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智能 > 正文

釘釘的新野心

2023-05-25 22:10:53來源:ZAKER科技  

撰文|史圣園


(資料圖)

編輯|翟文婷

協同辦公賽道從未如此活躍。

被眾多廠商苦苦追趕十幾年的微軟,打響了智能化的第一槍,搶先發布了 Office Copilot。谷歌緊隨其后,宣布 Google Docs 接入自研大模型 Bard。

這股風很快橫跨太平洋,吹到了國內。釘釘將「/」變成召喚一切的魔法棒,WPS 宣布辦公套件全面接入 AI,春季發布會上對 AI 還語焉不詳的飛書,匆忙搬出「My AI」的 Demo 視頻應戰。

效率工具革命勢在必行,倒逼著行業、公司、個人跟著一起變。

「所有行業都能用 AI 再做一遍」,對于許多行業來說,數字化的路還沒走完,現在可以直接奔向智能化了。

企業們將「擁抱 AI」視作彎道超車的機會:良好的人機協同能夠顯著提升決策效率,而決策的速度和質量決定了公司的未來。

了解 AI,最直觀的方式就是通過 AI 應用。我們無需一上來就鉆研高深的技術原理,更重要的是,去 AI Bot 寫下第一條提示語,在 AI 效率工具中按下第一個快捷鍵,看看你能召喚出什么。

在釘釘中,「/」是這把解放生產力的鑰匙。釘釘,以及它背后的大腦——通義千問,想要在 AI 時代,給行業、企業、個人帶來更多價值。

要規模還是要價值

「要規模還是要價值?」

跑馬圈地的時代步入尾聲,「燒錢換市場」的打法不再流行。大廠們逐漸意識到,當大量非目標用戶涌入時,非但不能帶來長期增長,反而會干擾產品的節奏。

釘釘給出了堅定的答案,要價值。

2020 年疫情期間,大量學生用戶涌上釘釘;但隨著線下復課,釘釘活躍用戶迅速退潮。只有 APP Store 上學生們齊心協力拉低的評分證明,他們曾經來過。

用戶規模,不代表高質量的增長。相比于學生用戶,企業用戶更穩定,付費意愿也更強。釘釘戰略轉向,專注做「企業級智能移動辦公平臺」。在產品側,釘釘發力在線文檔,并通過收購項目產品 Teambition、音視頻公司拍樂云、文檔產品我來 wolai,補齊產品力。在生態側,釘釘發力 PaaS 平臺,與生態伙伴合力面客。

現在,企業用戶才是釘釘的基本盤:2000 人以上的大型企業組織,貢獻了釘釘將近 1/3 的活躍度。釘釘的 MAU 曲線上,也不再有寒暑假帶來的波谷。

校園和企業用戶此消彼長,釘釘的總體用戶量并未出現大幅波動。QuestMobile 的數據顯示,4 月釘釘月活躍用戶數為 1.99 億,穩坐協同辦公 APP 第一的位置;企業微信以 1.02 億位居第二,飛書約為 0.12 億。

數據來源:Questmobile

用戶結構的轉變,一方面給釘釘現階段的商業化提供了加速度,另一方面也讓 AI 時代的增量更有想象空間。

付費 DAU 就是有力證明。2022 年底,釘釘的付費 DAU 突破了 1500 萬,現在這個數字還要更高。2023 財年第一季度(2022 年 4 月 -6 月),釘釘的核心產品收入的增速超過三位數。

AI 更是打動企業付費的關鍵。積極求變的企業們,正在主動尋找 AI 服務。4 月 11 日,阿里發布大模型「通義千問」。短短 2 星期內,就有超過 20 萬企業用戶申請接入測試,幾乎覆蓋了所有新興和傳統行業。據悉,已經有 100 個企業客戶在內測釘釘的智能化助手「/」。

價值,從薄到厚

現在,釘釘的主張是「讓進步發生」,細品跟原來有一些差別。

一位公司創始人說,現在他們在釘釘集成大量第三方工具,相當于一站式整合了多方合作伙伴,像 Teambition、還有業務流程 IT 化的氚云,「以及我們在釘釘上整合了非常重要的一個工具,就是北森系統?!?/p>

他解釋,這種微型的管理,釘釘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比如說周報跟日報,這兩個看上去不是很起眼的工具,卻可能是一個企業,尤其是銷售部門使用最高頻的工具。

而釘釘最初喊出的口號是,「讓消息更安全的企業群」。

早先,釘釘的功能主要體現在高頻、但淺層次的管理價值,比如打卡、審批、考勤等等。

4.0 版本的釘釘是開放平臺,5.0 強調在線教育,6.0 主打低代碼。到了去年年底的 7.0 版本,釘釘開啟了下一個階段的主線劇本:智能化。這也是未來幾年內釘釘產品升級的主線路徑。

從過去為單一企業提供單點價值,到現在關注整體組織、乃至產業鏈的協同效率,釘釘的價值逐漸在做深做厚。這是過去幾年釘釘最大的變化。

尤其接入大模型后,釘釘可以幫我們完成從溝通到協作、從創意到實現、從管理到決策的全流程。釘釘不再是約束打工人的管理模板,而是一個趁手的智能工作臺,白領們也沒有討厭它的理由了。

釘釘總裁葉軍表示,5 月底前是第一階段,核心場景(包括群聊、文檔、視頻會議及應用開發等)首先完成智能化。接下來是其他產品線,包括搜索、客服、郵箱、釘釘個人版。

「我們給自己設定的小目標是,五年之內釘釘一定會成為一個超級應用、超級 APP,平臺上會長出大量的數字化應用,到今年底平臺應該就會有超過 1000 萬的小應用,五年之內肯定會變得更多,這是超級應用的形態?!谷~軍在接受采訪時說。

影石創新幾乎每年都會推出 2 款新品,每一款產品都能獲得獎項,產品迭代速率超過了國內外的同行。但一個痛點問題是,新品的研發過程動輒 1-2 年,涉及 10 多個部門的上百人員跨部門協作,急需一個研發項目管理系統提升效率。

最后影石在釘釘找到解決方案。通過釘釘低代碼花了一個月時間就搭建出系統,涵蓋了產品整個生命周期,幾乎是零門檻,節省了上百萬成本。

釘釘低代碼工具

目前,釘釘上已經有超過 700 萬個低代碼應用,「釘選」平臺上聚合了超過 1500 款 SaaS 應用。生態伙伴之于通義千問,就像種子之于土壤。當 AIPaaS 的能力訓開放后,它們將生長成一個有機的、豐富的智能插件體系。

釘釘和它的伙伴們,構成了一個龐大的百貨商場。在這里,消費者,也就是企業,可以挑選和購買自己需要的產品和服務,從而解決真正的問題。

阿里云、大模型、生態伙伴,是釘釘進一步解決「數據孤島」問題的底氣:在解決后端數據質量、提高插件能力上,釘釘具有天然的優勢。不久的將來,用戶通過自然語言,即可召喚企業內外的各個數據庫,進行分析、提煉洞察。

價值不僅僅體現在 b 端。對于個體用戶而言,智能化的釘釘,也將帶來效率的提升。文件越來越多、不斷熵增的網盤,或許再也不需要手動整理:它將是你的第二大腦、個人知識庫,你可以用對話的方式隨時調取過往的經驗和知識。

智能化的想象空間

很多企業都關注釘釘接入大模型后的一舉一動。釘釘作為 toB 產品的一個重要底座,每一次生產效率的提升,都是企業關注的重心。

這也側面印證了釘釘「企業用戶」心智的定位。

釘釘的系統性價值體現在以人為中心,以幫助組織達成目標或完成事情為核心目的,也就是圍繞人與事情的關系而思考。

從 2022 年開始,釘釘將商業化考核指標對準付費企業數和活躍企業數。更高比例的企業用戶、更深度的活躍行為,才是高質量規模的一種表達。對于「增長」的追求,也從一個相對淺表層、粗放的視角,走向更深度、更精細的指標體系。

葉軍在接受采訪時提及,面對這一輪智能化技術的浪潮,客戶比他還著急,非常迫切地「督促」釘釘上線智能化功能,而且付費意愿溢于言表,都躍躍欲試不肯落后。

產品永遠是服務于人的。擁有新野心的釘釘,希望將新技術無縫嵌入千行百業的業務流程,未曾想過「顛覆」誰的工作習慣。

影石創新就是個很好的例子。他們在線上線下都有門店和渠道,遇到雙十一等大促節點,大量訂單蜂擁而至,而各個平臺都的發貨規則和時間節點都不盡相同。

過去,這些事情就靠人力調度。接入釘釘,在影石創新此前的工作流程中,AI 代替人完成了機械重復的苦差事。一旦發貨延遲,機器人就會發出預警。未來,隨著大模型接入,類似的智能化體驗會更豐富。

葉軍認為,這種更純粹的「乙方思維 " 恰好是釘釘的優點之一。「做 toB 就要尊重每個行業的認知。我們沒有把阿里的工作方式推薦給這個客戶,這是他們很認可我們的一點?!?p>甚至釘釘已經做到對客戶進行更精細的分層,面對中小客戶和大客戶時,可以精準提供不同分層的差異化產品。

這也契合大模型未來可能孕育出「中、小模型產業鏈」的想象力。

基礎大模型,很難滿足諸多細分行業、特定領域的需求。此外,知識學雜了的大模型也很難徹底杜絕「幻覺」(hallucination)問題,也就是事實性錯誤。

這時候,就該交給中模型、行業調優的小模型,甚至用企業自有數據庫訓練的專有模型來解決。

這也被列入釘釘的計劃表?;邶嫶蟮钠髽I用戶規模,釘釘包含各種業務場景,覆蓋了人事、財務、報銷、行政、生產制造等諸多職類??梢詭椭髽I將自己的數據,交給專屬模型去學習訓練,反哺自身的業務。

葉軍說,「未來每一家企業既可以直接在阿里云上調用千問的能力,也可以借助釘釘這個工作入口,結合企業自己的行業知識和應用場景,訓練自己的專屬大模型。」

阿里云和通義千問,為釘釘提供了低成本的 AI 基礎設施;釘釘核心應用、生態伙伴,一起構成了豐富的 AI 應用層。

值得一提的是,釘釘此前收購的我來 Wolai,在產品形態上也與 AI 文檔產品 Notion 十分相像。這讓「新釘釘」有希望全面對標微軟 Office Copilot。

云智能業務宣布上市之際,釘釘接入了新技術,卻依然想一條路走到黑,堅持「做深價值、做好服務」。

或許,他們也相信這樣的判斷:「只要是為社會瘋狂創造價值的企業,它的收入、利潤早晚會兌現。社會最終會給予它長遠的獎勵。」

一篇稿件解決一個問題

如果喜歡,歡迎轉發朋友圈或在看推薦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