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股票 > 正文

A股交投活躍度明顯“降溫” 硬科技股漸成主角

2021-10-15 09:14:37來源:大眾證券報  

周四,滬深股指全天整理為主,題材炒作熱點增多,但量能繼續縮減。教育、工業母機、光伏板塊輪動上漲,白酒、醫療則集體調整。隨著三季報陸續披露,市場或將進一步考察業績成色。業內人士表示,即便沒有旺盛的交投,A股市場也有結構性牛市特征。在疫情緩解的背景下,全球經濟復蘇速度將加快,同時也對疫情沖擊最大的行業板塊構成利好,比如機場航運、旅游酒店、影視業、消費零售、紡織服裝等等。

指數橫盤 題材活躍

周四,A股市場早盤維持震蕩走勢,概念題材股活躍,個股呈現漲多跌少的格局。午后,兩市依舊保持窄幅震蕩的格局。截至收盤,上證綜指下跌0.1%,報3558.28點;深證成指下跌0.08%,報14341.38點;科創50指數上漲0.19%,報1347.27點;創業板指上漲0.17%,報3215.74點。滬深兩市成交總額8608億元,較前一交易日的8897億元減少289億元,主要是滬市交易減少,深市持平。滬深兩市共有105只股票漲幅在9%以上,9只股票跌幅在9%以上。

國泰君安認為:“兩市成交量持續萎縮,近期市場表現出行業輪動較快、賺錢效應較弱的現象。雖然指數層面沒有明顯波動,但是個股分化較為明顯,前幾日表現較好的醫藥股卻出現大跌。市場風險偏好有所回落,操作難度加大。”

旌陽財經表示:“在疫情緩解的背景下,全球經濟復蘇的速度是會加快的,同時也對疫情沖擊最大的行業板塊構成利好,比如機場航運、旅游酒店、影視業、消費零售、紡織服裝等等。”

成交量進一步萎縮

長假過后,A股交投活躍度出現明顯“降溫”。本周前四個交易日,市場成交額均未達到萬億元規模。加上國慶長假前的最后一個交易日,A股近6個交易日內有5個交易日成交額在一萬億元下方,與節前連續49個交易日的超萬億元成交形成鮮明對比。

對于當前A股成交額驟降的原因,金百臨咨詢分析師秦洪認為:“前期A股市場持續多個交易日成交金額在萬億元以上,如果歸因的話,可以講,有兩個因素:一是周期股大起大落,釋放出大量交易籌碼。周期股股價演繹史告訴市場參與者,周期股不能長期持有。所以,周期股換手率奇高,放大了A股市場活躍度。二是近一年來量化交易模式漸趨成熟,7月份以后,一度成為市場交易主體。但是隨著周期股的旗手開始倒戈,整個周期股迅速降溫,交投回落。另一方面是量化資金開始主動降低交易頻率。所以,在近幾個交易日,成交金額開始迅速萎縮,周四成交金額只有8600余億元,較前期高峰值萎縮近四成。”

金信期貨副總經理兼研究院院長劉文波表示:“節后A股資金交投情緒降溫,有四方面原因:一是宏觀層面全球進入‘類滯脹’環境,二是資金面的一定程度收緊,三是市場持續調整且缺乏上漲動力,四是情緒面并不穩定。雖然當下資金相對更加謹慎,但不宜過度恐慌。同時從歷史數據看,四季度資金也通常更偏好防御性板塊。”

劉文波進一步分析:“當前市場預期和節前相較,并未出現實質性的變化,只是市場情緒比較敏感。就市場層面來看,海外市場11月雖然縮減購債的可能性較大,但國內方面的貨幣政策預計仍將維持“靈活適度、基準導向”。因此,不宜過度恐慌。在基本面走弱和全面降準的背景下,預計成長將繼續占優。其中,消費風格有望受益于四季度的消費旺季。”

硬科技股漸成主角

隨著成交金額的萎縮,A股市場主要指數的震幅有所收斂,但個股行情的活躍度卻絲毫不受影響。工業母機、軍工等硬科技股再度強勢。指數午后延續震蕩行情,工業母機全天火熱受資金追捧,機場航運、景點及旅游等多板塊持續活躍,儲能拉升表現亮眼,上能電氣等超10股封板,電力、煤炭全天探底回升,醫美、大消費板塊低迷盤整。教育板塊持續強勢,開元教育、中公教育、傳智教育等漲停或漲逾10%。白酒股領跌,龍頭貴州茅臺回落至1900元/股一線,水井坊、舍得酒業、順鑫農業等跌逾4%。醫藥生物板塊同樣表現不佳,通策醫療跌停,愛爾眼科、貝達藥業、漱玉平民等跌逾5%。

秦洪認為:“工業母機概念股,在前期雖然有過一波拉升行情。但在9月以來調整幅度較大,龍頭品種的調整幅度達三成左右。但此類個股所處的產業趨勢依然強勁增長,畢竟我國的產業升級的勢頭不可阻擋。另外,軍工股也由于先進軍機的列裝而出現了軍工產能大釋放的態勢,從而使得行業的盈利能力大幅提升。軍工股在近期也反復活躍,成為市場的主角。此類個股大多是公募基金等機構資金的最愛,也是公募基金的主要配置方向。所以,近期此類個股的活躍以及在周四集體沖擊漲停板,說明了配置型的機構資金再度成為市場的引導力量。由于這部分機構資金更喜歡產業方向的正確,更喜歡中長期配置、持有。”

制造業盈利將逐步改善

周四,醫藥、地產、白酒、銀行調整,工業母機、機場航運、教育、HIT電池上漲。同時,最近外圍市場氫能板塊勢頭很猛。全球氫能龍頭普拉格能源暴漲。后市機會應該如何把握?

旌陽財經認為:“11月美聯儲將開始漸進式縮債。流動性減少之后,受沖擊最明顯的自然就是高通脹,從最近一段時間A股市場的表現上看,資源股在資源價格尚未明顯見頂時提前回落,和該預期是有直接關系的。同時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幾天,期貨市場中一批化工商品的價格都有高臺跳水的跡象。而當資源價格松動之后,制造業的盈利邊際也會逐步改善,最近一段時間,白電雙熊里的格力和美的已經有止跌企穩的跡象了。同時,疫情穩定后,一些行業也會開始慢慢復蘇。”

國泰君安上海研究部邊風煒表示:“我們看到市場還是一個比較凌亂的格局,在經歷了前期一些超跌的品種,比如說部分的周期出現了反彈。整個反彈不太有序,而且無量,部分上游的一些品種在連續下跌了接近40%,而且中間幾乎沒有喘過氣,所以,反彈一觸即發,但這個反彈高度略微謹慎。從整個格局來看,四季度還是一個基金在積極調倉的過程,但這個調倉有一些被動,如果說今年前半年基金的調整是比較清晰的,從白酒里面出來,然后更多的去關注到新能源的話,現在有些被動,因為現在在低估的那些品種,無論是金融、地產還是一些消費,很多的基金并不是很偏愛,所以,有一些無奈之中的調整,這種調整會使得整個市場走得比較黏,沒有攻擊的狀態,所以,市場會有一個比較長期的,可能會傾向于半個月到一個月以上的震蕩期,這個震蕩期里面只有兩個:一個是耐心;對一些低估值的品種逢低的時候多關注。一個是適當的靈活性;對一些高估值的高位的品種在下跌以后的反彈要開始做明顯的減磅。”(黃都)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