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汽車 > 正文

恒大出售汽車產業斷臂求生,恒大汽車還有救嗎?

2021-08-12 10:42:15來源:未來汽車日報  

8月10日晚間,傳聞中恒大斷臂求生的消息終于落地。

中國恒大發布公告稱,恒大集團正在接觸幾家潛在獨立第三方投資者,探討有關出售本公司旗下部分資產,包括但不限于出售恒大集團上市附屬公司中國恒大新能源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及恒大物業集團有限公司的部分權益。

公告稱,截至公告日期,尚未確定或訂立任何具體計劃或正式協議。倘該計劃最終協議得以落實,公司將進一步公告。

雖然目前并未有明確的出售權益比例,也無法斷定恒大究竟是要全盤打包出售汽車業務,還是引入新的投資者緩解資金壓力。但是8月9日網上流傳出的一份列有珠江投資、廣州城投、越秀金控、華潤等城投及萬科、保利等有意入股恒大汽車和物業的名單已經讓資本市場為之躁動。

從8月9日開始,恒大系股票連續三天上漲。截至8月11日收盤,中國恒大報6.33港元/股,漲幅7.84%,總市值838.65億港元;恒大汽車報13.82港元,漲幅4.7%,總市值1350億港元。

恒大虧不起了?

在一位恒大汽車前員工看來,自己曾預想過這一天的到來,“只是沒想到來的這么快”。按照恒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曾經的規劃,“未來三年將投入450億元同步研發并制造15款新能源汽車車型”,2021年本應該是恒馳交成績單的時刻。

不過沒能等來首款車型的量產,造車卻變成恒大一個沉重的負擔。

8月9日,恒大汽車發布公告,上半年預計凈虧損約人民幣48億元,而2020年同期凈虧損約人民幣24.5億元,虧損面進一步擴大95%。恒大汽車在公告中表示,上半年虧損主要是因為公司仍處于投入階段,購買固定資產及設備、技術研發等開支有所增加。

作為公認的“財富粉碎機”,在造車的起步階段,巨額虧損并非新鮮事。財報顯示,在2016年至2018年,蔚來汽車分別虧損25.7億元、50.2億元和96.4億元。不過跟恒大汽車的投入相比,新造車們幾乎都要敗下陣來。

在2019年和2020年,恒大汽車每年的凈虧損分別為49.47億元和76.65億元。這也意味著,從2019年至今,恒大汽車已累計虧損超174億元。

今年3月在恒大2020年業績發布會上,恒大汽車管理層透露,公司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累計總投入474億元,在整車研發設計、動力電池、自動駕駛及智能網聯等領域的投入為249億元。

不過在尚未形成自我造血能力之前,對于只能靠母公司“輸血”的恒大汽車來說,更大的風險來自于其母公司遭遇的債務危機。

從2016年開始便在恒大工地干活的羅子君在微博上維權稱,由于去年恒大未支付現金,在老板的說服下,她接受了恒大的商票,“如今,商票逾期一個多月了,恒大也未兌付。”

據官方信息顯示,6月29日,福建三棵樹公司指出,其持有的5137.06萬元恒大商票已經逾期,恒大還沒有支付款項。7月28日,安徽省淮北礦業公司因拖欠4億工程款和違約金起訴恒大。

由于拖欠施工方工程款,鄭州、合肥、深圳等地均出現了罷工的情況。

“我2023年拿房,最近工地卻出告示,因為恒大拖欠施工方工程款,工地停工了。”恒大準業主李亮亮向未來汽車日報表示。而有業主則吐槽稱,買了恒大期房2023年才交房,交了2萬元定金卻不能網簽,“估計這筆錢又打了水漂”。

地產分析師嚴躍進表示,恒大的問題,目前逐漸從企業層面上升到社會層面。“若是各類戰略投資者可以積極援助,且恒大積極梳理既有的項目,那么未來企業依然有翻身的可能。”

為了籌集資金,在2020年9月和2021年1月,恒大汽車曾在半年時間里兩次增資,累計募資260億港元。不過這似乎解決不了恒大的燃眉之急。

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底,恒大集團借款7165億元,其中一年內到期的借款3355億元,而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以及受限制現金總額僅有1807.4億元,資金鏈壓力不小。

眼下,恒大不得不通過出售資產“斷臂求生”。嚴躍進認為,通過此類出售,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企業的資金壓力。“也有助于安撫債權人的心態,釋放了企業未來流動性可以改善的信號。”

恒大汽車還有救嗎?

和恒大汽車“財大氣粗”的投資相對應的,是恒大的野心。

截至目前,恒大汽車已對外發布了9款車型,車型覆蓋A到D所有級別,以及轎車、轎跑、SUV、MPV、跨界車等乘用車車型。今年上海車展期間,恒大汽車總裁劉永灼更是表示,“恒馳汽車將在今年第四季度全面啟動試生產,預計明年開始大規模交付”。

在今年恒大汽車的業績會上,恒大汽車還規劃稱,“2025年實現年產銷超100萬輛,2035年實現年產銷超500萬輛。”而在2020年,大眾集團在華銷量也不過385萬輛。

對于恒大汽車的量產進度,一位恒大汽車內部員工透露,“概念車出來了快兩年了,今年6月末,白車身的設計都還沒定稿。”

“上海車展上使用模型,這不是最大的槽點,但恒大離生產出量產車還比較遠。”汽車質量工程師王蒙認為,在制造基地完善的情況下,正常一款車型從市場調研到批量生產,起碼也要兩三年的時間,“傳統主機廠(特別是合資及國外品牌)時間更長。”

在王蒙看來,如果按照正常的項目流程,恒大現在應該在試制階段,還不到預批量生產的階段。“一下子曝出這么多款概念車,這不像一個正常制造業企業的邏輯,更像是賣期房一樣。”

眼下,恒大汽車所遭遇到的資金變數,無疑為旗下汽車的如期量產增加了更多的不確定性。

一位恒大汽車的前員工表示,曾經內推的另一位員工在拿到offer后,卻被HR告知,入職的時間已經推遲到九月。而另一位員工在拿到offer后,也經歷了相同的遭遇,“推遲入職已經超過40天,現在HR都不回復了。”

對于投資者來說,恒大汽車雖未量產,但也并非一文不值。造車伊始,從造車資質、工廠、生產線到一定的技術儲備,恒大就靠砸錢,迅速“集齊”了一系列造車所需的硬件。

2019年1月,恒大以9.3億美元收購國能電動汽車瑞典有限公司(NEVS)51%的股權,獲得整車研發能力和資質。此后,恒大通過收購、入股等方式將底盤架構、動力總成、輪轂電機、動力電池等核心技術收入囊中。按照許家印的話說,“把能買的核心技術、能買的企業都買了。”

不過在上述員工看來,恒大汽車更值錢的莫過于手握的眾多土地資源。從官宣造車開始,恒大汽車曾先后在上海、廣州、沈陽、鄭州等地規劃建設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據《晚點LatePost》統計,從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間,恒大在各地共拿了1133萬平米土地。

如今,一場自救已經開始,命懸一線的恒大汽車能否“續命”,就看是否會有白衣騎士出手搭救了。

(應受訪對象要求,文中部分人物為化名)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