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汽車 > 正文

芯片短缺日系汽車品牌產銷雙降,中國汽車品牌的機會來了?

2021-09-18 10:12:35來源: 中國汽車報網  

最新數據顯示,日系車企本田、日產和豐田8月在華銷量均出現下滑,其中,本田銷量同比下滑38.3%,日產銷量同比下降10.6%,豐田銷量同比下降11.9%。芯片供應不足是此輪日系品牌在華銷量下滑的最大原因。在日系品牌銷量大幅下滑之際,誰能搶占日系品牌讓出的市場機會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芯片短缺 日系品牌產銷雙降

據本田官方數據,8月,本田汽車在中國市場終端汽車銷量為91694輛,同比下滑38.3%。其中,廣汽本田銷量為52451輛,同比下滑26.27%;東風本田銷量為39243輛,同比下滑49.36%。關于銷量下滑的原因,本田中國表示:“受新冠疫情及零部件供應緊張的影響。”

日產中國發布消息稱,受新冠疫情、原材料短缺及自然災害等影響,日產汽車中國區含乘用車和輕型商用車兩大事業板塊在內的8月銷量為113166輛,同比下降10.6%。乘用車事業板塊(包括日產和啟辰品牌)8月銷量為95826輛,同比下降9.1%。

馬自達中國官網發布的數據顯示,8月馬自達銷量同比下滑27.7%,為12528輛,其中,一汽馬自達銷量為3738輛,同比下滑25.4%;長安馬自達銷量為8790輛,同比下滑28.6%。

數據顯示,豐田中國8月汽車銷量為144800輛,同比下降11.9%。8月19日,豐田汽車官方發布消息稱,受疫情等引發的零部件供應不足影響,9月全球產量將從原計劃的90萬輛減少至54萬輛(日本國內約14萬輛、海外約22萬輛)。雖然豐田汽車方面表示,本次臨時停產將不會影響全年的生產計劃,但其8月銷量下滑卻已成定局。

可以看出,在芯片等零部件短缺影響下,豐田、本田、日產等日系品牌在華銷量均受到嚴重影響。而從目前的發展態勢看,此輪芯片供應緊張問題究竟何時可以得到緩解還未可知,這些日系品牌接下來在華市場表現也存在很大不確定性。正如日產汽車公司高級副總裁、東風汽車有限公司總裁山崎莊平所言:“在過去四個月,包括日產汽車在內的整個汽車行業的業務都遭受到外部因素影響,面臨著挑戰。在外部因素的持續影響下,今年剩余時間的汽車市場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

中國品牌的機會來了?

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許海東看來,面對芯片供應緊張等問題,合資車企的全球供應鏈管控體系下,對中國的合資企業支持不夠,未能把最好的資源支持給予中國市場,這是包括日系車企在內的合資品牌在中國銷量下滑的根本原因。同時,面對芯片供應緊張,以自主品牌為代表的企業,積極尋求靈活的解決措施,調整供應管理機制,在芯片爭奪戰中搶奪了較好的資源,產量和銷量自然受影響就小。“中國品牌靈活的采購機制,讓他們在芯片爭奪戰中爭取了更多的資源。相對而言,中國品牌受芯片影響較合資品牌要小。”許海東說。

更為關鍵的是,在競爭激烈的乘用車市場,中國品牌抓住了中國汽車市場出現的消費需求變化,對年輕消費的洞察力更強,反應更快,適時推出滿足新消費需求的產品,提升了銷量。

當前,中國乘用車市場消費升級非常快。以智能網聯功能為例,消費者對車輛智能化等方面的需求變化非常快,這就需要企業能盡早洞察,提前做好應對,更快地推出新產品。尤其是今年,中國品牌產品推陳出新的速度非常快,而滿足“她消費”、年輕消費族群的新需求是這些新品牌的共同特征。在這方面,日系產品更新換代的速度顯得要慢一些,自然會錯失這部分市場。

同時,在營銷層面,日系品牌也沒有太大提升,這也導致消費者對其忠誠度會有所降低。眾所周知,日系品牌的售后服務體系一直是中國市場的引領者,廣汽本田建立了中國第一家汽車銷售4S店后,日系品牌一直引領著中國的售后服務。“日系車省油、服務好”是第一代中國汽車消費者選擇日系車的最大推動力。隨著中國售后服務體系的不斷完善,尤其是售后服務不斷推陳出新,如今日系車在售后服務方面的優勢已經不再那么明顯。J.D.Power(君迪)近日正式發布2021中國銷售服務滿意度研究SM(SSI)顯示,2021年,主流車品牌銷售服務滿意度自2000年來首次趕超豪華車,豪華車品牌在消費者購車體驗上逐漸失去領先優勢,中國品牌售后服務已經全面逼近豪華品牌、合資品牌,自然也會帶來銷量的提升。以新勢力為代表的直營銷售模式正在對傳統的營銷和售后服務體系不斷發起沖擊,而以日系為代表的合資品牌在這方面的創新步伐卻沒有那么快,對比之下,那些在營銷即售后服務方面更滿足新消費需求的車企將更受消費者的青睞。

日系沒能抓住增量市場的機會

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勢如破竹。但是,豐田、本田、日產等品牌沒能及時推出具有競爭力的新能源車型。這導致其在傳統燃油車市場銷量下滑時,沒有可提振銷量的新產品,企業銷量整體下滑是必然。面對中國車市下半年的下行市場,日系品牌準備得并不如自主品牌那么充分,下半年銷量下滑不可避免。

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在泰達論壇上透露,今年1~8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預計超過170萬輛,同比增長兩倍,市場滲透率超過10%;L2級智能網聯市場占比達到20%。我國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發展迅速,誰能抓住這種新增的快速市場需求,誰才有可能獲得更好的發展機會。“新能源汽車是中國乘用車市場重要的增長點,而日系在混合動力方面做得比較好,沒有那么大的節能減排壓力,顧此失彼,自然會忽略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跟進。當傳統燃油車市場銷量下滑時,這種短板就會表現得很明顯。”一位業內專家告訴記者,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落后一步是日系品牌銷量下滑的又一個重要原因。日系品牌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的準備明顯不足,沒有叫好又叫座的拳頭產品。在這方面,日系不僅落后中國品牌,也落后大眾等其他系別的合資品牌。(王金玉)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