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智能 > 正文

汽車換擋靠劃屏?特斯拉你真的是交互鬼才!-當前聚焦

2023-05-14 20:09:42來源:ZAKER科技  

特斯拉終于想起了 " 被剎車失靈支配 " 的日子了。

近日,特斯拉大舉召回 110 萬輛車,其中包括部分進口和國產的 Model S、3、X、Y。其背后的原因是,特斯拉打算取消強制單踏板模式,并將動能回收策略的輕重調節交還給用戶決定。


(資料圖)

(圖片來自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以后 " 剎車失靈 " 恐怕不能再怪特斯拉了,但這家新能源巨頭似乎對現有的交互邏輯不甚滿意,甚至希望進一步提升車機的 " 集成度 " 以及內飾的 " 簡潔程度 "。

特斯拉的新車爆料總是那么令人猝不及防。

新款特斯拉 Model 3 Highland 的硬件本身相比現款有一定的提升,比如全新的 Hardware 4.0 系統,方向盤也經過了重新設計,流線感更為強烈。與現款的共同點是,新款 Model 3 Highland 仍然具有濃烈的轎跑味。

(圖片來自微博)

對了,我們還有望見到結構更簡單,成本更低的新款 Model 3。

一位海外網友利用無人機拍到了特斯拉工作人員正在測試最新的 Model 3 Highland,新車的內飾設計一下子被扒了個七七八八。本來小雷認為特斯拉短期內不會在自家的走量車型中整什么新活,到頭來還是我太低估這家車企了。

根據航拍視頻內容,工作人員在 Model 3 Highland 的車機屏幕邊緣前有一個很明顯的下滑動作,隨后汽車便向后倒。此外,工作人員的左手還在主駕駛座椅的左側有過操作的跡象。

其中難道會有什么 " 首發功能 " 嗎?我們只能期待更為細節的爆料。

從他的動作大概可以看出,新款 Model 3 Highland 擁有 Model S/X 上下放的 " 神仙交互 " ——劃屏換擋。繼單踏板模式后,特斯拉似乎又要掀起一股全新的新能源車交互風暴。車機邊緣那一個小小的區域,成為汽車擋位調節為數不多的 " 容身之處 "。

基本可以確認的是,Model 3 Highland 基本沒有了物理換擋的設計,只能說特斯拉不愧是新能源汽車的 " 交互鬼才 "。

值得一提的是,據說 Model S Plaid 還可以根據用戶的使用習慣進行自動換擋,就是據說國內暫時還沒 OTA 推送,也不知是個什么奇妙體驗。

好在特斯拉沒有離譜到將 Model S Plaid 上的 Yoke 半幅方向盤下放到新款 Model 3 上(也可能是加錢選裝),能把更多心思放在適應劃屏換擋上。特斯拉大舉召回之前,因為 " 剎車失靈 " 引出的鬧劇已經不在少數,這一把革掉了物理檔位調節的命,大家又要重新適應了。

(圖片來自特斯拉)

駕校的教練沒有教過你用屏幕換擋啊 ......

儀表盤仍然沒有在新一代 Model 3 Highland 回歸,特斯拉也沒有拿 HUD 取代的打算,用戶啥時候才能通過正常一點的方式去看車速呢?不過特斯拉的本意就是讓汽車變得更智能,少讓用戶操心。

但什么都放到車機屏幕上,汽車真的會變得更好嗎?

小雷此前就已經吐槽過車載 " 大彩電 " 的危害所在。

根據英國的一項道路安全研究報告,當使用觸屏操作 CarPlay 和 Android Auto 等交互系統時,駕駛員對路面情況的反應時間,會增加多達 57%;美國汽車協會基金會的一項研究發現,使用觸摸屏可能會讓駕駛員分心長達 40 秒。

了解過一些車禍的一些小伙伴可能知道,意外的發生很多情況下都是因為駕駛員分心,或者是玩手機造成。如今的汽車屏幕大,功能復雜,甚至還可以在行駛過程中刷視頻,司機想要頂住 " 誘惑 ",恐怕有點困難。說到這里,就不得不給那些在車機屏幕表面做防窺技術的車型點個贊,比如飛凡 F7。

毫無疑問,新能源汽車的集成度很高,車內的按鍵開關基本被 " 集成 " 得差不多,剩下都是一些必要的,且短期內沒辦法通過車機交互代替的必需品。因此,用戶不得不跟使用智能手機一樣,在十幾英寸的車機屏幕上劃了又點,看起來很高科技,實際上你觸達一個功能所需要的時間更長了。

對的,盡管語音助手很方便,但其中必然也夾雜著一定的反應時間與錯誤的可能。

誠然少了部分機械按鍵后,汽車的內飾確實看起來很干凈,用起來總有一些無所適從。小雷靜態體驗過一些智能化程度很高的電動汽車,最多的疑問還是:這個功能在哪?

越來越少的物理按鍵,同樣也意味著越來越少盲操作的機會,發生意外時也有可能讓用戶陷入相當被動的境地當中。小雷并不在意劃屏換擋用起來手感與機械擋桿有什么區別,一旦車機出 Bug 或者死機,換擋是否能夠正常工作才是關鍵。

什么都放進車機屏幕里,最后或許會害了用戶,希望正在做新能源汽車的廠商們都能夠明白 " 科技推動生活 " 這一道理。

遭受不住用戶吐槽的部分車企,選擇了回頭,放棄了不必要的 " 智能化 ",讓物理按鍵回歸。只不過包含特斯拉在內的新能源車企,早就做好了這種化繁為簡的準備,回歸物理按鍵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功能高度集成化、智能化已經是不可逆的趨勢。我們作為消費者,只能祈禱車企把車機做得好用些,少讓我們操心。

(圖片來自小鵬)

仔細一想,這或許是一筆 " 你情我愿 " 的買賣,做到車機屏幕內的功能越多,廠商就能夠省去更多的物理按鍵 / 旋鈕 / 撥桿的開模費用,相關的機械機構、電路構成也會越來越簡潔,成本也下來了。那么站在消費者的角度,汽車的物理按鍵越少,內飾看起來更簡潔,科技感十足。

這種 " 少即是多 " 的理念似乎更容易被新時代的消費者所接受,把所有功能做到車機里,無疑是一種 " 雙贏 "。

許多體驗過 Model S Plaid 的人都有同樣的感受,那就是 " 不知道有沒有掛上擋 "。殊不知車機對 " 滑動 " 的手勢感知有一定的要求,車主手快了,系統識別失敗,也沒有強提示,你還得仔細聽掛擋的聲音確認情況。

以前我還會擔心導航有沒有定位錯,現在還要再花時間確認我有沒有掛上擋,誰頂得住啊?

試想一下,你像往常一樣向前推動屏幕上的滑塊,踩電門時卻發現車不動或往后走,社死還好說,如果不小心創了一下后邊的邁巴赫,那結局有可能是你虧了不止一臺特斯拉,除了深夜對著馬斯克不斷抱怨,似乎也沒什么辦法拯救劃屏換擋帶來的糟糕心情。

事實上這些東西靠一個 OTA 優化就能解決,但小雷認為用戶平時放在車機屏幕上的時間已經夠多了,甚至到了影響安全駕駛的地步,這時候再讓用戶擠出一些時間來完成換擋的交互 " 儀式 "。小雷這種開了幾年車的也不敢在開車的時候操作車機,除非找地方停下來或 " 使喚 " 副駕駛。

(圖片來自極氪)

不過現今大多數新能源造車勢力,包括特斯拉在內,方向都是差不多的,那就是進一步精簡汽車的操作部分,把越來越多的功能交給電腦,最終進化成一輛只有乘坐屬性的 " 智能汽車 ",我們甚至還會在若干年后看到取消方向盤、電門、剎車的特斯拉汽車。

特斯拉在遭遇 " 剎車失靈 " 風波后,終于把強制單踏板模式和動能回收策略的輕重調整還給用戶。小雷更愿意相信的是,在經歷一系列的事件后,特斯拉應該會認識到強行改變用戶駕駛習慣引發的問題,創新交互的背后,應該還有應對突發事件的安全手段。

" 剎車失靈 " 搞定了,馬斯克總不會想不開還要搞一波 " 換擋失靈 " 吧?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