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智能 > 正文

一位餐飲老板的自白:從一敗涂地,到年入 20 億

2023-08-21 07:07:42來源:ZAKER科技  

創業是一段孤獨的旅程,常常背負著比常人十倍百倍的壓力,在黑暗里死磕,是一個創業者或企業家的常態。

正和島特開設《心聲》專欄,傾聽企業家的心里話。第一期《心聲》欄目,我們來 " 聽 " 信良記董事長兼 CEO 李劍的故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李劍是中國餐飲界繞不開的傳奇人物。初到北京,他住地下室,靠著心中 " 掙錢 " 的強烈欲望,把一個麻辣燙地攤干成了北京最大的企業團膳公司,年紀輕輕就過上了 " 富豪 " 生活。

暴富后,李劍染上了賭博的惡習,一夕之間敗光家產、企業倒閉,還被追債。

不曾想 3 年后,李劍東山再起,靠著新辣道魚火鍋翻身。40 歲那年,他有膽量創辦信良記,死磕一只小龍蝦,年銷近 20 億。2020 年,信良記在羅永浩直播間創下單場超 5000 萬的銷售奇跡。

大起大落后,李劍對于創業和人生感悟字字珠璣、直擊本質。我們整理了李劍的朋友圈分享 " 日記 ",以饗讀者。

放棄最容易," 死磕 " 才有種!

作為創業老兵,我有兩點感悟:一個關于欲望,另一個關于死磕。

剛來北京,我住在地下室,站在三環路天橋上,看著車水馬龍,萬家燈火,我的內心燃起一種欲望:我要掙錢!這個樸素的愿望是每一個普通人努力奮斗、拼命工作的源頭,我們必須重視它、正視它。佛教尚且說:" 先以欲勾牽,方令入佛智 ",更何況是做企業?

思利及人,創業起于 " 自利之心 ",卻敗于 " 自私自利 " 的貪婪。

我有錢后,就開始燈紅酒綠、吃喝嫖賭,最后一敗涂地。細細想來,引我入魔境的何嘗不是這個 " 欲望 " 呢?

同一個 " 欲 ",既可以帶你到高山,看風光無限,也可以引你入泥潭,萬劫不復,真的是個雙刃劍啊!

想做好企業,我們必須時時洞察藏在每一個人內心深處的欲望,善加利用,予以約束,才可以 " 上下同欲者勝 "!

我是靠麻辣串起家的。

為了學習麻辣燙技術,我從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每天到一位四川大姐的攤位上死磕,開啟了第一次創業;

為了和老徐合作,連續 8 個月,我幾乎周周飛成都和他 " 死磕 ",才有了后來的新辣道;

為了能請到羅維仁老師給我做顧問,不下十顧茅廬的 " 死磕 ",方有他出山助力我三年,成就新辣道;

為了組建 " 湖北小龍蝦控股集團 ",我連續三個月,幾乎每天早上給合作伙伴發幾百字短信,極力說服,才有了現在年營業額接近 20 億的中國最大小龍蝦集團。

沒有死磕的精神,哪來的隨便成功,再說,沒有那個痛苦不堪 " 死磕 " 過程,哪有事后云淡風輕吹牛逼的資本。

創業這事,放棄最容易," 死磕 " 才有種!

做惡老板!嚴管就是厚愛

做企業遇到的頭號難題,是如何管人和用人。

我曾經追問過一個女下屬某項工作的進度,她有些拖拉,我直接發飆。她委屈地解釋了幾句,大概意思是手頭上同時忙好幾件事,但人手不夠,小組就她一人。

我馬上靈魂三問:" 你有加班到半夜嗎?"" 你周末有休息了嗎?"" 你有想辦法提高效率,窮盡一切辦法嗎?"

在她們眼里,我或許是個 " 惡老板 ",但說了她的工作經歷,你就能理解嚴管與厚愛,菩薩心腸與霹靂手段的意義了。

她的文化程度不高,起初只是個普通服務員,在一家企業干了十幾年,才成為了一個年薪近 50 萬的專業性人才。

什么是對員工真的好,我的理解是:

1. 把企業搞大搞好才是最大的慈悲。為員工提供發展舞臺,給他們真正的成長空間,助他們成長才是對他們好,否則都是婦人之仁。

2. 給到員工有行業競爭力的工資和福利,合規合法用工,而不是天天畫大餅、算小賬。

3. 嚴格要求,對他的工作不斷提出更有挑戰性的目標,批評與鼓勵,呵斥與輔導并用。

一個員工如何算高潛質員工,值得培養呢?

1. 自驅力強,不用揚鞭自奮蹄,工作態度積極主動。

2. 工作能力強,有專業度,善于學習,講究工作方法,不是蠻干傻干,工作抓重點,有邏輯性,有計劃性,做時間管理大師。

3. 即使前兩者都具備了,還要足夠勤奮、吃苦耐勞,投入足夠多時間,做個工作狂,寄希望每天 8 小時,每周休兩天,大概率你不會贏!

最后總結一句,做企業,嚴管就是厚愛!

百億老板,必是一個 " 真 " 人!

我和餐飲界的傳奇人物,也是我的老大哥,西貝集團的賈總(賈國龍)見面暢聊。

西貝創業到今天 35 年,我創業 28 年,都屬于半輩子沒離開過一個行業,一門精進的第一代餐飲人,自然同感很多,總結下來有四點感悟。

一、我們都屬于中國餐飲紅利期最大的受益者。首先是在餐飲業極度匱乏的年代,創業開了餐廳,那個時候,只要膽子大點,愿意吃苦耐勞,稍微用點心,幾乎都很容易賺錢。

我們都沒有小富即安,而是有夢想、愿意奮斗,賺了錢就開店、投入組織建設、摸索著做連鎖、順勢做起了不同的品牌。同時,我們又都抓住了 " 購物中心 " 崛起的紅利,實現了企業的快速崛起和壯大。

現在我們又都緊隨趨勢,各種折騰搞預制菜,兩個老男人的創業史,幾乎就是中國餐飲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二、賈總剛從歐洲考察回來,大家都特別看好中餐未來的出海,這個自信來源于對中餐的文化、味道、豐富性的理解。

國外市場,無論本土餐飲,還是第一代中餐,都留下了巨大的市場空間。中國好的餐飲品牌,只要腳踏實地的建立系統能力,組織能力,向國外優秀連鎖品牌學習,師夷長技以制夷,還有 60 億外國人的胃等待中餐去滿足,哈哈,有生之年干不完。

三、中餐雖然發展了 30 多年,但是 " 中餐產業化 " 才剛剛開始。前 30 年,只能算序章,是在企業家培養、職業經理人成長、優質供應商成熟等幾個方面的漫長進化。

疫情算個轉折點,就像人要起跳前的下蹲,未來,才是激動人心的 " 中餐產業化黃金 30 年 " 的宏大開篇,和未來比,今天的餐飲產業還是幼苗,還是早上的朝陽!

四、關于預制菜帶來的效率革命,餐飲資本化,都認為是不可逆的趨勢,與其固步自封,不如努力創新、擁抱變化!

中間有個小插曲,我帶賈總參觀我們的實驗廚房,當時已經兩點多了,正好研發人員在吃飯,賈總說:" 餓死我了,上一個會開到一點半,趕過來沒顧上吃飯,快讓我也吃口。"

然后就坐下,都沒讓加新菜,就著桌上的剩菜,狼吞虎咽的干了兩碗炒飯,直呼過癮,然后繼續開會聊天。

看來,百億老板,必是一個 " 真 " 人!

" 人教人教不會,事教人一教就會 "

我直播連線了 3 個在餐飲界做一兩年的 " 小白 " 朋友,他們都是跨行進入餐飲業,結果傷痕累累,尋求幫助的。有一個做烤串的案例特別典型,和大家分享下。

他在山西太原創業,兩年前做了個烤肉,去年和我連過線,生意和模型一塌糊涂,虧損厲害,基本屬于無藥可求的狀態。我當時建議他,如果實在不行就關店止損。

時隔一年,他又來直播間,說自己關店后,去學習 " 豐茂烤串 " 和 " 很久以前 ",在柳巷

(步行街)開了一個 500 平米的串店。

前 2 個月,因為大量低價營銷,每天三四萬流水;停了營銷后,流水降到 1 萬多,基本不賺錢,他一著急就上了川劇變臉等現場表演節目,并把客單價從 80 多降到 60 多元,來問我是否可以?

哎,一言難盡!

1. 一個餐飲小白(新入行創業 3 年內)去考察個好品牌,回家就直接模仿開店,大概率是只能做到 " 形似而神不似 "。

這類幾十年活下來的老品牌,內功是不可能吃幾次就學會的,例如,品牌的多年沉淀,原料和味道的經久不衰,企業的管理風格、內在文化、選址特點等等。

2. 把烤串選址在太原柳巷這種外地游客為主的步行街,也是極大錯誤,看著熙熙攘攘的人流,有幾個是 " 朋友聚會 " 這樣場景下吃串的客人,正好相反,當地人一般都會認為這類步行街的品牌,不太正宗,或者人多停車難等。

3. 開業沒磨合好就大量營銷,更是災難,來的顧客要么是羊毛黨,沒有低價就永不再來,要么就是來了,但體驗很差的顧客。可以想象小白剛開業就一天接待四五百人的服務質量。

4. 停了營銷生意不好,馬上急病亂投醫,上馬鑼鼓喧天的川劇變臉等,雖然烤串是個吃氛圍的歡聚業態,但恰恰不喜歡這種又普通又特吵(朋友幾乎無法聊天)的表演,店家多花錢不說,很可能把客人再傷害一遍。

怎么辦?沒法辦!

像這類 " 魯莽漢 "+" 不學習 "(能連個線就聽我的關店,但是絕不花 5800 聽我線下講兩天怎么開店)的小白創業者,有句話也許有用," 人教人教不會,事教人一教就會!"

真的希望他好好總結經驗教訓,爭取創業成功。

放棄很容易,但堅持很酷!

我和小伙伴聚餐,大家聊起我每天早上寫篇小作文的習慣,堅持了快 80 天,都很佩服,哈哈,如果能堅持一年,寫 365 篇,是不是很酷,如果是十年呢,豈不更酷!

我的人生里有很多次體驗都是因為堅持而收獲巨大,這讓我嘗到了甜頭。

大學時代,初戀女友在其它城市,那時候還沒有手機,我差不多有一年時間,每天手寫一封情書。暑假見面時候,她拖出來一編織袋的書信,倆人一封一封去讀,特別甜蜜,是不是很酷?

28 歲那年人生低谷,因為討厭自己的樣子,我決定戒煙,當時我的煙齡已經快 10 年(高中就學壞),每天幾乎要要不斷火的抽三包 " 紅塔山 "。某一天,我選擇戒煙,然后一根未吸堅持到今天,是不是很酷?

有了女兒后,我決定教她認字。因為有一句話對我影響很深," 會讀書的孩子壞不到哪里去 "。

從她 2 歲多能坐小板凳,一直到 6 歲,只要不出差,我每天早上都陪她讀 " 三字經,弟子規 " 一類的書籍,后來就再沒有過問過她學習,是不是很酷?

40 歲左右的時候,我想清楚了 30 年后一定要高質量的生活,就決定開始健身,為了激勵自己,還把一個讓我有動力的圖片換成屏保,此時此刻,我就在健身房待著,是不是很酷?

兩個月前,我決定把自己的創業感言記錄下來,每天寫點東西,不知不覺,也寫了快 80 篇,想想如果能寫 365 篇,是不是也很酷?

放棄很容易,但是堅持很酷!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