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汽車 > 正文

特斯拉女車主坐車頂維權 電動車該如何監管

2021-03-13 17:44:13來源:中國經濟網  

特斯拉因旗下車輛“突然加速、剎車失靈”而被投訴維權的案例又增加了一起。

3月9日,一位女士手持喇叭盤坐在一輛特斯拉Model 3事故車的車頂維權視頻迅速在網絡上引發外界廣泛關注。視頻中,一輛嚴重受損的白色特斯拉車身上寫著掛著“特斯拉剎車失靈”的橫幅,車頂維權女子拿著擴音喇叭,循環播放著“特斯拉Model 3,春節期間,剎車失靈,引發嚴重交通事故,一家四口險些喪命”的話語。

視頻中的女主角張女士在接受當地河南廣播電視臺采訪時介紹稱,2月21日,其父親駕駛一輛特斯拉Model 3載著家人在國道上行駛。路過一個十字路口減速時,其父親說了一句“剎車失靈了”。隨后車輛追尾了兩輛車,最終撞擊路邊的水泥防護欄才停下來。事故造成張女士父母受傷并還在住院中。

事故發生后,據張女士表示,當地特斯拉4S店向其提供了一份“(車輛)在幾點幾分當時車速是多少”的數據。對于這份數據,張女士明確表示不接受。

對于這起事故,張女士稱:“就是剎車失靈!踩下去了,沒有反應,車輛沒有減速。”

在“特斯拉女車主坐車頂維權”視頻在網端發酵后,特斯拉官方于3月10日發布一份“關于河南安陽車主維權的事件說明”作為回應。

在這份說明中,特斯拉稱,在事故發生當晚,交警部門出具的事故責任認定書顯示,事故發生于2月21日晚上6時,事故地點為341國道段村路段。認定張先生(上述維權張女士的父親)違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同車道行駛的機動車,后車應當與前車保持足以采取緊急制動措施的安全距離”,應負此次事故的全部責任。

此外,特斯拉還在這份事件說明中稱,經過對車輛數據和現場照片查看和分析,車輛在踩下制動踏板前的車速為118.5km/h,制動期間ABS正常工作。自動緊急剎車功能發揮了作用,未見車輛制動異常。

特斯拉稱,愿意協助張女士完成車輛維修和保險理賠事宜,卻遭到拒絕。

據特斯拉在上述事件說明中透露,當地民警每日平均出警5次對張女士進行勸解,并在3月9日,由鄭州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邀約了張女士和特斯拉進行調解。調解過程中,特斯拉方面表態稱愿意墊付第三方檢測費用,但張女士仍舊不認可交警判定結果,也不同意第三方檢測。最終在市監局工作人員勸解下,終于同意選擇第三方檢測技術機構后協商鑒定事宜,并簽署調節書。

“3月9日下午,車主在簽署調解書之后,又拒絕第三方檢測。并繼續通過坐在車頂用喇叭循環播放錄音等方式維權。”特斯拉在聲明中表示。

針對特斯拉發布的事件聲明,張女士在3月10日當天回應稱其內容不實。

“在任何情況下,我都未說過不同意調解。同時,我也從未不同意委托第三方檢測機構來鑒定。”張女士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因為我覺得傳統(燃)油車的鑒定和電動車是有區別的,所以希望能更慎重一點,找一家權威且雙方均認可的機構來鑒定。目前,我正在多方咨詢相關業內人士。”

此外,對于特斯拉所稱的未見車輛制動異常情況,張女士表示,其父親駕齡超30年,最基本的交通規則還是懂的,更不會拿家人生命來開玩笑。

“我曾多次向特斯拉方面要求提供車輛事故前的行車數據,但均被工作人員以種種理由婉拒了。迄今為止,我仍未拿到一份完整數據。”因此,張女士對特斯拉提供的行車數據真實性持懷疑態度。

對于該起事故的原因,或許只有等各方皆認可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報告出爐后方能最終平息各方不同聲音。

3月10日,特斯拉對外事務副總裁陶琳似乎有所指地轉發了一篇標題為“誰鬧誰有理?最高法:讓遵紀守法者揚眉吐氣,讓違法失德者寸步難行”解讀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的文章。

事實上,網絡上有關特斯拉“突然加速”、或“剎車失靈”的投訴或報道已經有不下十多起案例。對于這些案例,目前特斯拉與維權車主也是各執一詞。對于特斯拉出具的車輛“行車數據”也頻遭質疑。

在相關案例中,雖然特斯拉往往第一時間通過提供車輛后臺數據來自證清白,但這種“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讓特斯拉提供的數據很難獲得車主的信任。

由此,相關政府監管部門是否能夠主動介入并承擔起“裁判”角色?既往案例也顯示,尋找雙方均認可的“第三方權威檢測機構”往往最后成為了解決糾紛的關鍵。

隨著包括特斯拉在內的智能電動汽車的銷量不斷增加,往后類似相關案例也只會增多不會減少。相關監管部門以往針對燃油車的監管手段或許不再適應。而眼下,成立扮演“裁判”角色的第三方權威檢測平臺已經成為智能電動汽車消費市場的迫切需求。(周純粼)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