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股票 > 正文

萬里長江第一城,如何煉成“動力電池之都”?_世界熱頭條

2023-06-09 22:11:42來源:ZAKER財經  

圖片來源:宜賓市提供(曾朗 攝)

宜賓地處川、滇、黔三省交界,金沙江、岷江在此匯聚成長江,因而被稱作 " 萬里長江第一城 "。在過去,這里以 " 中國酒都 " 聞名于世,如今," 中國動力電池之都 " 正在成為一張備受矚目的新名片。


(資料圖)

6 月 9 日,在 2023 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上,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電池工業協會正式授予宜賓 " 中國動力電池之都 · 宜賓 " 稱號。在知名院士專家、行業領軍企業代表等 800 余名嘉賓共同見證下,宜賓將這一 " 國字號 " 名片收入囊中,也展示出其對動力電池行業的影響力與日俱增。

2023 世界動力電池大會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 宜賓將搶抓連續兩年承辦世界動力電池大會的機遇,堅定信心、乘勢而進,突出龍頭引領、科技賦能、低碳導向,推動動力電池產業集群發展、創新發展、綠色發展,加快建設中國動力電池之都。" 宜賓市相關負責人表示。

2022 年,宜賓動力電池產業實現產值 889 億元,同比增長 4.5 倍。這也直接拉動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 11.9%,對宜賓貢獻率達 56.5%,成為與白酒并駕齊驅的支柱產業。

對于這座萬里長江第一城而言,好似 " 一方源頭活水 " 貫通產業鏈上下游,帶動其經濟位勢持續提升、形成四川省萬億級產業集群核心支撐,亦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前進路上必不可少的新動能。

令外界好奇的是,宜賓為何能在群雄逐鹿的鋰電行業持續突圍?過去一年多以來,宜賓又是如何抓住產業機遇,完成 " 中國動力電池之都 " 的跨越?

新名片:" 動力電池之都 "

受新能源汽車帶動,動力電池已經成為備受矚目的潛力產業。" 中國動力電池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向西部轉移,尤其是向四川轉移。" 在 2022 年舉行的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如此預判。

一年過去,一一應驗。四川鋰礦石資源占到全國一半以上,綠電比例達 80%,加之人力成本低等優勢凸顯," 西進入川 " 愈發成為動力電池產業龍頭們的共識。

比如,今年以來億緯鋰能在成都啟動儲能電池和動力電池項目,珠海冠宇集團與德陽簽約計劃建設 10 條動力及儲能電池生產線 ……

2022 年,四川省動力電池產量達 83GWh,約占全國總產量的六分之一(約 17%),而目前宜賓已建成動力電池產能 150GWh,全市產銷動力電池 72GWh、占全省 80% 以上、占全國 15.5%," 動力源 " 的作用正不斷凸顯——今年 1 至 4 月,宜賓動力電池行業同比增長 34.5%。

而連續兩年承辦世界動力電池大會,帶給宜賓空前的行業知名度和產業號召力。宜賓篤定,必須堅定不移推動動力電池產業高質量發展,打造全球一流動力電池產業集群和動力電池之都。

宜賓動力電池產業基地 圖片來源:宜賓市提供(曾朗 攝)

有數據顯示,去年 7 月底舉行 2022 年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以來,宜賓簽約動力電池和新能源汽車配套項目達 48 個,總投資 962 億元,截至今年 5 月底,已投產項目 16 個。這些不斷落子的重點項目,便是宜賓 " 預計今年動力電池產值突破 1200 億元 " 的最大底氣。

不過,動力電池正在 " 全國開花 "," 中國動力電池之都 " 宜賓的特色在哪里?

從重點項目來看,答案是 " 零碳 "。得益于當地 " 全水電 + 零碳天然氣 " 綠色能源的解決方案,四川時代、宜賓鋰寶、宜賓中車、時代吉利等已先后成為 " 零碳工廠 ",其他產業鏈企業也正積極向碳中和邁進。

這既是宜賓動力電池產業的突出特色,同時也是當地持續吸引動力電池產業落地的特殊引力。在 " 雙碳 " 目標下,綠色低碳化發展已經是大勢所趨,而宜賓在低碳發展模式和綠色能源解決方案方面的優勢逐漸成為新的動力。

新生態:產業鏈與創新鏈

在 2023 世界動力電池大會吸引全球目光的同時,宜賓的動力電池小鎮塔吊林立,機器轟鳴,也是一派繁忙的景象。

據介紹,四川時代的 7 期項目已建設完畢,準備大會期間投產;科達利、安費諾、宜賓天原等生產鋰電池精密構件、電芯互聯模組以及生產正極材料的配套企業,紛紛將進度條 " 拉滿 "。

四川時代在宜賓布局的動力電池項目已擴展至 10 期 圖片來源:大會主辦方供圖

這也是宜賓推動動力電池產業 " 建圈強鏈 " 的縮影。以三江新區為核心,宜賓逐漸形成 "1+N" 的產業格局,江安、南溪、屏山等縣域依據自身優勢承擔不同細分產業鏈,比如江安的正極材料、屏山的負極材料。

在此過程中,宜賓逐漸形成基礎鋰鹽到正負極材料、結構件、銅(鋁)箔、隔膜、電解液等 6 大電池組件以及導電漿料、生產裝備、回收利用等產業鏈的全覆蓋,成為建設 " 中國動力電池之都 " 的核心依托。

" 目前,四川時代 1、2、3、5、6 期和時代吉利共 6 個工廠已建成投產,在職員工 1.5 萬人,2022 年產值占三江新區規上工業產值比重約 41%。"

作為 " 鏈主 " 企業,四川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川時代)總經理特別助理、外聯部長楊偉平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隨著大批項目陸續投產,宜賓有望建成 5000 億元級全球一流動力電池產業集群。

事實上,沿著四川時代,一條貫穿上下游的產業鏈已經在宜賓形成。

按照官方說法,宜賓發展動力電池產業,首先是將四川時代電芯生產基地規模不斷擴展達年產能 295GWh,以此招引產業鏈各領域領軍企業為其配套,而配套項目也成為各領域的小巨人。同時,2000 億元級電池項目,還帶動一批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銅箔、鋰鹽項目落地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今天的宜賓顯然不想只做 " 生產 ",在不斷完善產業生態的同時,依托核心企業打造的創新體系亦在提速推進。

目前,宜賓動力電池產業省級以上創新研發平臺已經達到 5 個——四川省高倍率鋰電材料前驅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光原鋰電)、四川省新能源汽車先進動力技術創新中心(歐陽明高院士工作站)、四川省高能量密度正極材料技術中心(鋰寶新材料)和四川省電力電池產業創新中心(四川時代)、四川省動力電池創新聯合體(四川時代牽頭)。

在 " 揭榜掛帥 " 等創新機制牽引下,各環節的創新平臺加速 " 輸出 ",通過促進產業鏈與創新鏈深度融合,為動力電池產業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新動力。

新方位:撐起萬億級集群

當然," 狂飆 " 的宜賓背后,是四川動力電池產業迅猛發展的一個縮影。

截至目前,四川的動力電池產量占到全國的 17% 左右,以動力電池為代表的裝備制造產業被確立為 " 六大優勢產業 " 之一,瞄準萬億級集群。

根據規劃,2025 年四川動力電池產能有望達到 400GWh,全產業鏈產值超過 5000 億元。與此同時,宜賓的目標是 "2025 年全市全產業鏈產值突破 3000 億元 ",這也就意味著宜賓動力電池產業或將貢獻全省六成的份額,成為四川萬億級集群的核心支撐。

宜賓是有這個能力的。2020 年,其動力電池產值還不到 18 億元,2021 年飆升至 160 億元,2022 年達到 890 億元,均是翻倍增長。

而在 " 五區共興 " 的發展戰略下,四川已逐漸形成宜賓為主導,成都、遂寧、德陽、眉山、甘孜、阿壩等協同發展的動力電池產業發展格局。

宜賓三江口 圖片來源:宜賓市提供(曾朗 攝)

去年 6 月,四川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明確支持 " 宜賓 - 瀘州組團建設川南省域經濟副中心 ",而包括宜賓在內的川南肩負著 " 高水平建設第二經濟增長極 " 的重任,宜賓的城市能級迎來重要躍升機遇。

2022 年,宜賓實現 GDP3427.84 億元,同比增長 4.5% ——連續三年增速全省第一,經濟總量躋身全國 GDP 百強城市第 95 位;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275.81 億元,同比增長 9.8%,穩居全省第二位。

作為多個重要戰略的交匯點,宜賓建設 " 中國動力電池之都 " 的優勢還在于,既可以輻射川滇黔渝,又可以遠銷歐亞市場。尤其是川渝聯手打造世界級汽車產業、加速新能源轉型背景下,宜賓可以提供穩定的 " 動力源 "。

比如,重慶兩江魚復新城與四川宜賓三江新區簽約共建汽車零部件協同配套基地,重慶的長安、賽力斯等整車企業有望裝上 " 宜賓造 " 電池。

對宜賓來說,捕捉到 " 動力電池 " 已然實現了一次歷史性的產業轉型,但這還不夠,面向未來繼續前行,還需要繼續挖掘,尋找新的產業動能。

" 抓住電池技術迭代的新機遇,我們正在為儲能產業的光儲充一體化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宜賓市相關負責人在儲能發展高峰論壇現場表示,儲能產業如日方升,一個萬億級市場的發展大幕正在拉開。

如宜賓所言,其將依托動力電池產業集群優勢拓寬發展空間," 向儲能、低速車、鈉電、固態電池等新領域延伸,豐富產業生態,搶占未來新賽道。"

這種布局,從 2023 全球動力電池大會上也能看出一些端倪,比如專門設置與主論壇平行的 " 儲能發展高峰論壇 ",產業推介上頻頻提及儲能、低速車、固態電池等領域 ……

一場行業盛會,往往是行業變革的風向標。而對于一座城市而言,或許也將是其 " 再出發 " 的起點。

文 | 淡烻

每日經濟新聞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