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汽車 > 正文

世界速看:五菱混動的盤算

2022-07-25 15:31:28來源:蓋世汽車  

最近兩年,混合動力汽車已成為行業熱點,比亞迪更是以技術和產品率先攪動了插電混動這一市場,而相較之下,油電混動市場則顯得頗為寂靜,但是近期因五菱要造混動車的消息,油混市場也掀起了一陣波瀾。

日前,五菱汽車宣布正式進軍混動市場,并稱要打造“人民的混動”,在純電百萬平臺基礎上,還立志打造下一個混動百萬平臺,五菱突然官宣又胸有成竹的樣子,很快引發了業界關注。


(資料圖)

根據五菱的規劃,五菱混動將會布局HEV和PHEV兩條路徑,但根據當前大部分用戶充電不便的使用場景,五菱將率先推出不插電混動(HEV)。業內分析人士認為,五菱本身的優勢在于中低端產品的成本領先,且在電池原材料漲價的趨勢下,五菱率先布局HEV,相對PHEV而言成本管控更有優勢。

強調“像電車的混動”

五菱并非剛剛開始實施混動戰略,在官宣時,其就已經表示搭載五菱混動的實車已經驗證了8個月,跨越了全國15個省區、4種地貌,超萬人參與體驗,完成了百萬公里的驗證。

近期,五菱已開始為其混動技術及產品廣泛預熱,目前正在進行為期一個月的人民體驗官招募,就在這一招募活動開啟的第1天,就有超過5000人報名。

五菱混動目前最明確的消息是來自技術層面的。據官方介紹,五菱在眾測數據中發現,混動車型日常使用時,市區行駛場景占比高達90%,且95%時間時速低于80km/h,以電驅為主,所以為帶給用戶更多電感體驗,五菱研發了單檔電磁式DHT。相比傳統液壓式DHT,采用電磁式DHT駕駛響應更快,全速域更平順敏捷。

圖片來源:五菱汽車

另外,五菱混動區別于其他車企的混動技術,其更強調的是“開起來像電車的混動”,所以五菱混動搭載了專用大功率電池,可實現100kW瞬間超大放電功率、零下30度超低溫啟動。

圖片來源:五菱汽車

在發動機方面,五菱混動首款車將搭載2.0L阿特金森循環混動高效專用發動機,熱效率高達41%,單從參數上來看,五菱混動專用發動機的熱效率已經比肩本田i-MMD和豐田THS,但相比吉利雷神、比亞迪驍云超過43%的熱效率,五菱混動并不“拔尖”。

蓋世汽車研究院分析師認為,目前混動技術只要是走DHT路線,大體上都與比亞迪等主流混動方案差異不大,無論五菱怎樣強調其電磁式技術的優越性,實車的油耗表現可能都差異不大,而動力性會根據驅動電機功率大小存在一定差異。

或優先搶占低端混動市場

在五菱官宣入局混動之后,外界關注的不僅是其技術本身,還有五菱混動產品的定位。目前五菱旗下產品型譜主要聚焦在10萬元以下市場,或者可以說,五菱就是10萬元以內市場的“殺手”。而要將這一價格段平移到油混市場,目前市場中還沒有10萬元以內的油混車,那么五菱會不會就此打進油混市場的空白地帶呢?

根據官方公布的搭載五菱混動系統的試駕車型,雖然外觀被偽裝包裹的嚴嚴實實,但不難看出首款混動車型外觀與五菱星辰幾乎一致。

圖片來源:五菱汽車

事實上從今年年初開始,五菱就申報了凱捷混動版和星辰混動版車型,兩款車的外觀與其各自的燃油版基本一致。有觀點認為,參照星辰目前6.98萬元-9.98萬元的指導價,以及五菱混動是“人民的混動”的定位來看,首款混動車型的售價大概率在10萬元及以下,有望成為市場中最便宜的油混車型。

論便宜或者性價比,或許沒有汽車品牌比五菱更在行,宏光MINIEV就是一個例子,這款車開創了3萬元上下的新品類需求,因為便宜、便捷、滿足代工剛需,宏光MINIEV月銷常常破3萬。但是便宜必然面臨的挑戰就是成本,在宏光MINIEV剛推出的年份,五菱打著的是平價甚至虧損賣車,從積分賺取回報的算盤,但是到今年,積分交易價格要下跌的情況下,靠積分賺錢的日子就不如以往滋潤了。

而將低價與成本的考量移到“人民的混動”上,五菱混動也或將面臨同樣的挑戰。眾所周知,混動車相比燃油車多了電池包和電機等核心部件,無論是研發成本還是制造成本,落到整車售價上,混動車都比燃油車貴2-3萬元,這也是很多混動車型售價難以下探到更低的主要原因。

此外,混動領域的佼佼者豐田汽車于今年向日本政府施壓,要求日本對混動車與純電車給予同等支持待遇的背后,也離不開混動的成本與利潤之說。

蓋世汽車研究院分析師認為,目前五菱平衡成本最好的方式就是先選擇了HEV這一方案,因為當前電池價格較高,HEV相對于PHEV而言成本管控更有優勢。另外,五菱混動系統匹配了2.0L自然吸氣發動機,可進一步減少對動力電池的電量需求,起到進一步降本的作用。在分析師看來,當前五菱混動的新車并沒有公開發布,或許五菱在一些其他方面還有許多降本的考量。

有觀點認為,五菱在此時推出混動產品,且在產品價格段內競爭產品比較少的情況下,五菱混動就擁有了一定的先發優勢。

自主品牌“混”戰合資

在自主品牌中,五菱推出混動車型的時間并不早。從去年開始,自主品牌就已吹響混動的號角,如長城開發了檸檬DHT混動系統,長安發布了藍鯨iDD混動系統,奇瑞推出了鯤鵬DHT,廣汽發布了混動技術品牌鉅浪混動,吉利的雷神動力號稱全面超越日系混動,而比亞迪DM系統也早就名聲在外。

自主品牌扎堆布局混動,其實與我國未來汽車的發展方向有關。2020年,《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提出,到2035年,我國節能汽車與新能源汽車年銷量將各占一半,其中傳統能源動力乘用車將全部轉為混合動力,這意味著到2035年,油混車型將占到市場一半份額。

蓋世汽車研究院曾預測,受油耗法規、雙碳、雙積分等政策以及消費者對混動車型接受程度提高的共同影響,未來幾年混動市場份額將繼續增長,預計到2027年混動總體市場達805萬輛,其中HEV占比最大,將達到367.7萬輛。根據公開數據,2021年我國HEV新車銷量約為58.6萬輛,對比之下,未來5年HEV市場還有超過300萬輛的市場增長空間。

然而現狀是,我國油混車市場正在被豐田、本田所壟斷。從今年5月終端銷量來看,油混市場排名前十的車型均來自豐田或本田,即便是自主品牌中銷量最高的油混車——傳祺GS8雙擎,其技術依然來自于豐田,所以自主品牌崛起之路還需努力。那出現奇跡的會是五菱嗎?這可能還需要市場表現的證明。

蓋世汽車研究院分析師表示,目前電氣化車型的出現其實是在打擊燃油車,國內混動市場目前雖被日系兩田所壟斷,但市場的終局遠沒有形成,在混動市場整個蛋糕還不夠大時,各個車企進來都有很多市場機會。

另外,在分析師看來,在混動賽道上,自主品牌其實已經擁有向日系兩田叫板的實力,無論是混動專用發動機技術、DHT技術還是整車的性能表現,目前都不輸給兩田,同時國內自主可控的供應鏈優勢和規模化應用能快速降低成本,推動自主品牌逐步實現價格上的優越性。

關鍵詞: 五菱混動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