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深讀 > 正文

跨界、跨項選材 中國冰雪加速度

2022-02-15 09:22:06來源:北京商報  

閆文港從跳遠轉到鋼架雪車,范鐸耀從越野滑雪轉到雪橇,彭清玥、宋祺武從田徑轉到跳臺滑雪,彭俊越從籃球轉到雙人雪橇……這份名單不是簡單的名單,而是代表著中國冰雪在短短六年半的時間內,如何克服困難,實現北京冬奧會“全項目參賽”這一戰略的人才路徑。

回首2015年7月31日,在國際奧委會128次全會上,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宣布北京獲得2022年冬奧會承辦權之際,當時冬奧會有近1/3的競賽項目實際上從未在我國開展過。

如何在短短的六年半時間內,讓中國實現全項目參賽的戰略目標,答案是“跨界、跨項選材”,中國由此開始了冰雪“補短板、填空白”的艱難探索。

2月11日,鮮艷的五星紅旗在延慶賽區冉冉升起,“雪游龍”見證了中國鋼架雪車的歷史性時刻。當天進行的男子鋼架雪車比賽中,閆文港為中國體育代表團奪得一枚意料之外的銅牌,另一名中國選手殷正獲得第五名,并兩度創造賽道出發紀錄。從2015年“跨界、跨項選材”組建國家集訓隊,到2022年登上領獎臺,中國鋼架雪車隊只用了六年半。

曾經連游樂園的過山車都不敢坐的跳遠運動員閆文港,經過五年多的訓練備戰脫胎換骨,愛上了鋼架雪車“貼地飛翔”的感覺,在挑戰速度極限的“冰雪F1”賽場,他敢于和全世界頂尖選手“掰手腕”。

從越野滑雪轉項雪撬的范鐸耀也在“雪游龍”這條賽道展現出最佳狀態,3輪總成績排在所有選手中的第24位。范鐸耀對自己的冬奧會首秀比較滿意,“能在奧運賽場不斷突破,為中國雪橇隊在冬奧會賽場創造第一個成績,對我來說很有意義,幾年的拼搏有了一個結果”。

練過民族舞、標槍的王沛宣為中國女子雪橇完成了冬奧會個人項目首秀。練過短跑的黃葉波和打過籃球的彭俊越如今是中國雙人雪橇的希望,他們在北京冬奧會上獲得男子雙人雪橇第17名,巴赫主席賽后第一時間為他們送上了祝賀,勉勵他們繼續保持好的狀態,并與他們約定四年后在米蘭再見。

跳臺滑雪和北歐兩項很長時間以來都是我國雪上項目的難題。北京冬奧會上,中國體育代表團在跳臺滑雪混合團體標準臺、北歐兩項男子個人標準臺+10公里、男子個人標準臺+10公里項目上都首次有中國運動員參賽。25歲的董冰原來是北歐兩項運動員,轉項跳臺滑雪后,先后收獲洲際杯亞軍、拼得大師賽積分,如今如愿站上奧運賽場。“00后”小將彭清玥和宋祺武之前都是田徑運動員,經跨項選材加入跳臺滑雪隊后開始展露天賦。

北歐兩項賽場,2001年出生的趙嘉文代表中國北歐兩項首登冬奧舞臺。趙嘉文從12歲開始接受越野滑雪訓練,2017年通過跨項選材進入北歐兩項國家集訓隊,兼顧越野滑雪和跳臺滑雪兩個項目。北歐兩項2月9日決出首枚金牌,趙嘉文位列第43位,實現了中國選手在該項目上的突破。

“跨界、跨項選材”實現了冰雪運動的“擴面發展”,為打破長期以來存在的“夏強冬弱”“冰強雪弱”格局發揮了關鍵作用。它不僅打破了冰雪項目發展的“空間障礙”,豐富冰雪“人才儲備”,而且還依托項目之間的優勢互補,補齊各類短板,為中國冰雪的全項目開展、全項目建隊、全項目訓練以及“全項目參賽”提供有力支撐。這一次中國冰雪健兒在家門口的體育盛會上實現了“全面參賽、全面出彩”,中國冰雪也靠著“補短板、填空白”跑出了加速度。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