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智能 > 正文

超強臺風“杜蘇芮”為什么有名有姓?

2023-07-30 12:28:33來源:ZAKER科技  

2023 年第 5 號臺風 " 杜蘇芮 " 在我國東南沿海地區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在 7 月 28 日登錄福建省晉江市時," 杜蘇芮 " 中心附近最大風力 15 級,達到了超強臺風的等級。

在這幾天里,中央氣象臺也連續發布多次臺風紅色預警。目前,杜蘇芮已經降級成為強熱帶風暴,但它依然在繼續北上,還可能會在沿途省市引起極端降雨。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圖片來源:中國氣象臺

不過," 杜蘇芮 " 這個名字似乎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小姑娘,人們怎么給超強臺風起了這么個名字呢?這就要從臺風的命名說起了。

01

臺風是如何命名的?

首先要做一下說明,臺風其實是一種威力很大的熱帶氣旋。從廣義上講,我們會把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上的 8 級或以上風力的熱帶氣旋稱為臺風。從狹義上講,只有上述區域里 12~13 級強度的熱帶氣旋才會被稱為臺風(發生在大西洋和東北太平洋上的一般稱為颶風)。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能不太會嚴格區分 " 臺風 " 和 " 熱帶氣旋 " 這兩個詞。所以接下來為了符合大家的習慣,我們還是統一用 " 臺風 " 這個說法。

對于臺風,人們是有專門的命名方法的。

在 20 世紀早期至中期,日本氣象廳會自行給臺風起一個 4 位數的編號,前兩位表示年份,后兩位表示臺風順序號。

后來,咱們國家在給臺風命名的時候也采用了這套方法。比如在中央氣象局的網站上,能看到 " 杜蘇芮 " 前面有 4 位數的編號 2305,意思就是 2023 年形成的第 5 號臺風。

圖片來源:中央氣象臺

那臺風的名字怎么就從一串數字變成了 " 杜蘇芮 " 這樣的名字呢?

在 20 世紀中期至 1999 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區域的臺風會以美國軍方給它們起的名字作為非正式的名稱,這些名稱一般是人名(最初全部為女性名字,后來也引入了男性名字)。

在 1997 年世界氣象組織臺風委員會第 30 次會議上,臺風委員會決定從 2000 年開始。在西北太平洋形成的臺風,要用更加 " 亞洲 " 一些的方法命名。

組成臺風委員會的 14 個國家和地區,分別提供 10 個名稱,這 140 個名字組成一個臺風命名表。臺風形成之后,就按照命名表的順序,依次命名。也就是說,臺風的名字是在它們形成之前就定下來了,臺風自己沒得選。

信息來源:中央氣象臺《ESCAP/WMO 臺風委員會西北太平洋和南中國海熱帶氣旋命名表注釋(2022 年起執行)》,制圖:科普中國

這些名字當然是五花八門了,比如中國大陸提出的 10 個名稱分別是海葵、銀杏、風神、杜鵑、木蘭、悟空、白鹿、海神、電母、海棠。

而這次輪到的 " 杜蘇芮 " 是韓國提供的,雖然聽起來像某個小姑娘的名字,但實際上是韓語里 " 鷹 " 的意思,讀音是 "DOKSURI",難怪 " 杜蘇芮 " 這么厲害。

而排在 " 杜蘇芮 " 之后的名稱是 " 卡努 ",目前 " 卡努 " 也正在形成中,預計可能會在 8 月初從浙江省登陸

圖片來源:中央氣象臺、中國天氣

02

臺風也會被開除?

當然了,臺風命名表里的 140 個名字并不是固定不動的,在一些情況下,臺風是會被除名的。

絕大部分的除名是由于某個臺風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和人員傷亡。比如 2002 年的臺風 " 露莎 ",在日本、韓國、朝鮮造成了 42 億美元的經濟損失,238 人死亡,因此被要求除名。2006 年的臺風 " 榴蓮 ",在菲律賓、越南、泰國造成了超過上千人死亡,它也被要求除名。

臺風在被除名之后,原先命名的國家可以提供新的名字進行取代。

當然了,除了造成嚴重的災害會被除名,還有一些原因也會被要求除名,比如美國提出的名稱 " 庫都 ",因為發音上跟太平洋西部島國密克羅尼西亞語中的一些不雅詞匯有關,于是被改為 " 艾利 "。

另外,香港天文臺在臺風委員會第 38 屆會議上認為之前提的 " 欣欣 " 和 " 婷婷 " 這兩個名字沒有亞洲特色,申請將它們除名,最后替換成了 " 白海豚 " 和 " 獅子山 "。在 2014 年,日本提出的 " 清松 "(Sonamu)也因為發音接近 " 海嘯 "(Tsunami)被要求除名。

當然了,無論臺風名字聽起來再怎么柔弱,都不能忽視臺風的威力。

來幾天," 杜蘇芮 " 的低壓環流將長時間維持,并一路北上給江淮北部、黃淮、華北甚至東北南部帶去大范圍強降雨,波及江西、安徽、京津冀等 10 余省份,其中京津冀豫等地需警惕極端降雨。

在臺風來襲期間,大家要注意做好防范,緊閉門窗,盡量減少出行。

臺風 " 杜蘇芮 " 未來 12 小時路徑概率預報圖(7 月 29 日 05 時 -29 日 17 時),圖片來源:中央氣象臺

最后,向臺風天還堅守在工作崗位上的人們致敬。

圖源:中國氣象臺

參考文獻

國際氣象組織官網

策劃制作

作者丨科學邊角料 科普團隊

審核丨信欣 中國氣象局高級工程師

策劃丨徐來、林林

責編丨林林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