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股票 > 正文

當前快報:良品鋪子大股東欲減持“跑路”,溫情不再?

2023-05-18 22:11:34來源:ZAKER財經  

5 月 17 日晚間,良品鋪子(603719.SH)發布股東減持公告,稱公司股東達永有限公司(下稱達永有限)計劃通過集中競價或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合計不超過 2406 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 6%。

同時,另一股東寧波漢亮奇好投資管理合伙企業、寧波漢林致好投資管理合伙企業、寧波漢寧倍好投資管理合伙企業及寧波漢良佳好投資管理合伙企業為一致行動人(下稱漢亮奇好及其一致行動人 ) 計劃減持公司股份合計不超過 601.5 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 1.5%。

鈦媒體 APP 發現,除了遭遇資本減持之外,公司在二級市場也表現不佳。良品鋪子曾經創造了連斬 15 個漲停板的神話,股價一度飆至 86.77 元,市值高達 348 億元。如今,其股價已跌破 30 元,市值僅為 119 億元。截至 5 月 18 日股市收盤,良品鋪子報收 29.76 元,跌幅 2.9%,創下 2023 年新低。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大股東頻頻 " 跑路 "

良品鋪子在 2022 年實現營利雙增,扭轉了上一年增收不增利的局面。然而,在業績升溫的時候,公司股東卻在頻繁減持股份。

公開資料顯示,達永有限為今日資本旗下公司。自 2010 年起,今日資本與良品鋪子建立了合作關系,成為其早期股東。隨后,今日資本將股份轉讓給達永有限,通過達永有限持有良品鋪子股份。

目前,達永有限持有良品鋪子1.21 億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 30.3%,為公司的第二大股東,本次達永有限擬減持股份來源為 IPO 前取得。

良品鋪子于 2020 年上市后,公司股價有過巔峰,亦有過低谷,巔峰時期高達 86.77 元,低谷時股價跌至 21.53 元,達永有限在此期間未曾有過減持動作。如今,良品鋪子上市已滿三年,業績也逐漸升溫,達永有限卻宣布減持。雖然達永有限僅減持小部分股份,但仍引發了外界對良品鋪子的關注。(注:良品鋪子上市成功后,達永有限所持有的股票鎖定期為 12 個月)

良品鋪子另一股東漢亮奇好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公司股份 1575.76 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 3.93%,該等股份來源于良品鋪子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上市前持有的股份。漢亮奇好及其一致行動人計劃通過集中競價或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合計不超過 601.5 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 1.5%。值得一提的是,漢亮奇好及其一致行動人對良品鋪子的持股在其上市解禁后便開始減持。

要說明的是,達永有限、漢亮奇好及其一致行動人均因自身資金需求,自主決定本次減持計劃。上述兩股東合計擬減持公司股份不超 3007.5 萬股,即不超公司總股本的 7.5%,若以公告當天收盤價計算,上述股東減持的套現金額或超 9 億元。

除了上述股東減持之外,鈦媒體 APP 發現,去年 11 月,公司股東高瓴系三家公司珠海高瓴、香港高瓴及寧波高瓴擬計劃于 2022 年 12 月 13 日至 2023 年 5 月 21 日,合計減持公司不超過 2229 萬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 5.56%。

值得注意的是,這已經是高瓴系第四次減持良品鋪子,高瓴系從 2021 年開始對其進行了減持動作,累積套現資金量高達 9 億元。減持之后,高瓴系持股比例由此前的 11.67% 跌至 5.56%。然而,高瓴系還在繼續減持,這意味著,如果最新的減持計劃進展順利,高瓴系將不再持有良品鋪子任何股份。

對于多位大股東頻繁減持是否會給公司帶來不良影響,針對這一問題,鈦媒體 APP 致電良品鋪子,截止發稿暫未得到回復。

凈利潤依賴政府補貼

2022 全年,良品鋪子營收 94.4 億元,同比增長 1.24%;歸母凈利潤為 3.35 億元,同比增長 19.16%;扣非凈利潤為 2.09 億,同比增加 1.46%。

2022 年公司實現業績大幅增長,其原因是建立在上一年基數較低的情況下。2021 年,公司實現營收 93.24 億元,同比增加 18.11%;歸母凈利潤為 2.82 億元,同比下滑 18.06%,公司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境。也正是在這一年,高瓴系開始減持 " 跑路 "。

鈦媒體 APP 發現,2022 年,良品鋪子實現 3.35 億元凈利潤的背后摻雜了一些 " 水分 "。據 2022 年年報顯示,期內良品鋪子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金額高達 1.63 億元,占當期凈利潤的比例高達 37.19%。

這也是為何良品鋪子在 2022 年凈利潤同比增幅近 20% 的情況下,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卻幾乎與上一年持平的原因。若對比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良品鋪子的凈利潤為 2.09 億元,較 2021 年微增 1.4%,較 2020 年的 2.75 億元則是下了 24%。

雖說公司在 2022 年營收創新高,但營收增速在明顯放緩。2021 年 -2022 年,良品鋪子實現營收分別為 93.24 億元、94.4 億元,增速為 18.11%、1.24%。

重金宣傳卻頻現食品安全問題

鈦媒體 APP 注意到,雖然良品鋪子和鹽津鋪子均處于零食賽道,但是與鹽津鋪子 " 自主生產 " 不同的是,良品鋪子采用的是 " 代工 + 貼牌 " 模式,所以公司對食品供應鏈的把控能力較弱,食品安全難以得到保障。

由于缺乏自有工廠,良品鋪子對產品的研發投入也很難深入。2020 年 -2022 年間,良品鋪子研發費用分別為 3371.7 萬元、3966.56 萬元、5055 萬元,研發費用占營收比例均不到 0.6%。

與此同時,良品鋪子頻現食品安全問題,屢登食品質量安全黑榜。在黑貓投訴平臺上,以 "良品鋪子" 為關鍵詞進行檢索,投訴量高達 1000 多條。其中,食品發霉變質、食品有異物成為投訴的重災區。

雖然良品鋪子將 " 高端零食 " 確立為企業戰略發展方向,但這種高端形象似乎只是建立在產品的價格和營銷上。與其微薄的研發投入相比,良品鋪子更傾向于將資金用于營銷方面。

在產品質量上難以直接進行優化的情況下,良品鋪子選擇在產品包裝和營銷方面下功夫。近年來,良品鋪子曾聘請迪麗熱巴、李承鉉等當紅流量明星作為品牌代言人,并通過冠名《披荊斬棘的哥哥》等多檔熱門綜藝來提高知名度。

這番操作帶來的結果就是公司的銷售費用逐年增長,2020 年 -2022 年,公司銷售費用分別為 12.88 億元、16.72 億元、17.56 億元,占營收比例分別為 16.32%、17.93%、18.6%。

如此看來,良品鋪子遭遇多番減持亦在情理之中,雖然公司股價自 2023 年以來便處于低位震蕩,但是良品鋪子一直以來受到機構高度關注。今年以來,公司已獲得 25 家機構的 " 買入 " 或 " 增持 " 評級。

據信達證券研報表示,良品鋪子目前開出的大店盈利能力表現出色。預計在第二季度,大店的開設速度有望加快,同時線上渠道通過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措施取得了顯著成效,使得公司的利潤率有望延續向上的趨勢。( 本文首發于鈦媒體 APP, 作者 | 李若菡 )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