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智能 > 正文

美團 App 上線《原神》的原因,其實并不復雜 環球熱聞

2023-07-02 22:20:29來源:ZAKER科技  


(資料圖片)

將更多功能 " 塞進 "App,無疑是過去數年間國內一眾互聯網廠商都在做的事情,最終的結果就是促成了大量超級 App 的誕生。如今我們已不再需要一個個用途不同的應用,只要有微信、支付寶、抖音、美團等超級 App 就能滿足絕大多數人的需求,因此在自家 App 上包攬用戶的購物、休閑、娛樂等需求,也成為了各大互聯網廠商的共同選擇。

這不,以本地生活服務為主的美團最近似乎就啟動了泛娛樂戰略,目前 App 里就出現了《原神》的圖標,玩家點擊后、無需下載即可通過云游戲的方式在 App 內暢玩《原神》。事實上,美團也有屬于自己的游戲開放平臺 " 美團游戲 ",其主要承擔著讓美團核心業務完成流量與轉化升級的作用,但在《原神》之前主要是以引入休閑小游戲為主,定位更類似微信小游戲。

不僅如此,美團 App 還上線了小說書城、短視頻等服務。其實早在 2021 年,美團就開始在內測 " 短視頻 " 功能,內容以種草為主,入口位于美團 App 首頁的菜單中。并且在微短劇逐漸受到網民認可后,美團 App 的短視頻功能也增加了 " 看劇 " 功能,主要是以合集類的短劇內容為主。而小說功能則是在去年出現在美團 App 上的,內容來源于起點、縱橫等網文平臺。

一個以向用戶提供團購、外賣、文旅等本地生活服務起家的 App,現在居然也開始搶抖音、起點的生意了。那么為什么美團非要以美團 App 為基點開始泛娛樂化,而非另起爐灶單獨打造一款新的 App 呢?要知道,美團 App 的用戶打開這個應用通常是為了點外賣或是團購,大概率不會是為了看小說、玩游戲的。

用戶可能會在微信上玩游戲、在抖音上購物,但大概率沒興趣在美團 App 上玩游戲、看視頻,顯然這并不是胡謅,而是因為微信、抖音這類超級 App 具有內容屬性,可美團 App 則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工具類應用。用戶打開它往往有著明確的目的,比如說為了點外賣,或是團購幾張劇本殺的券,基本是用完即走,可反觀抖音和微信,用戶不是為了滿足與他人社交的需求、就是為了看視頻圖一樂。

既然如此,美團為什么不單獨為自己的泛娛樂戰略做一個 App 呢?這是因為為某些新功能獨立做一個 App 的模式,已經不適合當下的國內互聯網。曾經以批量化制造 APP、孵化爆款,而獲得 "App 工廠 " 之稱的字節跳動,這套方法論也在近年來失靈,如果要舉出一個字節跳動最近兩年推出的 App,不百度一下想必是回答不上來的,畢竟他們近一年來上線的 " 抖音盒子 "、" 識區 "、" 可頌 " 等應用,幾乎是全軍覆沒。

"App 工廠 " 不靈了的背后,無疑是字節跳動 " 大力出奇跡 " 的產品法則已經無法適應當下的時代。其實問題出在了互聯網流量枯竭上,字節跳動批量制造爆款的輝煌時刻是在 2017 年、2018 年,彼時正好是國內移動互聯網大規模普及的尾聲,在豐沛的流量之下,如果一款 App 本身質量在線、再加上買量的力度足夠,成功幾乎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而流量枯竭的結果,就是 App 往往很難度過冷啟動階段。本來買量成本就日趨高企、再疊加較低的成功率,做獨立 App 的投入產出比就會變得非常難看。可擴張是互聯網企業的宿命,占有一切、壟斷一切、收割一切也是互聯網經濟的本質。如果你不前進、競爭對手卻在向前,那么在網絡效應的擠壓下就只有衰退的命運,曾經在 PC 互聯網時代無比輝煌的諸多互聯網企業就是最好的例子。

但擴張新業務是需要 " 抓手 " 的,既然做新的 App 九死一生,自然就只能利用現有資源了,因此各大廠商也不約而同地選擇了用超級 App 來應對。畢竟好鋼要用在刀刃上,將為數不多的流量堆積在少數 App 上,最起碼也能確保自己手里有一款日活數據好看的產品。簡而言之,超級 App 的誕生是互聯網流量紅利褪去的表征,所以即便是明知道不合適,美團也只能用美團 App 來承載新業務。

歸根結底,美團顯然也知道美團 App 和泛娛樂業務并不兼容,但現在的情況卻是其根據地,本地生活服務業務遭遇了來自抖音的挑戰,所以選擇攻入字節跳動的核心陣地泛娛樂賽道 lai 作為反制措施,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了。而且在如今這個互聯網企業紛紛開源節流的情況下,美團同樣也有流量變現的壓力,既然美團 App 的流量需要妥善利用起來,那么引入短視頻、小說、游戲就再正常不過了。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