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智能 > 正文

電車是否降價,由不得車企

2023-08-15 06:13:28來源:ZAKER科技  

今年 7 月 6 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聯合 16 家車企簽訂了《汽車行業維護公平市場秩序承諾書》。該承諾書主要目的是為了保障國內汽車行業健康發展,大多數條款合乎情理,但其中有一條 " 不以非正當價格擾亂市場 " 引起了網友的質疑。


(相關資料圖)

不少人認為,這條的含義是車企們打算不打價格戰,聯合抬價坑害消費者,違背了《反壟斷法》。收到網友的評論后,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迅速發表聲明,取消這一條內容,并表示支持自主定價、公平競爭。

事實上,該條款公布后就有不少媒體認為,一個沒有絲毫法律約束力的條款,想要阻止價格戰無異于癡心妄想。只要車企之間的競爭還在,價格戰就不可避免。這不,距離條款簽署剛過去一個月左右,一波降價潮就來襲了!

前幾年,一些新能源車企還曾產品漲價,導致一個預定資格都能賣到數千上萬元。那時新能源汽車可選產品不多,一些得到市場認可的產品確實有漲價的底氣,但現在情況不同了,新能源汽車琳瑯滿目,你敢漲價,就要做好沒人買的準備。

(圖源:pixabay)

8 月 14 日,曾多次引領降價潮流的特斯拉又一次下調了 Model Y 的價格,其中長續航版從 31.39 萬元降價至 29.99 萬元,高性能版從 36.39 萬元降價至 34.99 萬元。其他長城歐拉、哪吒、極氪零跑、大眾等眾多品牌,旗下也有部分產品降價,且降價幅度都在 1 萬元以上,哪吒 S 最高降價 4.9 萬元。

若問這些車企為何突然又降價,主要原因有二,第一,市場競爭迫使車企以降價的方式提高產品力;第二,迭代產品即將到來,舊款產品需要降價促銷。

中國是全球最大汽車市場,也是全球競爭最激烈的市場,蔚來、比亞迪的產品賣到國外,都要漲價數萬元到十幾萬元。更何況 7 月、8 月是汽車行業少有的淡季(還有一個淡季是 2 月),為了確保銷量不會大幅下滑,自然也要多推出一些優惠活動。

汽車不同于其他電子產品的代數更迭,由于版本繁多、車型復雜,汽車行業普遍采用年數為版本標志。不過也許是為了搶時間,不少車企會選擇在下半年發布次年迭代產品,例如 2023 款奔馳 E 級上市時間是 2022 年 9 月 4 日,2024 款奔馳 E 級預計將于 2023 年 12 月上市。

(圖源:奔馳汽車)

按照網上爆料的相關信息,不久之后 Model Y 改款就將發布上市,而 2024 款哪吒 S 已于上月初發布。當然,也不是所有車型都會每年推出改款,如極氪 001 雖然降價,但車企確認暫時沒有改款車型。

然而友商大量車型降價,其他即使不打算推出改款車型,面對其他車企給出的壓力,也不得不降價應對。

只是對于這些車企而言,降價哪怕真的能夠換來銷量增長,也未必是好事。

今年第一季度,理想汽車成功扭虧為盈,在汽車行業引起了軒然大波,因為造車新勢力普遍銷量不佳,基本都處于虧損狀態,理想汽車竟然可以實現盈利,怎能不令其他車企驚訝。

事實上,不僅僅是造車新勢力,哪怕是老牌車企,新能源汽車業務也不少也在虧損。出自廣汽的埃安汽車,如今每個月銷量都能突破 4 萬輛,總經理古惠南也只是說,今年有希望實現盈利。

(圖源:埃安汽車)

"XX 車企賣一輛車虧 XX 萬元 ",這句話仍在汽車行業流傳,車企不斷降價,賣得越多,反而虧損越多。

汽車實現盈利只有兩條路,第一通過銷量平攤成本,從而實現盈利,大多數車企要走這條路;第二則是擁有較高的單車利潤,如理想汽車。

問題在于,新能源汽車行業剛剛崛起,且主要份額被特斯拉、比亞迪等頭部車企吃掉,再加上造車新勢力研發投入、開設工廠、購買設備、招聘工人成本太高。更何況狹義造車新勢力中,只有蔚來和理想實現了月銷量超過兩萬,暫時無法通過銷量平攤成本。

單車高利潤路線也難以走通,因為汽車價格太高,消費者很可能不買賬。理想汽車抓住了家庭消費者需要大型 SUV,又存在電車續航焦慮的痛點,依靠增程式 SUV 取得了先機。

(圖源:理想汽車)

無止境的降價促銷,大概率會造成一個現象,那就是造車新勢力成批量倒下。畢竟,老牌車企底蘊雄厚,哪怕新能源汽車業務虧損,也能夠扛得住。而且新能源汽車是行業大趨勢,老牌車企一定會持續加注,不會放棄。

造車新勢力普遍依賴投資者的支持,蔚來、小鵬等頭部車企固然都有數百億元現金儲備,但坐吃山空不是辦法。前段時間大眾汽車以 7 億美元入股小鵬汽車,對于雙方而言都是好事,大眾汽車可以使用小鵬開發的純電架構,省去了許多研發成本,提高了產品力。小鵬則可以得到大眾的經濟支持,撐到扭虧為盈的那一天。

當初之所以有 16 家聯合簽署《汽車行業維護公平市場秩序承諾書》,或許就是因為新能源汽車業務盈利困難,才決定通過不降價的方案止住虧損。

可小通還是那句話,競爭還在,降價促銷就不可能停止,哪怕車企們都簽署了承諾書,也不會真的不降價。

關鍵在于,降價促銷對于消費者、市場而言,就是福是禍。

對于消費者而言,降價自然是百利而無一害,我們可以用更低的價格買到配置更高的車。前幾天跟一位資深汽車媒體人朋友聊天時他表示," 去年我買車時,哪能想到今年會有這么多低價高配的產品,后悔買車買早了。"

的確,新能源汽車行業本來就處于高速發展階段,各種新技術日新月異,導致產品迭代升級的頻率也比較高。因而當前新能源汽車雖然集體降價,但是否值得購買還需要再三考慮,尤其是打算買純電動汽車的消費者,更需要謹慎,預計明年續航更強的固態電池就要商用。

零跑汽車 CEO 朱江明今年初表示,傳統汽車大約 4 年換代一次,國外 6 年換代一次,但新能源汽車卻將換代年限壓縮到了 2 年,稍有不慎就會落伍。如此高的換代頻率就導致汽車保值率大幅下滑,降價促銷也會更頻繁、更猛烈。

(圖源:零跑汽車)

消費開心了,車企卻沒那么開心,尤其是造車新勢力,原本就底蘊不足,降價促銷難免導致虧損增加,很有可能倒在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黎明之時。

老牌車企相對好一些,造車新勢力撐不住,他們就可以趁機收購一些造車新勢力補充自己的實力。部分車企倒下,則會緩解行業競爭,于整個汽車行業的發展進程而言,也是利大于弊。

封面圖源:零跑汽車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