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股票 > 正文

“追光者”皇氏集團終于被市場認可?_世界看點

2023-06-30 07:20:21來源:ZAKER財經  

受光伏板塊帶動,皇氏集團(002329.SZ)股價在 6 月 27 日迎來漲停板后持續上漲,6 月 29 日盤中高見 6.76 元,公司股價迎來近兩月的新高。

截至今天股市收盤,皇氏集團股價報收 6.64 元,微跌 0.15%,成交額為 2.91 億元,當前公司總市值約 57.71 億元。

成立于 2001 年的皇氏集團主營業務包括水牛奶、發酵乳、巴氏鮮奶等,公司自 2022 年官宣切入光伏賽道,并確立 " 乳業 + 光伏 " 的雙主業戰略。

據當時了解,皇氏集團一方面推動奶水牛種源芯片計劃的落地,加大奶源布局;另一方面擬通過子公司皇氏農光互補公司以 " 農光互補 "、" 牧光互補 " 進入光伏業務領域,逐步涉足太陽能電池及組件等業務。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 2021 年年報中,皇氏集團便首次提出了涉足光伏的設想,即利用自身現有廠房和牧場,進行光伏資源利用及開發。而在公司正式官宣加碼光伏賽道后,這一設想也逐漸走進現實。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022 年 8 月,皇氏農光互補與賓陽縣、華能新能源廣東分公司,簽訂分布式光伏一期項目;今年 1 月,皇氏農光互補與晶華新能源共同成立子公司,投資光伏設備及元器件制造。同時,該公司又與黑晶光電簽約,共同推進鈣鈦礦疊層電池的研發、生產及應用。

截至目前,公司已逐步推動了太陽能電池項目、農光牧儲大基地項目、EPC 工程總包項目、光伏組件項目等多個 " 涉光 " 項目。

2022 年報數據顯示,公司布局產業前端 TOPCon 超高效太陽能電池項目建設,已與華能集團、中石油、中建材浚鑫等央企、行業內知名企業開展戰略合作,在廣西北流、賓陽和來賓等多個市縣開展戶用光伏和分布式光伏建設工作,鎖定了部分工程訂單。期內,皇氏集團光伏組件銷售、EPC 業務等實現收入約 1209.05 萬元。

成為 " 追光者 " 之后,皇氏集團的業績迎來改善,數據顯示,在 2020-2021 年合計虧損超過 6 億元之后,公司終于在 2022 年扭虧為盈,實現歸母凈利潤約 1202 萬元,同比增長 102.55%。

2023 年一季度業績報告顯示,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約 8.69 億元,同比增長 53.83%,主要為公司一季度光伏 EPC 業務、光伏組件銷售業務收入增加所致。

雖然光伏產業開始略有起色,但作為公司第一大主營業務的乳業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年報數據顯示,2022 年公司低溫奶和常溫奶的產量分別約 10.79 萬噸、約 15.88 萬噸,較上一年上漲幅度分別為 1.11%、16.67%。作為一家乳業企業,這樣的產量似乎并不能讓投資者滿意。

此前,皇氏集團副總經理劉驥在 FBIF2023 食品飲料創新論壇上向鈦媒體 APP 表示,中國水牛奶業的痛點也是公司目前的難點,即國內水牛(單頭)年產奶量只有約 500 公斤,產奶量較低。為解決產量問題,皇氏集團計劃通過加快建設智能化工廠和高質量奶源基地的手段,進而提升公司產能。(本文首發于鈦媒體 APP,作者|陳偉納)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