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財經 > 正文

“跨境理財通”正式落地 部分銀行將提供超100個理財產品

2021-09-13 16:21:44來源:廣州日報客戶端  

醞釀了一年多的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終于正式落地!廣東省、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三地金融監管部門于9月10日分別發布了相關實施細則。據了解,“跨境理財通”是南北向同時開放,試點一經推行,內地投資者和港澳投資者均可享受跨境投資理財產品和公募基金產品的便利。

記者從香港金融管理局官網獲悉,香港金融管理局副總裁劉應彬透露,粵港澳大灣區居民最快在一個多月后,待銀行完成準備工作及報備,即可正式通過“跨境理財通”進行跨境投資。屆時哪些投資者能買?買哪些產品?怎么買?記者梳理三地相關實施細則,提供實用投資攻略。

“跨境理財通”是什么?

涉及的資金均使用人民幣跨境結算

簡單來說,“跨境理財通”業務,是指港澳投資者和大灣區內地投資者可通過當地銀行跨境購買對方銀行銷售的合資格投資產品。

根據資金走向,“跨境理財通”業務分為“北向通”和“南向通”。其中,“北向通”是指港澳投資者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代銷銀行開立個人投資賬戶,通過閉環式資金管道匯入資金購買內地代銷銀行銷售的投資產品;“南向通”是指粵港澳大灣區內地投資者在港澳銷售銀行開立個人投資賬戶,通過閉環式資金管道匯出資金購買港澳銷售銀行銷售的投資產品。

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副行長蘇赟介紹,“跨境理財通”作為資本項下人民幣跨境使用的又一探索實踐,實現了個人投資業務的創新。在資金跨境匯劃環節,涉及的資金均使用人民幣跨境結算,資金兌換在離岸市場完成,進一步豐富了人民幣境外使用場景,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縱深發展。

誰能買?

僅覆蓋粵港澳大灣區,針對個人投資者

記者了解到,“跨境理財通”僅覆蓋粵港澳大灣區,并針對的是個人投資者。

其中,參與“南向通” 的是內地投資者。需滿足三個條件:(一)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二)具有粵港澳大灣區內地9市戶籍或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9市連續繳納社?;騻€人所得稅滿5年;(三)具有2年以上投資經歷,且滿足最近3個月家庭金融凈資產月末余額不低于100萬元人民幣,或者最近3個月家庭金融資產月末余額不低于200萬元人民幣。

參與“北向通”的是港澳投資者,對于金融資產方面未做強制規定。其中,香港金融管理局要求為持有香港身份證的香港居民(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居民),及經香港銀行評估為不屬于弱勢社群客戶均可以參與北向通。澳門金融管理局要求為持有澳門居民身份證,并經澳門銀行認定為具備投資能力的澳門居民(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居民)。

買什么?

低至中等風險的投資產品

那么,在一個多月后,待銀行完成準備工作及報備,粵港澳大灣區投資者將能購買到哪些類型的投資產品呢?記者注意到,“北向通”投資產品主要傾向中低風險資管產品,且不包括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具體來看范圍包括:內地理財公司(包括銀行理財子公司和外方控股的合資理財公司)按照理財業務相關管理辦法發行,并經發行人和內地代銷銀行評定為“一級”至“三級”風險的固定收益類、權益類公募理財產品(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除外)。值得注意的是,結構性存款、定期存款、通知存款等屬于存款類產品,和私募理財產品,均未納入“北向通”投資產品范疇。

“南向通”的合資格理財產品,香港金融管理局規定為包括存款(但不包括結構性存款)、低至中風險及非復雜的債券及在香港注冊成立并經香港證監會認可的基金。

怎么買?

需開立投資戶和匯款戶,內地居民可通過見證方式開戶

“無論是‘北向通’,還是‘南向通’,投資者在購買投資產品時均需在投資產品購買地開立投資戶、在資金匯出地開立匯款戶。”蘇赟表示,對投資戶與匯款戶之間建立資金閉環匯劃關系,加之對跨境資金實行總額度和單個投資者額度管理,能夠有效地防范跨境金融風險。

香港金融管理局指出,雖然每間銀行可與對方多過一間銀行合作,但每名合資格投資者只可以在其所在地持有一個“跨境理財通”匯款戶口,及在另一市場持有一個“跨境理財通”投資戶口。

具體來看,對于內地投資者,只能選擇其內地的一個Ⅰ類賬戶作為匯款戶。在投資戶的開立方面,內地投資者有3種選擇:一是僅在香港開立一個投資戶;二是僅在澳門開立一個投資戶;三是在香港、澳門各開立一個投資戶,但這兩個投資戶共享100萬投資額度。

對于港澳投資者,可以選擇在內地開立一個Ⅰ類賬戶或通過代理見證的方式開立的一個Ⅱ類賬戶作為“北向通”的投資戶,該賬戶只能與一個其在境外(港澳地區)的賬戶進行綁定。

值得關注的是,“南向通”方面,內地居民可以通過見證方式開戶。“北向通”下,香港投資者則可按照現行制度開立人民幣賬戶,或指定已有人民幣賬戶作為投資戶口。劉應彬透露,正與內地監管當局探討在現行安排的基礎上,以試點形式,循序漸進地設立“北向通”下的見證開戶安排。此外,不論是“南向通”或是“北向通”,當投資者在完成開戶程序,及后的戶口操作和選購合資格理財產品皆可以遙距方式進行,例如電話或網上銀行。

糾紛爭議如何處理?

按“屬地管理原則”處理,港澳投資者有四種途徑解決

香港金融管理局提到,保障投資者是“跨境理財通”的重要考慮。為確保投資者權益受相關法律法規保障,所有投訴或違規行為會按“屬地管理原則”處理。以“北向通”為例,涉及理財產品及相關投資的投訴會由內地的銀行根據現行機制負責跟進,并受內地監管機構監管;涉及跨境匯款的投訴則會由香港銀行及監管機構處理,反之亦然。

內地實施細則中提到,港澳投資者與內地代銷銀行發生糾紛爭議時,可以通過四種途徑解決:一是與內地代銷銀行協商和解,或由內地代銷銀行協調內地理財公司、公募基金管理人協商處理;二是請求內地金融消費者、投資者保護等金融糾紛調解組織調解;三是根據業務環節發生地原則,向內地代銷銀行所在地有關金融管理部門反映。對于涉及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以外的內地理財公司、公募基金管理人等機構相關業務環節問題的投訴,由大灣區金融管理部門轉交產品發行方所屬金融管理部門處理;四是根據與內地代銷銀行達成的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或向有關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銀行籌備如何?

有銀行初期將提供超過100個理財產品

從“跨境理財通”首次提出到現在正式落地,各大金融機構已籌備許久。記者從工商銀行了解到,該行前期積極參與細則征求意見反饋和系統測試,將按照細則要求做好各項準備工作。交通銀行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在2020年6月29日“跨境理財通”試點公告發布后,交通銀行第一時間成立籌備工作組,全面梳理并完成系統搭建、制度建設、服務流程、消保風控等各項籌備工作。中國銀行廣東省分行行長李瑞強表示,廣東中行聯合中銀香港和澳門分行共同推進“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各項準備工作,目前在系統搭建、產品銷售、人員培訓、跨境服務對接和投資者保護等方面已全面準備就緒,粵港澳大灣區各市機構已做好跨境金融中心和跨境特色網點布局,配置專業的跨境經理隊伍,全力支持“跨境理財通”業務落地實施。“我們投資4000萬美元在廣州設立渣打銀行大灣區中心,現已完成第一階段的建設,至2023年將容納超過1600名員工。”渣打銀行亞洲區行政總裁洪丕正透露。

“留意到‘跨境理財通’在投資范圍和交易渠道方面均充分考慮了市場環境和投資者需求。‘北向通’與‘南向通’目前均以中低風險產品為主,確保‘跨境理財通’平穩啟動。”匯豐亞太區聯席行政總裁廖宜建透露,計劃在“跨境理財通”啟動初期提供超過100個中、低風險的精選理財產品,涵蓋細則中規定的所有產品種類。

“‘跨境理財通’還將有效推動銀行間合作與競爭,激發粵港澳大灣區的金融創新活力。”渣打銀行(中國)總裁張曉蕾表示,一方面,“跨境理財通”的跨境合作模式,將加強粵港澳大灣區內部的交流與合作,促進銀行在產品開發、業務拓展和客戶服務方面形成有益的互補;另一方面,“跨境理財通”對產品設計、客戶服務、渠道管理、運營流程、風險管理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參與的銀行必須提升相應的跨境服務競爭力。(王楚涵)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