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汽車 > 正文

灑下一張“海洋網” 比亞迪開啟新一輪沖頂

2021-12-08 09:15:42來源:網易汽車  

進入12月,撲面而來的多家新勢力銷量海報,讓人感受到了一股向“新”而行的內力在車企間涌動,而這股內力,同樣也蔓延到了傳統造車企業的陣營中。

“明年年底,中國新能源車滲透率將超過35%。”這是比亞迪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在近期出席活動時給出的預測。而根據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1-10月,國內新能源車零售滲透率為13%,這也意味著2022年國內新能源車的滲透率至少要達到翻番甚至更多,才能實現這一目標。

那么,王傳福給出這一目標的底氣源自于哪里?我們或許可以從今年廣州車展期間,比亞迪的一大動作中一窺究竟。

海洋網撒向的是哪片“海洋”?

在剛剛過去的年度車市收官大秀——2021廣州車展上,比亞迪完成了全新海洋網的發布。

而對于這一舉動,也有人提出了質疑,“比亞迪的王朝系列已經全面覆蓋傳統燃油、插電混動以及純電動三種車型,為何還要額外再推出一個海洋網?”

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歸根結底只需兩個詞“新能源”、“年輕化”。

早在2007年比亞迪 F6的下線儀式上,王傳福就曾斷言,“未來的天下是混合動力和電動車的,而不是汽油車的”。而近期在比亞迪投資人交流會議上,比亞迪官方在針對“燃油車是否停產”的問題時也表示,正在逐漸減少燃油車的占比,市場未來將由DM-i車型所替代。

顯然,如今的比亞迪正在一步步與傳統燃油車做著割舍。也正因為如此,旗下傳統燃油車型仍在承擔一部分銷量重任的“王朝”系列,其新能源屬性并不明晰,加之該系列在產品設計以及品牌調性上都更加貼近大眾“口味”,無法更好的迎合年輕消費群體對于個性化的追求,這就需要一個全新的系列來補齊這一板塊。海洋車系也會覆蓋10萬到30萬的價格區間,以全產品矩陣,給廣大消費者提供更多的選擇。

作為一個綜合型的銷售網絡,海洋網與王朝網“全擎全動力”策略不同的是,具有更強的新能源屬性和更年輕的產品定位(這一點單從名字上就能有所感知)。

據了解,海洋車系將升級為兩大產品序列,一個是搭載e平臺3.0最新技術的純電海洋生物系列,早在八月上市的海豚(參數丨圖片)就是搭載e平臺3.0技術的海洋生物系列首款車型。

而另一個則是搭載DM-i超級混動技術的軍艦系列,該系列將涵蓋驅逐艦——轎車、巡洋艦——SUV、登陸艦——MPV等多個車型品類,并與DM-i超級混動技術深度捆綁,成為DM-i超級混動技術的專屬系列。廣州車展亮相驅逐艦05就是軍艦系列的首款車型,未來還會有驅逐艦07這樣的中大型轎車面世。

值得一提的是,兩大產品序列都將采用海洋網專屬海洋美學設計icon,這也是海洋網有別于此前既有銷售網絡重要的一點。

這張“海洋網”如何捕獲用戶?

如果說產品序列的升級,進一步確立了海洋網的新能源屬性,那么,營銷動作的變化將進一步展示出海洋網是如何用全新的方式與年輕消費者進行溝通的。

近年來,隨著汽車品牌的受眾群體日益年輕化,車企營銷也在不斷向著90后、00后靠攏,如何掌握年輕人的流量密碼,成為了擺在企業面前的一大營銷難題。

在這一點上,自8月底上市后銷量一路走高的海洋生物系列首款車型——海豚給出了很好的答案。

2021廣州車展上,比亞迪海洋網與《王者榮耀》冠軍戰隊聯手,發布了“海豚王者榮耀版 eStarPro 戰隊潮改共創聯名版”車型,新車不僅采用了白藍色迷彩涂裝,在車身上加入eStarPro戰隊專屬的拉花設計,還在中控大屏UI界面、座椅頭枕以及輪圈中間等多處融入了eStarPro戰隊的隊徽,電競感十足。

與此同時,比亞迪還宣布開啟“海豚潮改共創計劃”,以設計表達態度,定義自我潮流。截至目前,由該共創計劃發起的“玩出我的YOUNG”微博互動話題閱讀量已經達到2.2億,用戶共參與討論10.9萬次,成為了本屆車展的一大亮點。

而選擇與年輕人精神和生活十分契合的電競行業聯手,比亞迪想要的不僅僅只是一個品牌贊助商的身份。

根據《2020年1-6月中國游戲產業報告》顯示,今年前6個月,我國電子競技用戶規模同比增長9.94%,達到約4.84億人,這也意味著每3個國人中就有一個玩電子游戲。

盡管比亞迪不是第一家贊助電競游戲的汽車企業,但卻能夠引發如此多網友的關注,究其原因,正是品牌與企業之間高度的精神契合。

長期以來,中國電競行業都被國人帶以有色眼鏡來審視,從曾經的“不務正業”到如今“國人之光”,這份成長的背后蘊藏著年輕人骨子里的那份驕傲。同樣,作為一個2003年成立的“00后”年輕企業,比亞迪也經歷了從“車圈小透明”到“中國品牌新能源領軍者”的轉變,這份相似的經歷,也讓二者的結合多了一份強者間的“惺惺相惜”。

游戲是虛擬的,但對于熱愛電競的年輕人來說,其背后付出的這份青春和熱情卻是真實的,也更能引發年輕人的共鳴,這才是比亞迪最為看重的。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海洋網定位更年輕化,且新能源屬性更加鮮明,因此在營銷模式方面,也開辟了與以往截然不同的方式。

海洋網4S店形象標識

除了大家熟知的4S店外,還會有商超店、城市展廳等多個渠道進行銷售,從原來的“人找車”向“車找人”的模式進行轉變。客戶可以通過線上下單、線上線下同步體驗的方式來全方位了解產品,并針對年輕群體的觸媒習慣,逐步開拓全新的傳播方式,以更靈活、更大的開口,覆蓋更廣闊的人群。

全新的營銷模式為海豚帶來了不俗的銷售成績,上市次月銷量即達到6018輛,11月銷量更是達到了8809臺,這樣的成績足以說明其在年輕消費群體中所獲得的高認可度。

取長補短完善“造車版圖”

正如前面王傳福所說“未來的天下是混合動力和電動車的,而不是汽油車的”。

歷年的廣州車展都被看做是下一年汽車行業的風向標。在今年的廣州車展上,共推出全球首發新車54輛,其中,僅新能源車型就占到了30輛,這也是首發新能源車型首次超過燃油車。而乘聯會公布的銷量數據也顯示,與今年國內乘用車連續5個月銷量持續下滑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今年1-10月,我國新能源乘用車批發238.1萬輛,同比增長204.3%。

伴隨著巨大的量變,質變也在悄然發生。

“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從培育期到成長期,再到當前的高速增長期,已進入陡峭增長區間,相信在未來5-10年會有一次企業大洗牌。”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歐陽明高曾表示。

面對這場激烈的競爭,一直堅持技術創新的比亞迪,顯得更有底氣。

數據顯示,2021年11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達90121輛,同比增長252.7%,這也是截止至目前的中國新能源乘用車月銷新紀錄,至此,比亞迪2021年度累計銷量達到500922輛。

而取得這一成績的關鍵,就在于比亞迪敏銳的行業前瞻性和技術優勢。

早在成立之初,比亞迪就已經認準了新能源的發展路徑,先后布局電池、電機、電控、工業半導體等領域,以接近9500件有效專利,名列國內新能源汽車專利排行榜之首,也由此打造出了集刀片電池、IGBT芯片、DM-i混動系統等在內的一套新能源汽車領域完整閉環。

根據NE新時代的數據,2020年,比亞迪在中國電控市場中占據13.8%的份額,排名第一;在新能源電機市場中,占據13.2%,同樣排名第一。而其手握的核心利器——刀片電池和IGBT芯片,更是讓比亞迪免受了“缺電”“缺芯”之苦。

如今,隨著海洋網的推出,比亞迪e平臺3.0也被看做是其突破純電動瓶頸的那把“鑰匙”。

e平臺3.0不僅將核心零部件進一步集成化、模塊化、標準化,還構建了全新的車身結構、電子電氣架構和車用操作系統BYD OS。該平臺誕生的電動車,可兼具智能、高效、安全、美學四大優勢。因此它的特性并不局限于模塊化和零部件泛用化,更重要是將克服以往電動車的一些痛點,充分發揮出產品在電動智能化方面的優勢,為整車OTA升級帶來更多可能。

那么,擁有了王朝系列和海洋系列的比亞迪就能“高枕無憂”了嗎?答案是否定的。

近年來,中國品牌相繼開始了品牌向上的布局,正如長城推出了魏牌、吉利推出了領克、長安推出了UNI系列等,相比之下,比亞迪在高端化領域的布局尚屬缺失。

意識到了這一點的比亞迪加快了在高端領域的布局。在2021廣州車展上,比亞迪汽車品牌及公關事業部副總經理杜國忠向網易汽車透露,比亞迪的全新高端品牌預計會在明年上半年正式發布,其首款車型將定位于一臺硬派越野SUV,其價格區間在50-90萬元,并且“獨立品牌、獨立團隊、獨立銷售網絡”。

與此同時,有消息稱比亞迪正在著手進行產能的擴建,屆時,其新車產能將有大幅度的提升。這一系列的跡象表明,如今的比亞迪正在以一種加速沖刺的姿態,沖向下一個制高點。

總結:

對于比亞迪的身份,我們很難給出一個準確的定位,它既是汽車制造商,又是配套生產商。在國內新能源車領域,它的銷量超越了特斯拉;在電池制造領域,它在國內的占比僅次于寧德時代;而在半導體領域,比亞迪IGBT芯片市占率占到了19%,僅次于德國英飛凌,國內排名第一。有人曾經預測“比亞迪將是唯一能在技術上與特斯拉抗衡的車企”,盡管當下得出這一結論為時尚早,但伴隨著新能源汽車的高速發展,其背后的產業鏈也將面臨重構,對此,我們拭目以待。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