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汽車 > 正文

日本車企本財年將減產逾百萬輛 豐田汽車產量預期下調至900萬輛

2021-09-14 10:31:30來源:蓋世汽車  

據外媒報道,由于東南亞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激增,造成零部件供應短缺,包括豐田汽車在內的六家日本大型汽車制造商將在本財政年度(截至2022年3月末)將汽車產量削減逾100萬輛,與上一財年新冠疫情大流行導致的減產規模已不相上下。

豐田已將2021財年的全球產量預期下調3%至900萬輛,比年初計劃要少30萬輛;日產汽車已經宣布了全年減產25萬輛的計劃;本田汽車預計,由于減產,全年銷量將下滑15萬輛。

鈴木汽車受到的打擊最大,該公司將減產35萬輛汽車,相當于上一財年產量的10%左右。鈴木汽車正在努力尋找穩定的半導體供應,并將暫停在日本、泰國和匈牙利等國的運營。占鈴木大部分業務的印度生產設施,預計本月將僅以正常產能的40%左右運行。

馬自達汽車、三菱汽車和斯巴魯也宣布了各自的產量削減計劃。總的來看,日本車企本財年削減的汽車產量超過百萬輛。

據豐田高管透露,產量削減主要是由于意法半導體在馬來西亞的一家工廠關閉。該工廠負責向豐田供應商供應汽車微控制器,但新冠病毒的蔓延使得該廠員工無法上班。

許多零部件制造商均在東南亞地區設有工廠,近年來東南亞也成為汽車半導體的生產中心。德國博世在該地區有7家生產電子元件和其他產品的工廠,另一家德國零部件制造商大陸也在該地區的幾家工廠生產半導體零部件。疫情爆發時,汽車制造商正在爭奪這些電子元件,加劇了供應方面的沖擊。

德國汽車芯片制造商英飛凌科技從今年6月開始,在為期5周的時間里,暫停了20天其位于馬來西亞南部馬六甲的工廠生產,該工廠生產的半導體用于汽車零部件制造商的轉向和剎車部件。

意法半導體表示,該公司目前有18個月的訂單積壓,由于工廠運轉速度不及預期,無法滿足需求。美國咨詢公司AlixPartners的Tomoyuki Suzuki表示,“半導體企業在勞動力成本較低的東南亞地區進行組裝和檢驗,這是因為這些過程是勞動密集型的,但由于疫情大流行,結果適得其反。”

這種影響不僅限于日本汽車制造商,歐洲和美國的汽車制造商也難獨善其身。通用汽車從9月6日開始陸續暫停了八家工廠的生產,為期1至4周。自8月底以來,法國的雷諾也關閉了西班牙部分工廠,為期60天。8月底,德國大眾汽車在沃爾夫斯堡的主要工廠進行了進一步減產。這些工廠暫時關閉的主要原因是很難從東南亞地區采購半導體。

據一家美國研究公司本月發布的估計,2021年全球汽車產量將降至約8000萬輛,比最初的預測下降約6%,車企銷售額損失將超過1300億美元。如果像豐田這樣大規模的減產繼續下去,影響將更加嚴重。(占亞娥)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