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智能 > 正文

天天快資訊:歸來不是少年,魅族正在山丘

2023-06-04 09:12:34來源:ZAKER科技  

文 | 闌夕

據說伊隆 · 馬斯克曾經提議蘋果和特斯拉進行合并,這個主意最后遭到拒絕的原因之一是他要求自己來當新公司的 CEO ——是的,這很馬斯克——于是蘋果那邊就掀桌了。

雖然劇情有些黑色幽默的味道,但是電動車公司 + 智能手機生產商的并購交易事實上充滿了想象空間,蘋果的造車計劃一直以來遮遮掩掩,被視為決定下一個十年走勢的大招,而馬斯克也早早宣告了特斯拉的手機品牌「Tesla Pi」,甚至和 SpaceX 的星鏈計劃產生了夢幻聯動。


【資料圖】

原因很簡單,出行場景是移動互聯網的重要延伸,無論是手機和車的交互關系,還是車艙內的智能化空間,都和用戶選擇的數字生態密切相關,這是一場新的入口戰爭,炮火聲未響,硝煙已漫灌。

而魅族成了中國手機廠商里站在最前線的那個身影,在一年以前都還是未曾預想的畫面。

01、歸來已不再是少年

去年夏天,李書福個人持股的星紀時代宣布對魅族科技進行戰略投資。自此,魅族結束了智能手機時代以來的輾轉挪騰,成為連接消費電子與智能汽車兩個行業的一張明牌。

若是盡可能簡明扼要的捋清交易背景,可以理解為李書福在吉利之外很早就開始在智能生態領域進行布局,由星紀時代與魅族科技融合成立的星紀魅族集團,就是為了解決技術跨界背后的行業需求。另外,擔任星紀魅族集團董事長 &CEO 的沈子瑜,同時也是億咖通科技的董事長 &CEO,這家公司的方向是在 B2B 領域提供整車智能化的解決方案。

似乎……還是有些復雜,更直接的講,現在的魅族品牌,是一支整裝待發的生力軍,鮮衣怒馬的時光去而不返,它要復興的不止是在中高端手機市場曾經獨占一席的江湖地位,還要把「車 - 手互聯」這件事情做成中國市場乃至全球市場的標準模式,向日漸繁榮的造車產業鏈輸出「魅族方案」。

這種跨度和交叉,迄今為止在全球都還沒有成功案例,造車和做手機都是極其需要專注的業務,而以第三方的平臺身份介入又往往涉及到太多猜忌,以致于距離出現 Android 式的通用車機系統過于遙遠,它必須要是獨立的,同時又要是依附的,還要是變革的,任何分寸的失當,都會招來不可逆轉的質疑。

換句話說,在智能生態的宏大架構里,魅族就像是一名帶資進組的新成員——這個「資」,就是 20 年來研發手機積累下來的軟硬件技術資源——但能否讓這些資源物盡其用、青出于藍,是擺在魅族面前最重要的課題。

尤其是考慮到魅族的老用戶群體,那些親眼見證了這家國產手機生產商一步一步成長起來的年輕人們——現在同樣也不再年輕了——他們依然期待魅族能夠保留曾經引以為傲的工匠精神,而新上市的魅族 20 系列,就在迎來這么一場大考。

事實上,魅族 20 系列已經刷新了魅族旗艦機型首月歷史銷量紀錄的成績,而在時下最火熱的 618 環節,魅族官方披露的戰報也提及旗下手機銷售額增速實現第一,并在多個榜單上名列前茅。

從市場熱度來看,魅族在復興之路上顯然取得了一個不錯的天胡開局。

02、車鑰匙只能裝自己兜里

直到今天,微軟北京總部的訪客展廳都還收藏著一臺古老的魅族 M8,它所搭載的操作系統正是基于當年的 Windows CE 6.0 編寫的,而 Windows CE 其實并不適合手機設備,它通常用在數控機床、電子車間等場景的終端里,而魅族硬是把這么一個工業級系統改造成了一個消費級系統,而這也是造就魅族 M8 一鳴驚人的原因之一。

迄今為止,包括總計開發了 10 代的 Flyme 在內,魅族死磕操作系統的習慣,都為這家公司增添了許多獨到的精神氣質,在軟硬件一體化這件事情上,魅族也比它在中國的絕大多數同行走得更遠,所以當 Flyme Auto 在今年 3 月正式亮相的時候,業界絲毫沒有感到意外的反饋,反而視其為水到渠成的結果。

更重要的是,Flyme Auto 不是一款臨陣磨槍的車機系統,它的背后,是魅族十多年來的技術積累,擁有著從基因到美學再到生態服務的一整套思路,只有繼承了如此深厚的開發歷史之后,Flyme Auto 才稱得上是完全體,值得來打一場畢其功于一役的仗。

至少,從星紀魅族集團的明確戰略來看,「手機域」這條賽道,就是通向汽車乃至所有智能終端的圣杯。

盡管造車企業都對新能源市場的未來集中度有著極高的企盼——認為會像手機市場那樣只剩下幾個頭部玩家——但是如果稍微抑制一下狂熱情緒,我們就得承認到汽車行業的高度細分性,贏家通吃的局面在短期內很難上演。

這也意味著汽車廠商依然需要長期專注于核心體驗層面的競爭,也就是整車硬件的制造,車內的軟件生態——無論是叫智能座艙還是什么——都要盡可能的避免重復造輪子的浪費,這就有了把車鑰匙放在誰兜里的抉擇。

只有到了這個時候,才能看到 Flyme Auto 在供應商的角色上入戲有多深:

Flyme Auto 的芯片,用的是芯擎科技生產的 7nm「龍鷹一號」,而芯擎科技正是億咖通領銜投資的企業,億咖通同時也為 Flyme Auto 提供了安托拉 1000 Pro 計算平臺,自有芯片加上自有平臺再加上自有系統,星紀魅族集團的布局構建出了一個無懈可擊的產業閉環。

無論是不被任何環境因素卡脖子的穩定性,還是以手機終端而非 App 來實現的控制權,Flyme Auto 都在成為那把讓各方都能信任的車鑰匙,對內可以支持吉利系的造車工業,打磨出來的解決方案同時又能對外輸出技術標準,用真實跑出來的車機系統去樹立行業標桿。

03、智能車聯賽道新物種

在親自畫出亞馬遜大獲成功的第二曲線之前,AWS 的最早版本其實只是亞馬遜用來支持內部各條業務線的工具資源,當亞馬遜意識到既然它能解決自己的需求那么是不是也能解決其他互聯網公司的相同需求之后,云計算也就從此被它發展成了一個萬億級的巨大產業。

Flyme Auto 已經確定將被搭載到極星和領克的最新產品里,這兩個汽車品牌也都脫胎于吉利和沃爾沃的共同投資成果,具有極強的示范效應,魅族的明牌也打得非常干脆,就像 AWS 的擴張路徑一樣,Flyme Auto 同樣會在合作模式上輸出自己的解決方案,繼而競逐行業的生態標準。

更為艱難的挑戰在于,魅族從此必須堅持兩條腿走路的原則,不但手機業務要重新回到巔峰——在中高端市場——車機系統也要覆蓋足夠多的樣本規模,任何一條腿的落后,都將交纏住另一條腿的行進,陷入惡性循環,反過來則是兩條腿互為飛輪,手機消費帶動購車決策的同款偏好,購車用戶偏向手機選擇的統一體驗。

成事抑或敗事,都置放在了魅族的眼前。

回到融合后的的星紀魅族集團,這家公司的跨界更甚于手 - 車互聯,在它旗下還有智能家居 lipro、潮流生活 PANDAER 等多個品牌,這些業務之間的交叉和融合,可能又在為電子消費行業制造一匹新的巨獸,它不再局限在一個垂直賽道里內卷,而是把軟硬件一體化的連接端口放在了予取予求的位置,由智能化這個根本因素驅動,成為打通手機、汽車乃至生活的復合科技公司,也是這個時代充滿動能的新物種。

從這個角度來來看,「無界生態」這個概念,相當適口準確,界限就是用來打破的,用戶習以為常的種種割裂,比如智能設備之間的交互障礙,或是為了簡單的信息同步而不停的切換應用,這些其實都本不該存在,是人為制造的藩籬,阻隔了我們更加便捷的享受數字生活。

沒有邊界,才是最優質的體驗。

歷史學家尤瓦爾 · 赫拉利在「人類簡史」里寫過,人類種群的多樣性創造了各式各樣的文明,但融合卻是數萬年近代史里的主流方向,因為商業的發展,國家的構建,信仰的形成,都把人類這個智慧物種推向相互依存的結果,于是所有的人類,就都變成了「我們」。

魅族的復興計劃,其實也在于它篤信這條融合之路是大勢所趨,萬物互聯的口號喊了太久,每一個致力于做全家桶的公司,都在一邊勤懇鑿壁、一邊新建高墻,真正無界的連接性,始終停留在各種花哨的構想里。

從手機和汽車開始,魅族想要拆掉的,不止是系統之間的障礙,更是參差不齊的標準,這件事情若是做成了,那么既是對魅族品牌悠久過去的最好告別,也是面向繼往開來的壯闊開端。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