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汽車 > 正文

“雙碳”元年出海潮起,特斯拉出口近10萬成新能源主力

2021-09-18 14:02:03來源:蓋世汽車快訊  

在剛剛過去的8月,特斯拉創造了中國市場單月最好成績,批發銷量達到44,264輛,其中出口量突破性的達到31,379輛。截止8月,特斯拉今年已經出口了97,496輛汽車至歐美、澳大利亞、日本、韓國、新加坡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

僅8個月,特斯拉就已經達到近10萬輛的出口成績,并收獲海外市場消費者的一致好評,這是中國汽車制造業的巨大成就。除此之外,特斯拉進入中國的這些年,還給新能源產業帶了更多間接的影響和價值。

助推產業鏈轉型升級

2020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明確了我國“2028年實現碳達峰、2050年實現近零排放、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汽車產業“三步走”的發展戰略。要達成這一戰略目標的順利推進,從燃油車向新能源汽車轉型,已經成為世界各國實現碳減排的戰略共識。

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在 2013 年僅為1.76 萬輛,到了2020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已經爆發式增長到136.7萬輛;在2021年1-8月間,新能源汽車銷售更是達到了147.9萬輛,超越2020年全年銷量。

據乘聯會預計,2021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300萬輛。從2013年的1.76萬輛,到2021年的預計300萬輛。短短8年間,中國新能源汽車規模爆發式增長了170倍。

這個170倍的爆發性增長,是多方面因素影響的結果,其中就有特斯拉不可忽視的作用。

特斯拉從2013年以進口形式進入中國,再到2019年正式建廠,2020年正式交付國內市場,并逐步開啟中國制造特斯拉的國際市場供給。

從產業鏈發展來看,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不斷加速本地化進程,截止2020年底零部件本地化率已經高達86%,從產業層面帶動了上下游產業的快速布局和長足發展,同時也帶動上游超百家國內企業數十萬工人就業。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上海臨港新區等多個新能源特色經濟開發區。

與此同時,從2017年特斯拉在北京設立科技創新中心,到2018年特斯拉在上海設立研發中心,再到2020年特斯拉在中國搭建工程團隊,特斯拉一直積極推進本土化技術人才培養。目前,從基層員工到高管,再到掌握技術的工程師,特斯拉已經培養出全鏈條新能源人才,并且許多人才已經溢出品牌,成為整個中國新能源產業的中堅力量。

打破偏見 新中國制造“量價齊飛”

縱觀中國汽車出口市場,新能源汽車出口量逐年上升。今年上半年中國出口市場持續走強,汽車出口量為95萬輛,同比增長118%。其中,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量達17.3萬輛,同比增長151.3%。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指出,特斯拉中國上半年出口量約為5萬輛,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總量中占比近30%。

并且,特斯拉將銷售區域擴大到歐美、澳大利亞、日本、新加坡等發達國家,由此將中國制造的“高質量、高價值”送入國際高端市場。今年上半年,中國汽車的出口市場以歐洲占比最高,出口量為8.0萬輛,其次是亞洲市場,出口量達7.3萬輛。

挪威電動汽車協會公布的電動車滿意度排名

去年,我國政府發布的“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經濟戰略引發國內國際的強烈關注。特斯拉無疑是雙循環的堅定擁護者。如今,中國已成為特斯拉全球范圍內都極為重要的市場,上海超級工廠也已經完成了作為主要汽車出口中心的轉型,將中國制造的卓越品質帶向世界,為助力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發揮積極作用。

進入中國8年,特斯拉對新能源產業的推動作用可以說是顯而易見的,尤其在政府、車企、新銳品牌、全產業上下游企業的共同助推下,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然成為世界樣本。不過,在特斯拉所拉動的總體向上的勢頭下,崔東樹秘書長還對國有品牌提出了更多期許:“自主品牌新能源車雖然出口量也在增長,但規模仍然較小,尤其是乘用車板塊?!蔽磥?,在特斯拉等“新中國制造”的帶動下,在國有品牌的不懈努力下,中國制造也將在國際市場上占據更為有利的市場地位,發出更加振聾發聵的中國好聲音。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