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智能 > 正文

全球視點!多數人遇到的成長瓶頸,都是因為少了“復盤”這一步

2023-05-20 08:25:45來源:ZAKER科技  

作者:邱昭良 管理學博士,中國學習型組織網創始人

來源:華章管理

" 復盤 " 原是圍棋術語,本意是對弈者下完一盤棋之后,重新在棋盤上把對弈過程 " 擺 " 一遍。

看看哪些地方下得好,哪些下得不好,哪些地方可以有不同甚至是更好的下法,等等。


(資料圖)

這個把對弈過程還原并且進行研討、分析的過程,就是復盤。

聯想集團創始人柳傳志先生說過:

所謂復盤,就是一件事情做完了以后,做成功了,或者沒做成功,尤其是沒做成功的,坐下來把當時的這個事情,我們預先怎么定的、中間出了什么問題、為什么做不到,把這個要理一遍。

理一遍以后,下次再做的時候,自然這次的經驗教訓就吸收了。

可以說,復盤是個人學習與能力提升的必經之路。

何時需要個人復盤?

不是所有事情都要花專門的時間、按照標準流程進行復盤。根據我的經驗,下列情況可以進行個人復盤:

1. 新的事

如果某件事對你來說是新的,你和團隊第一次做,那么,在做完之后,無論是做成了,還是未達預期,你都可以迅速地對其進行復盤,從中摸索經驗教訓,找到下次做類似事件時可以改進的地方。

2. 重要的事

對于重要的事情,無論是所需資源多、需要協調的部門多,還是事件的結果影響大,都需要我們格外慎重。

為此,不僅需要事前的精心籌劃與準備,也離不開事后復盤,及時總結,以期摸清規律、提高成功的概率。

3. 有價值的事

因為復盤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如果你覺得某些方面是你需要提升的能力,或者對你有價值的事,你可以在事后及時復盤,從而促進個人成長與自我發展。

例如,你想提高自己的公開演講能力,那么,在參加了一次公開演講活動之后,你就可以進行復盤。

通過復盤,找出自己的成功之處與不足之根本原因,逐漸摸清公開演講的訣竅,并制訂有針對性的改進計劃,以便盡快提高自己的公開演講能力。

4. 未達預期的事

如果某件事情未達預期,或者出現了一些偏差或缺陷,就說明你或團隊對這類事件的規律掌握程度還不高,應對能力可能還存在一定欠缺。

這正是你需要提升的地方,或者是你可以從中學習的機會。因此,要及時進行復盤。

同時,通過復盤,還可以迅速制定改進或補救的行動措施。

通過復盤結果的分享,也可以讓組織內其他團隊不犯此類錯誤。這對于組織學習是至關重要的。

個人復盤的 2 種操作手法

復盤作為一種個人學習和成長的方法,可以隨時隨地進行。

依據事件本身的大小、重要性與復雜程度,個人復盤操作起來也可能差異很大:

對于一些重要而復雜的大事、難題,可能得花較長事件來梳理,甚至按照復盤的結構一步一步地進行,并總結成書面材料;

而對于一些相對簡單的事件,可能只是像曾文正公一樣,做完一件事情之后,點一炷香,默默地在心里把整個過程回想一遍。

例如,組織完一次會議之后,你可以復盤一下會議的過程和結果,以便下一次會議能夠更有成效;

參加一次商務談判之后,你可以復盤一下自己使用的策略,以便以后的談判會更胸有成竹。

可以說,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對任何事件,只要你覺得有必要,都可以進行復盤。

基于我個人的實踐經驗,個人復盤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兩類:

1. 簡易復盤

如果你有要復盤的事項,首先預估一下復盤大致所需的時間。

如果是相對簡單或明確的事件,可能 10~15 分鐘就能梳理清楚、完成復盤;

而對于一些長期(如一個月或季度)的工作,或者重大的項目、復雜的問題,則可能需要留出半天甚至一天的時間進行系統的復盤。

之后,找一個不受打擾的時間和空間,按照復盤的基本邏輯與一般過程,逐步進行個人回想和分析。

為了讓你的思緒不至于亂飛,你可能需要一個簡易復盤模板作為框架指引,或者用筆寫下自己的思考。

例如,我個人每個月都會花 1 小時左右,復盤一下當月的工作;每年年初,會花半天時間進行上一年全年的工作復盤。

對于個人參與的一些新的活動,如 2015 年 6 月,我和團隊一起 " 重走玄奘之路 ",這對于我是一種全新的體驗,每天到達營地之后,我都會花 10~20 分鐘進行當日復盤。

2. 找一個教練

因為個人復盤難免陷入思維盲區,有時候找一個學習過復盤引導的教練,讓他通過結構化提問的方式,幫助自己進行復盤,也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實踐表明,合格的教練在保持中立的同時,能夠聚焦過程,并有助于激發思考、給予支持,從而提高復盤的效率與效果。

個人復盤的注意事項

雖然個人復盤操作起來并不復雜,但要想做到位,仍需要注意一些實施要點。

1. 坦誠地面對自己

有時候,我們對自己 " 不夠狠 ",容易把成功夸大或者把失敗或不足看得不那么嚴重,甚至經常找出一些外部原因或無關緊要的因素,來 " 文過飾非 "。

同時,個人復盤因為沒有和他人探討,容易陷入個人的思維定式,從而導致復盤效果不佳。

因此,在個人復盤的過程中,應坦誠地面對自己,冷靜、客觀、實事求是,以開放的心態、批判性思維,多問幾個為什么,多想幾種可能性,并學會換位思考。

2. " 先僵化,后優化 "

如果你還沒有養成復盤的習慣,或者沒有一套自洽的邏輯,不妨先參照復盤的一般步驟,按部就班地進行(甚至一開始可能需要寫出來);

等你已經對復盤的邏輯和問題非常熟悉,則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有選擇地進行適當取舍。

3. 記錄要點并定期回顧、提醒自己

俗話說:好腦筋不如爛筆頭。如果對復盤不做記錄,可能因為事務繁忙而沖淡記憶,從而影響復盤的效果。

但是,如果只是記下來,而不定期回顧、提醒自己,那復盤的效果也有限。

所以,不僅應該把復盤記錄下來,還要定期回顧、梳理一下。

把相同或相關聯的事件聯系起來看,發現共性的問題,以及深層次的問題,以便讓自己獲得更大的成長。

4. 保持開放的心態,避開 " 經驗陷阱 "

如上所述,復盤是以學習為導向的,要想讓學習發生,在復盤過程中,就必須始終保持開放的心態。

不要過快得出結論,或以一時一事的分析得出的結論作為天經地義的 " 真理 " 或規律。

同時,不要讓自己過往的經驗成為 " 經驗主義 ",陷入 " 經驗陷阱 ",即過往的經驗限制了自己對新領域或新的可能性的探索,從而變得僵化。

在這方面,喬布斯 2005 年在斯坦福大學畢業典禮演講時提到的 "Stay Hungry,Stay Foolish"(求知若渴,虛懷若谷),這值得我們每個人共勉。

其實,在 2000 多年前,荀子提出的 " 虛壹而靜 " 以及《周易》乾卦中提到的 " 夕惕若厲 ",都是這個道理。

那么,在個人復盤時如何防止跌入 " 經驗主義 " 的陷阱呢?

在我看來,有兩種方法:

第一,深入反思,對自己推論過程中用到的一些既有規則、假設,保持警惕。問自己 " 它們是否依然有效 ",不要對此 " 習而不察 " 或認為它們就是 " 天經地義 " 的。

第二,如有必要,參照 " 第一性原則 " 思考,從最基本的規則開始梳理,不要借助已有的經驗或規則。(本文完)

思維方式

決定了你人生的高度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