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汽車 > 正文

廣汽回應股比調整“報道錯誤”廣汽三菱銷量連續三年下滑

2022-01-28 07:34:02來源:財經網  

,2022年1月1日起,中國市場合資公司持續近30年外資股比不超50%的限制被取消。在當下正在快速轉型和升級的中國汽車市場,這意味著加速了汽車企業的優勝劣汰,而目前已經有多家合資車企先后發生股比變化。

早在2018年,寶馬集團和華晨汽車集團簽署合資協議,在2022年之前寶馬收購合資公司25%股權增至75%,但因特殊情況暫時延期。2021年底,東風集團掛牌出售其占東風悅達起亞25%的全部股權,今年悅達集團收購了這25%股權。

近日,也有網絡消息表示,廣汽集團與三菱汽車的合資企業廣汽三菱將進行股比調整。其中廣汽集團的持股比例從50%下降至6.3431%,三菱商事株式會社持股比例從20%提升至92.4705%,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會社持股比例從30%下降至1.1864%。

對此傳言,據觀察者網報道,廣汽集團的相關人士表示,有關報道存在錯誤。而后,財經網汽車查閱公開資料顯示,廣汽集團的確并未減持廣汽三菱股份,三方持股比例保持不變。

汽車行業分析師張翔表示,廣汽作為合資公司,近期也做了一系列的調整。廣汽新能源汽車銷量還可以,在國內能排到前幾位,想把新能源業務給獨立出來,然后去IPO上市,這些都需要資金。另外,廣汽現在中方的實力在增強、話語權也在增強,而三菱在激烈競爭下處于弱勢和被淘汰的狀態。像鈴木已經被擠出中國市場了,三菱或許也難逃鈴木這個命運。廣汽想把資金和資源都集中起來,著重發力自己的自主品牌,所以可能想把部分合資股份賣掉。

其實早在2020年就曾有網絡消息稱,三菱汽車將逐步退出全球部分市場,其中包括中國市場。對此,三菱汽車還發布了官方聲明表示:中國是三菱汽車的重要市場,三菱汽車會與中國的合作伙伴廣汽集團進一步深化合作,擴大事業發展,改善收益;三菱汽車會有效利用有限的資源,并通過結構改革削減固定成本作為最優先的課題,改善各國市場的收益。

此前,中國市場的確是三菱汽車“Drive For Growth”戰略計劃的核心市場,十年前,隨著中國汽車市場需求不斷上升,中國市場也曾成為三菱汽車的最大單一市場。2017年,三菱汽車全球銷量突破103萬臺,同比增長10%,而中國市場銷量達129,160輛,同比增長56%,為全球銷量貢獻了12.5%。

而到了2021年,已是三菱在中國市場銷量已經連續第三年下滑,這或許正是傳言的出處。廣汽三菱2021年全年銷量66006輛、產量61106輛,產銷分別同比下滑19.7%、11%。廣汽三菱銷量在廣汽集團合資企業中滑坡幅度僅次于廣汽菲亞特克萊斯勒。并在中國的廠商銷量排名中已掉落回2014年的名次,第52名。

同時,目前廣汽三菱的所有在售車型,銷量全面滑坡。乘聯會數據顯示,廣汽三菱2021年的銷量榜首歐藍德年銷5.6萬輛,占據了廣汽三菱2021年總銷量的84.8%,依舊同比下滑2.2%,而勁炫和奕歌兩款車型銷量的下滑幅度均在40%以上。而同為合資公司的廣汽豐田與廣汽本田,2021年銷量分別為84萬輛、78萬輛,并雙雙創下銷量新高。

汽車行業分析師張翔表示,現在外資品牌、合資品牌在中國處于優勝劣汰的狀態,不像十年前的汽車市場供不應求,處于外方市場。現在中國汽車產能嚴重過剩,條件差、銷量差的外資品牌以后可能會被淘汰出局。像三菱這種銷量下滑趨勢明顯的品牌,如果廣汽出手,國內可能也沒有其它車企愿意接手和合資,因為很難獲得收益。

合資公司以前話語權主要在外方,市場主要依靠外資方品牌來賣車。但現在中國汽車行業在做新能源轉型,本土品牌的新能源技術水平比合資方、外方要高。而三菱的技術特點已經不符合現在市場的要求了。三菱的賽車,發動機性能不錯,三菱的越野車,在國內也很有名氣。但這些都是十年前的成績了,現在汽車市場是發展新能源、智能化。三菱畢竟是個小公司,經費有限,總部本身也沒有做太多技術轉型,現在三菱的技術也已經不符合國內的政策了。

2016年,在日產宣布收購三菱34%股權時,投資機構杰福瑞集團汽車分析師中西孝樹曾表示,隨著汽車排放、安全等標準越來越嚴,到2020年,日本汽車制造商的數量可能減縮到三家以內。他說:“一個國家擁有一到兩家大型的汽車集團是正常的,而且有助于提高車企競爭力,但日本汽車制造商數量太多了,而且資源分散,因此整合現有資源、減少浪費就成為必然趨勢。”或許,這也同樣適用于中國市場。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