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汽車 > 正文

換電發展正式步入快車道 運營車輛和換電重卡是重點發展對象

2021-11-15 08:18:53來源:中國汽車報網  

換電發展正式步入快車道。

11月5日,《海南省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實施方案》正式實施,這是繼工信部印發《關于啟動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工作的通知》(簡稱《通知》)后,地方政府對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工作開展的積極回應。

11月8日,英國石油公司bp也與奧動新能源成立合資公司,構建全球綠色換電能源生態網,企業之間在換電領域的合作也在加速推進。

此前,《通知》發出后,整個換電行業都為之振奮。近幾年來,換電行業從“站上風口”到“落地播種”,大方向的基調終于逐漸明朗。記者了解到,此次工信部啟動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工作,或將推動地方政府出臺具體細則,針對具體問題支持換電發展。對于整個換電生態圈來講,參與其中的各方勢力也將加快推動探索換電的商業模式。

國家政策再次利好換電

已經有地方政府針對性出臺支持細則

 

除了此次出臺《通知》,今年以來,國家部委已經多次發文利好換電模式發展。比如在5月20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提升充換電基礎設施服務保障能力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其中,重點指出要加強充換電技術創新與標準支撐,加快換電模式推廣應用。

《通知》的發布,意味著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得到的支持開始實踐落地。“國家層面出臺指導性的文件,將換電發展的基調確定了下來。‘十四五’期間,國家層面都將大力支持換電行業的發展。”對于今年換電迎來的頻繁利好,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以下簡稱“充電聯盟”)信息部主任仝宗旗如此看待。

對于將會產生的影響,仝宗旗認為,這將對地方政府推進換電發展起到促進作用。一些發展較快城市的地方政府,接下來可能會針對性出臺具體細則,包括補貼政策方案等等。記者了解到,換電發展涉及到的部門比較多。如果地方政府針對具體問題出臺細則,明文規范,那么不同主管部門才能夠各司其職,共同推動換電產業的發展。比如現在換電站的建設就涉及到停車場主管部門、電力主管部門等。目前的審批流程復雜,給企業帶來了一定困擾。

隨著國家把大方向的基調慢慢確定后,對地方政府推進換電發展將會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海南省已經開始實施的《方案》,里面已經制定了工作目標和具體任務。比如,到2021年底全省累計建成換電站20座(含)以上,到2022年底全省累計建成換電站30座(含)以上;對通過驗收且接入省級平臺監管的換電站,一次性給予項目設備投資額15%的建設補貼。

運營車輛和換電重卡是重點發展對象

換電發展的實際情況由市場決定

 

納入此次試點范圍的城市共有11個,其中綜合應用類城市8個(北京、南京、武漢、三亞、重慶、長春、合肥、濟南),重卡特色類3個(宜賓、唐山、包頭)。在仝宗旗看來,這幾個城市在換電模式方面都有比較好的產業基礎,應用場景也較多,換電經驗比較豐富,相關企業也正在積極參與其中推動行業發展。

《通知》中提到了預期總體推廣目標:推廣換電車輛超過10萬輛,換電站1000+座;節能減排效果分別達到年節省燃油70+萬噸,年碳減排達到200+萬噸。

預期總體推廣目標也給地方政府和企業的向前發展“添了一把火“。根據海南省的實施《方案》,在示范應用和試點推廣方面,力爭2021年至2022年新增和更換的換電模式出租車、網約車達到1500輛以上。

“現在開啟換電模式的試點城市,是對這個行業巨大的認可。”順加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業務在于深耕二三四線城市的換電運營車輛,順加能科技執行董事朱欽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更是提到,公司最近將會在濟南和海南落站,正將業務向前推動。

《通知》中指出,充電和換電都是電動汽車的能源補充方式,各有其適用領域和消費群體。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換電模式發展取得積極進展,公告車型近200款,累計推廣超過15萬輛,建成換電站近900座,但仍面臨技術標準、稅收政策、換電站建設管理規范等問題。試點之后,換電是否會大規模推廣,仝宗旗認為,這還要根據行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再看。

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秘書長、電池百人會理事長于清教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提到,“現在充電面臨的痛點比較多,換電必定會到來。它的發展還是取決于市場。目前行業發展最大的難點和困局,在于能否實現電池標準化統一、電池回收統一、汽車的后市場服務統一。”

擴大換電行業生態圈

共同探索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

 

“這次11個試點城市的發布,對車企、換電站設備企業、運營企業,電池企業等整個換電行業的生態圈,都帶來了非常積極的影響。對于已經在進行布局的城市和企業,將會更有積極性加大投入的力度,繼續去深入挖掘商業模式。”仝宗旗說。

此前,蔚來汽車、奧動新能源、玖行能源、博眾精工、優品汽車、協鑫、金茂智慧交通、順加能、斯沃普等企業都在打入換電的細分市場。記者了解到,目前一些能源企業正在加速參與進來。比如,協鑫能科在“十四五”期間,目標建設6000座以上換電站,服務50萬臺新能源車輛;bp公司與奧動新能源的合作,將率先在廣州打造合作模板。可以看出,換電行業發展到現在,目前還在繼續探索它的可持續盈利商業模式。目前不斷有新勢力根據自己的業務拓展和需求,參與進來。

現在阻礙換電模式的快速發展,在于標準不統一,包括電池標準、換電站標準等。仝宗旗指出,“如果一個換電站只能服務一家車企,對行業的發展肯定非常不利。未來不是全國統一成一個標準,而是幾家車企組成一個團體形成一個規范,整個市場可能會統一成2~3個標準。”

在他看來,此次試點城市的公布,所有參與其中的企業將會一起探討,什么樣成熟的商業模式可以支撐換電往前走或者走得更快。針對現在換電面臨的最大困境,記者了解到,中國充電聯盟牽頭的共享換電站建設規范團體標準,已經在征求意見稿階段。征求意見稿將會解決換電站共享、建設,電池箱體電池包統一等問題,目前相關工作正在進行中,預計將會在年底發布。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