測與研究團組博士徐喆和研究員季海生等人,對一例運動黑子的磁流體動力學過程進行了觀測與分
2020-09-30 14:01:04 -
適應氣候變化花兒改變顏色 色素變化有助于保護花粉
為適應氣候變化,動植物會遷徙到新區域,甚至改變繁殖季節。據《科學》報道,現在一項研究表明,在過去的75年里,花也通過改變花瓣中的紫外
2020-09-30 13:56:57 -
航空工業:首款國產高原無人直升機完成試飛
記者從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航空工業)獲悉,9月27日,在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民用機場——海拔4411米的稻城亞丁機場,航空工業研制的
2020-09-29 14:52:26 -
植樹還是讓森林再生?對抗氣候變化兩種方法均有希望,也面臨危險
樹木可以從大氣中吸收碳,并將其鎖在木材和土壤中,為此各國政府和企業都在努力利用樹木對抗氣候變化。科學家一致認為,理論上,新的樹木和
2020-09-29 14:46:36 -
不同文物修復手段各異,只為還原真實曹操
說起三國,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就是曹操,作為東漢末年與三國時代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和詩人,曹操在中國歷史上可謂家喻戶曉,婦孺
2020-09-29 14:45:51 -
俄羅斯成功發射“一箭22星” 包括3顆“信使-M”通信衛星
俄羅斯國防部新聞局28日說,俄當天使用一枚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22顆衛星,其中包括3顆信使-M通信衛星。俄羅斯媒體援引俄國防部新聞局發表的
2020-09-29 11:17:22 -
消息:三代核電自主化成果“國和一號”發布
28日,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在上海發布中國三代核電自主化成果國和一號。國和一號的關鍵設備、關鍵材料實現了自主化設計和國產化制造,
2020-09-29 11:15:22 -
以信息化推進應急管理能力現代化 確保智慧安監落地企業
互聯網+監管、VR虛擬三維實時建模圖傳技術、云計算、物聯網……在廣東省應急管理廳的大屏幕前,隨著工作人員的介紹,廣東省智慧大應急綜合
2020-09-28 15:18:18 -
我半導體抗光腐蝕研究取得新進展 相關成果在國際化學期刊《德國應用化學》發表
記者近日從內蒙古大學獲悉,該校王蕾研究員帶領的科研團隊在半導體抗光腐蝕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多個項目的認可支持
2020-09-28 15:17:13 -
新型g波超導體或被發現 相關結果發布在最近一期《自然物理學》上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消息,由美國康奈爾大學藝術與科學學院一項最新研究表明,釕酸鍶或是一種新型g波超導體。相關結果發布在最近一期《自
2020-09-28 15:16:22 -
聯合國發布兒童人工智能政策九項要求 考慮兒童需求
據《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近日報道稱,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數字連接政策專家史蒂夫·沃斯盧領導起草了一套指導方針,旨在幫助政府和公司制定人工
2020-09-28 15:12:41 -
小飛機翱翔青藏高原,“云雀”銜來更多科考數據
上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我國首次對青藏高原地區進行了綜合性科學考察,獲得了大量一手資料,填補了青藏高原研究的諸多空白。時隔40多年,我
2020-09-28 15: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