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深讀 > 正文

《糧食節約行動方案》發布 強化剛性制度約束避免“舌尖上的浪費”

2021-11-05 15:27:08來源:中國商報網  

制止餐飲浪費正從口頭呼吁逐漸落實到法律法規層面。繼《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公布實施后,日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糧食節約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再次提出要堅決遏制餐飲消費環節浪費。中國商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當前餐企經營、食堂、公務活動、學校餐飲、家庭和個人、廚余垃圾六大環節浪費現象較為突出,需要引起社會高度重視。

untitled.png

餐廳主動提示顧客適量點餐、減少浪費。

強化剛性制度約束

方案指出,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不斷加大厲行節約、反對食品浪費工作力度,取得積極成效,但浪費問題仍不容忽視,加強糧食全產業鏈各環節節約減損的任務繁重。

其中,針對餐飲消費浪費現象較為突出的六大環節,方案提出了具體要求:加強餐飲行業經營行為管理,完善餐飲行業反食品浪費制度,健全行業標準、服務規范;落實單位食堂反食品浪費管理責任;加強公務活動用餐節約;建立健全學校餐飲節約管理長效機制;減少家庭和個人食品浪費;推進廚余垃圾資源化利用。

“方案是繼《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出臺后的又一重要文件,對餐飲消費環節的浪費專門提出了六條要求,而且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的名義發布,這對全社會形成良好的習慣、形成良好的氛圍起到重要作用。”全國消費經濟學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工商大學教授、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首席專家洪濤告訴中國商報記者。

財經評論員張雪峰在接受中國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方案的出臺對于制止餐飲浪費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從公務活動、家庭和個人用餐、食堂管理、餐飲企業管理等各個角度來推動節約糧食。此外,也有利于樹立社會公民節約糧食的意識,更好地推動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落實‘光盤行動’。”

在當前形勢下,強調遏制餐飲浪費有哪些特定歷史意義?張雪峰認為,民以食為天,當今世界正處在一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時期,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能源危機蔓延,國際局勢風云變幻。而糧食的穩定供應是人民安居樂業、國家安全穩定的基礎。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在餐飲領域浪費的糧食達到500億斤,接近全國總產量的1/10,價值高達2000億元。在當前我國糧食產量連續七年穩定在13000億斤,2021年又獲得‘十八連豐’的背景下,人均糧食在400公斤以上,可仍然要堅持節約糧食的制度規范,具有重要意義。”洪濤表示。

洪濤分析,雖然我國糧食的供給整體大于需求,但部分產品供不應求的現象仍然存在,長期來說處于“緊平衡”。國家更加重視可持續發展,節約糧食不僅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有利于我國新種植方式的實施,如輪作制度、休耕制度等,真正做到“藏糧于地、藏糧于技”。

“舌尖上的浪費”仍存

全國人大常委會專題調研組發布的一份調研報告顯示,商業餐飲、公共食堂和家庭飲食三個領域浪費現象嚴重,僅城市餐飲每年食物浪費就大致在340億-360億斤。

1.png

商業餐飲、公共食堂和家庭飲食三個領域浪費現象嚴重。

數據顯示,75.1%的受訪者表示消費環節浪費最為嚴重,認為商務宴請(42.1%)、公款消費(26.7%)、學校食堂用餐(14.3%)和親朋聚餐(11.9%)是餐飲浪費的主要場景。中國社科院的一份調研也指出,城鄉婚宴酒席浪費40%以上,出生宴等各類“事件性宴聚”浪費30%左右,商務宴請浪費30%至40%,朋友聚餐浪費40%左右。

中央農辦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幾年通過大力整治,“舌尖上的浪費”現象有所改觀,群眾反映強烈的公款餐飲浪費行為得到有效遏制。但同時,一些地方餐飲浪費現象仍然存在,持續推進制止餐飲浪費工作仍需加強。

該負責人指出,此次方案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部署相關措施。一是鼓勵引導餐飲服務經營者主動提示消費者適量點餐,主動提供“小份菜”“小份飯”等服務;二是落實單位食堂反食品浪費管理責任,鼓勵采取預約用餐、按量配餐、小份供餐、按需補餐等方式,科學采購和使用食材,抓好機關食堂用餐節約,實施機關食堂反食品浪費工作成效評估和通報制度;三是加強公務活動用餐節約,切實加強公務接待、會議、培訓等公務活動用餐管理,科學合理安排飯菜數量,原則上實行自助餐;四是建立健全學校餐飲節約管理長效機制,落實中小學、幼兒園集中用餐陪餐制度,培養學生勤儉節約、杜絕浪費的良好飲食習慣;五是減少家庭和個人食品浪費,加強公眾營養膳食科普知識宣傳,倡導營養均衡、科學文明的飲食習慣;六是推進廚余垃圾資源化利用,通過中央預算內投資、企業發行綠色債券等方式,支持廚余垃圾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并引導社會資本積極參與。

行業在行動

中國商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為了減少浪費,不少餐飲企業已經行動起來。

海底撈品牌部工作人員告訴中國商報記者:“我們在就餐區、后廚管理、門店端三個方面均有相應的節約舉措。例如,門店菜品設有半份菜,價錢和分量是整份的一半。后廚端則引入凈菜央廚直配以及庫房可視化管理,截至今年9月底,央廚直配項目已覆蓋80余家門店,庫房可視化管理已打造20余家樣板門店。門店端正在設立和培訓食品規劃收納師,提升門店糧食倉儲的安全性,同時改善糧食周轉效率、避免積壓帶來的過期浪費問題。”

“目前大多數餐廳半份菜的點餐率超過70%,也有些門店半份菜的點單率達90%,例如海底撈成都一餐廳單月內整份鴨腸占總銷售份數的20%,半份鴨腸占總銷售份數的 80%。半份菜既讓顧客吃得更豐富,也有效避免了菜品的浪費。”海底撈相關負責人表示。

此外,全聚德、旺順閣、正陽門飯莊等餐企還在餐廳設置了制止浪費監督員。這些監督員會佩戴胸牌,對餐廳內的浪費情況主動勸阻,點菜前提醒顧客適量,餐后也會主動提醒顧客打包帶走。

快餐品牌方面,肯德基在上海、深圳、成都、重慶等地啟動了“食物銀行”公益項目,將每日未售完的余量食物放在餐廳門口的自取點,免費提供給有需要的市民,踐行勤儉節約風尚。據肯德基的工作人員介紹,“食物銀行”的食品采用冷凍形式存放,冰柜溫度在零下22攝氏度至零下18攝氏度之間,以確保食品安全。考慮到取用的方便,肯德基將余量食物進行分袋包裝,并在包裝袋上標明產品名稱、存入日期、食用指引等信息。

針對如何減少餐飲浪費、落實此次行動方案,洪濤建議:“首先還是需要有法律規范來約束,其次是相應配套的規章制度,再者是相應的處罰,包括法律處罰、行政處罰、消費環節處罰等等。此外還可以建立相應的獎勵機制,對于節約糧食行為、檢舉行為等應給予相應的獎勵。最后還應宣傳節約糧食的文化,從小培養節約糧食習慣,從而形成全社會節約糧食的良好風氣。”(記者 賀陽 文/圖)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