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股票 > 正文

醫療器械板塊29日全天強勢 大博醫療連續三日漲停

2022-09-30 10:16:31來源:大眾證券報   

近日,大盤持續調整,但有一個板塊異軍突起。醫療器械板塊29日全天強勢,午后指數跳水依然保持高位橫盤。近三日,醫療器械精選指數累計漲幅已達到11.29%。大博醫療連續三日漲停,理邦儀器、正海生物、惠泰醫療、澳華內鏡29日均漲超10%;龍頭股亦獲資金青睞,邁瑞醫療、恒瑞醫藥漲超4%,千億巨頭中僅有愛爾眼科及萬泰生物掉隊收綠。

醫療板塊連續出現龍頭股大漲的現象,主力資金調倉痕跡明顯。Wind數據顯示,截至9月29日收盤,大博醫療主力資金凈流入3676.47萬元,凈流入額創2021年9月14日以來新高,連續6日凈流入,累計凈流入8304.75萬元;邁瑞醫療主力資金凈流入1.13億元,凈流入額創2022年8月5日以來新高,連續2日凈流入,累計凈流入1.98億元;聯影醫療主力資金凈流入9599.07萬元,凈流入額創2022年8月25日以來新高。

日前,國家組織醫用耗材聯合采購平臺公布骨科脊柱類耗材集中帶量采購擬中選結果。中信建投分析認為,國家脊柱集采覆蓋14個產品系統,擬中選企業152家,擬中選產品中標價相比原終端價平均降幅84%,預計每年可節約費用260億元,價格降幅符合預期;報價多集中在略低于最高有效申報價的40%的位置,新增的規則三起到穩定價格預期的作用,有助于引導廠商理性報價;史賽克等部分進口廠商未中選,國產龍頭中標情況較好,預計國產份額有望顯著提升。

短期來看,中信建投認為這可能會對部分企業的收入和利潤率帶來一定影響,但集采落地后國產份額有望提升。長期來看,需求驅動下收入業績將重新回到穩健增長趨勢。信達證券認為,本次脊柱集采結果顯示,脊柱耗材行業國內廠商市占率提升較大且行業集中度提升。集采政策面出現邊際回暖信號,未來集采有望持續引入利用公司合理報價機制。

隨著各細分行業集采結果均好于市場預期,大醫療在經歷長期下跌估值已來到10年極值情況下,已吸引部分長線資金布局。事實上,自2020年開始,醫療新基建逐漸在全國鋪開。財信證券認為,醫療新基建是國家醫療系統建設的大趨勢,景氣度自前端建筑土建向后擴散,醫療專項工程、醫療設備、醫療信息化等相關企業也將相繼受益;同時,后疫情時代,全球加強公共衛生建設,順應醫療新基建浪潮,也為國內醫療器械產品出海提供發展機遇,醫療器械行業國產替代、國際化進程持續加速。

在此背景下,投資機會如何把握?財信證券建議關注自主創新、具備出海能力的醫療器械研發平臺化廠家,如邁瑞醫療、開立醫療、澳華內鏡、海泰新光、南微醫學、惠泰醫療等;同時該券商也看好受益于下游藥物研發高景氣、國產替代的生命科學上游廠家,如諾唯贊、百普賽斯、納微科技等,以及受益于消費升級、掌握核心研發技術的消費醫療企業愛博醫療、我武生物等。

(陳慧)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