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 正文

包頭勇做氫能產業“碳”路者 ——2023中歐氫能源產業論壇側記 天天播報

2023-04-16 08:36:15來源:包頭新聞網  

4月的包頭,綠葉抽芽,桃杏夭夭,一場盛會如約而至。4月15日,來自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和中國、丹麥、德國、荷蘭、挪威、英國、澳大利亞等七個國家的200位與會嘉賓通過線上、線下交流的方式,將國際視野、先進思路和合作可能帶到這座城市,讓包頭看見了“氫”的世界,也讓世界看見了“氫”的包頭。

中歐氫能源產業論壇現場。


(資料圖片)

作為“21世紀的終極能源”,氫能已被我國規劃為未來國家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用能終端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載體、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重點發展方向。在新能源藍海中,奮力轉型的包頭勇做“碳”路者,在氫能領域同樣當仁不讓。大力支持此次論壇,體現了包頭“氫”盡全力,抓住歷史機遇,開放合作、共享未來的決心。

如何將能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如何將氫能產業打造為新的“綠色”增長點?中國與歐洲氫能技術發展、中國與歐洲氫能技術產業實踐兩場主題報告演講中,我國以及荷蘭、英國、挪威、德國等10位頂級“咖位”專家線上、線下的熱烈探討,直戳與會者的興奮點。

以綠氫制備和燃料電池為龍頭帶動綠色氫能全產業鏈發展,荷蘭氫能產業布局及發展現狀,寧波諾丁漢大學在可持續氫研究、可持續重卡及海運和鐵路運輸等方面研究的進展,IV型氣瓶技術進展及在重型車輛、客車、壓縮天然氣和氫氣運輸中的應用……3個小時的“國際大講堂”,話題豐富多彩,讓人意猶未盡。

場內氣氛熱烈,場外同樣春意騰騰。就在同一天,籌劃兩年之久的國際氫能冶金化工產業示范區項目在達茂旗正式開工。

2021年3月,明拓集團與北京清華工業開發研究院共同成立專注于氫能及工業脫碳的水木明拓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并與包頭市政府、達茂旗政府簽訂該項目合作協議。2024年項目建成投產后,可減少煤炭消費66.59萬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54萬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塵分別為953.6噸、996.9噸和195.1噸,有效解決風光峰谷的波動影響化工生產裝置的穩定性和連續性的荷隨源動技術瓶頸,逐步形成新能源制氫、低成本用氫及全產業鏈應用場景。

同時作為論壇指導單位和項目合作方負責人,北京清華工業開發研究院副院長、水木明拓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付小龍說,項目之所以選擇落地包頭,是因為包頭有著深厚的工業基礎和豐富的可再生能源。

“此次論壇只是一個開端。今后,我們將把包頭作為主會場,每年在這里舉辦一次國際化的氫能產業論壇,持續為包頭和全球工業體系的零碳轉型探索新的可行之路。”付小龍認為,未來包頭很有可能成為全球首個完成重工業城市零碳轉型的示范城市,這對全球工業的轉型都將具有重大的示范意義。

面對機遇和挑戰,包頭已全面發力。2023年,市委1號文件出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意見,推出了支持氫能產業發展系列政策,全市引進實施了一批示范帶動性強的重點項目,努力形成集制氫、儲運、加注及終端應用為一體的氫能制造產業體系。

當下的包頭,已集齊了氫能產業發展的各類要素,發展勢頭正盛,未來前景可期,投資大有作為。借助此次盛會,包頭也向世界發出誠摯邀請,希望大家能走進包頭、投資包頭,共同投身氫能發展的時代大潮。

如此潛力和前景引人矚目。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國強說,作為一家專業從事燃料電池發動機研發與產業化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一直與北奔有著產業化項目方面的合作意向,目前正在推進過程中。“我們非常希望有機會與包頭進行氫能產業的合作,攜手創造新能源的美好未來。”

(文/記者:郭燕;圖/記者:吳杰;編輯:吳存德;校對:王振偉;審核:賈星慧)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