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智能 > 正文

華碩靈耀 Pro14 2023 評測:助力專業創作的高性能輕薄旗艦本

2023-05-15 10:15:38來源:ZAKER科技  

筆記本電腦的輕薄和性能就像魚和熊掌一樣不可兼得,如何在二者之間找到巧妙的平衡點,就十分考驗品牌的設計和調校能力。華碩靈耀系列一直以來有著很好的口碑,本次我們拿到了一臺華碩靈耀 Pro14 2023 版替大家進行體驗。這臺電腦在輕薄的機身內塞下了酷睿 i9+RTX4060 的高性能,并且用冰川 Pro 散熱系統保證了溫度穩定,甚至還有亮眼的續航表現。

這樣一臺電腦是不是聽起來有些過于完美?我們馬上對它進行實際測試來看看真實表現是不是這樣出色。

輕薄便攜 低調有質感


(資料圖片)

開箱一臺筆記本電腦,其外形給人留下的第一印象會貫穿始終。靈耀 Pro14 2023 外形小巧輕薄,但側面的多個散熱孔又讓人隱約感覺到這是一臺還未被喚醒的性能怪獸。筆記本整體采用鋁合金材料,表面為啞光質感,低調精致且不易留下指紋。全新的啞光黑配色沉穩低調,卻沒有商務本常見的笨重感,整體觀感非常出色,延續了靈耀系列一貫的高顏值。

靈耀 Pro14 的 B 面是一塊屏占比 90% 的窄邊框 14.5 英寸 OLED 觸控屏,屏幕分辨率為 2880x1800,比例為更注重生產力的 16:10,刷新率則為 120Hz,非常流暢。同時支持十指觸控和 4096 級壓感觸控筆,在沒有鼠標的移動辦公場景和創作場景下都有很好的表現。C 面是全尺寸鍵距的 ErgoSense 人體工學背光鍵盤,鍵程達到了 1.4mm,觸發感相當舒適,對鍵盤手感要求最苛刻的用戶也能舒適按鍵。鍵盤支持三級背光調節,方便夜間使用。鍵盤下方是一塊 6 英寸的超大觸控板,觸控板集成了虛擬華碩旋鈕,手感順滑。鍵盤、掌托和觸控板均覆蓋有華碩抗菌涂層,保衛用戶健康。精心布局 接口夠用

身為一臺生產力工具,靈耀 Pro14 2023 的接口數量雖然略少,不過合理的搭配弱化了日常接口緊張的感受,畢竟現在的輕薄本沒有太多安放接口的空間,也和過于強勁的散熱系統占用了一定的側面位置有關。

靈耀 Pro14 2023 左側搭載了一個 HDMI 接口、一個 USB-A 接口、一個 3.5mm 音頻接口和一個電源口,右側則是兩個 Type-C 接口和一個 SD 卡槽。接口的配置保證了日常音頻、鍵鼠、視頻輸出的需求,一枚 SD 卡槽可以極大提升創作者的體驗。如果有更大量的外接設備需求,再增加一兩個接口也無濟于事,還是需要依靠多功能拓展塢解決。值得一提的是,靈耀 Pro14 2023 隨機贈送了一根 RJ45 網口轉接線,用于沒有無線網絡的特殊環境。

OLED 華碩好屏 助力專業創作

每次經手華碩為創作者設計的筆記本電腦,這塊出色的屏幕總是讓筆者愛不釋手。除了前文所說的高分高刷數據外,出色的色彩表現才是這塊 OLED 屏幕折服筆者的地方。由于創作者們對屏幕色彩擁有極高的要求,靈耀 Pro14 2023 也從軟硬件方面全面對屏幕色彩進行優化調校,提供專業級別的色彩表現。

華碩官方的 MyASUS 軟件,可以調節色域模式來滿足不同使用場景和使用習慣的需要。可以看到,色域模式包括原生、sRGB、DCI-P3、以及 Display P3。用戶還能通過華碩創作軟件 ProArt 創作者中心對屏幕進行快速校色,降低長時間使用后屏幕色彩細微變化對顯示效果造成的影響。我們使用校色儀對屏幕色彩進行實際測試,結果如下:在原生模式下,這塊屏幕的色域覆蓋為 100% sRGB,100% Adobe RGB,DCI-P3 色域覆蓋為 99.2%;色域容積則為 183.8% sRGB,126.7% Adobe RGB,130.2% DCI-P3。整體看是非常出色的廣色域屏幕數據。這樣的色域覆蓋已經可以應對專業的影像處理工作。

色彩精準度方面,我們測試得平均 ΔE 為 0.22,表現驚人的出色,這塊屏幕的色彩效果已經達到了專業創作水準,非常適合用做圖片和視頻的處理設計等對屏幕要求很高的工作。

從測試結果可以看出,靈耀 Pro14 2023 的屏幕表現上都非常出色。只看紙面參數可能不夠直觀,我們拿來一臺普通 IPS 面板的筆記本與其進行實際對比。

左側為 IPS 屏幕筆記本,右側為華碩靈耀 14Pro

可以看出,在播放相同的視頻畫面時,IPS 屏幕的色彩明顯要更暗淡,而靈耀 Pro14 2023 的 OLED 面板的畫面效果明顯更優,不愧為專業創作級別的屏幕。

i9+4060 豪華移動工作室

強大的性能是華碩靈耀 Pro14 2023 為專業創作者提供移動工作場景的最大底氣。靈耀 Pro14 2023 采用了最新的 13 代酷睿 i9-13900H 處理器。這枚處理器為英特爾 7 制程工藝,6 性能核 8 能效核設計,擁有 24MB 三級緩存,最高睿頻為 5.4GHz。

我們使用 Cinebench R23 和 3DMark 的 CPU Profile 對這枚 i9-13900H 進行單輪跑分測試,得到了 CINEBENCH R23 多核 18868pts、單核 2030pts 的成績。從下面的排行榜可以看出,i9 13900H 的單核性能遙遙領先。3D Mark CPU Profile 中,單線程得分 1025 分,多線程得分 7086 分。從結果來看,這枚處理器的單核性能達到了頂級水準,多核效率也處于旗艦水平。使用這枚 CPU 進行日常的數據處理和內容創作,一定會有很不錯的性能體驗。顯卡方面,擁有 1.5GHz 頻率和 96EU 的銳炬 Xe 核顯和最新一代支持 DLSS 3 的滿血性能 RTX 4060 獨顯。為了創作者預置了 NVIDIA Studio 驅動,且支持獨顯直連,性能更佳。下面是這塊顯卡的 3D Mark 跑分結果:這樣的性能表現非常出色,在移動中也可以提供專業工作室級別的流暢剪輯、建模等操作,將創作者的工作范圍從辦公室擴大到了任何能夠放置一臺 14.5 英寸筆記本的桌面之上。

內存和硬盤方面,靈耀 Pro14 2023 采用了 32GB 4800MHz DDR5 雙通道內存 +1TB PCIe 4.0 NVMe SSD 存儲配置。筆者采用 AIDA 64 和 CrystalDiskMark 對它的內存和存儲性能進行測試,結果如下:

內存方面,讀取速度達到 71458MB/s,寫入速度為 68691MB/s,為 67432MB/s,延遲則僅有 89.1ns。高速的內存可以優化系統和軟件的運行速度,操作更流暢自然。硬盤方面,CrystalDiskMark 的測試表現為:讀取速度 6532.09MB/s,寫入速度 4981.50MB/s,4K 隨機讀取速度為 65.70MB/s,寫入速度為 164.35MB/s。大容量高速硬盤對于經常需要傳輸素材的用戶來說,可以大大節省時間提高效率。

最后,我們看看這臺筆記本在高負載下的功耗表現。筆者使用 AIDA64 對 CPU 進行單烤測試,20 分鐘后,溫度和頻率表現都十分穩定,CPU 功耗也穩定在 61W 左右。

如果想要更加強大的性能釋放,就需要前往 ProArt 創作者中心開啟筆記本全速模式,這時靈耀 Pro14 2023 的 CPU 烤機功耗提升至 70W,這在一臺輕薄本上是相當恐怖的數字。如果用戶需要運行榨取性能的大型專業程序,可以提前開啟全速模式,在日常使用中,全速模式還是會帶來一點點噪音干擾,建議按需切換使用。虛擬旋鈕提高生產力

靈耀 Pro14 2023 的觸控板上集成了一枚手感順滑的華碩虛擬旋鈕。旋鈕細微的起伏不會影響觸控板的日常使用,通過右上角向左下滑動喚醒后,又可以輕松盲操,上手成本極低。與專業創作本華碩 ProArt 創 16 的實體旋鈕類似,這枚虛擬旋鈕也可以適配多種專業創作軟件,提供符合操作直覺的便捷功能。

華碩虛擬旋鈕最大的價值就在于其提供的旋轉操作方式可以替代大量原本需要背誦快捷鍵才能實現的功能,降低了創作軟件的上手成本。同時旋鈕也有利于對部分參數的精細調節,比鼠標控制更加細膩。在創作者中心里,我們可以對旋鈕的功能進行模塊化設置。在每款專業軟件中實現各不相同但一樣便捷的操作體驗。創作者中心不僅能夠監控和調節電腦性能、加持華碩旋鈕,還擁有許多好用的創作功能,其中筆者最喜歡的是屏幕取色分析工具。在這一工具中,可以隨時對畫面的任何一點進行取色分析,錄入軟件,保存成色卡以備后用,真是創作者的貼心小助理。

出色續航面對多種場景

靈耀 Pro14 2023 的續航也令人滿意,這得益于 13 代酷睿的動態性能調控和一塊 76Wh 的大容量電池。我們循環播放一段 1080P 視頻對續航進行簡單測試。

從 24 點循環播放到第二天早上 9 點,靈耀 Pro14 2023 的電量才接近告罄。如果在日常并沒有這樣無間歇的使用情況下,維持一天超過十個小時的常規辦公不成問題。

總結

整體來看,華碩靈耀 Pro14 2023 是一臺性能強悍、屏幕優秀、續航也非常出色的高性能輕薄設計本。i9-13900H+RTX 4060 的配置極大地拓展了創作者們的工作空間。2.8K 高分廣色域 OLED 屏幕則讓專業工作更加出色。華碩虛擬旋鈕增加了創作時的交互方式,控制更細膩。 創作中心則是使用中的最佳輔助。

這樣一款高性能輕薄設計筆記本,一定是 2023 年每位專業創作者都想要擁有的辦公設備,也繼續探索了移動創作工作室的產品形態,可以推薦給設計師、影視工作者等對電腦最挑剔的朋友們。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