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股票 > 正文

加息警報又拉響了?這一次禍首竟是厄爾尼諾

2023-07-05 11:13:35來源:ZAKER財經  

財聯社 7 月 5 日訊(編輯 馬蘭)疫情期間,由于供應鏈被迫中斷,不少國家開始嘗到高通脹的苦澀。此后,俄烏沖突和全球大量的新冠援助資金在 2022 年進一步放大了通脹壓力,這也讓主要央行開啟加息潮。

然而,在通脹陰影有所消散的當下,新的壓力逐漸顯現。這一次主導價格壓力的推動來自于大自然,厄爾尼諾現象正在帶來更多的壞消息。

據美國國家環境預報中心的數據,7 月 3 日是全球有記錄以來的最熱一天。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地球團隊的首席科學家 Robert Rohde 指出,極端高溫是氣候變化和厄爾尼諾現象共同作用的結果。

周二,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在聲明中表示,厄爾尼諾現象七年來首次在熱帶太平洋出現,有 90% 的可能性將在今年下半年持續存在。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而厄爾尼諾的出現通常伴隨著洪水、熱浪、缺水和野火災難,尤其是在南半球。這將對農作物和基礎設施造成重大打擊,導致不可預測的經濟損失,從而阻礙央行挽救通脹的努力。

大宗商品如何變化

根據澳大利亞氣象局預測,今年的厄爾尼諾現象可能打破紀錄,比 2016 年的最強紀錄還要厲害。當時海面溫度最高比平均水平高出了 2.6 ° C,但今年 11 月,海面溫度可能比平時要高出 3.2 ° C。

這意味著很多大宗商品很可能再次遭殃。6 月,大米期貨觸及 15 年來的最高點,市場擔憂印度、泰國和越南這些大米主要出口國將再次陷入減產的困境。

因為水資源短缺,泰國 5 月已經要求農民今年只種植一種作物;印度從去年開始就一直對自己的農產品實行出口配額制度,今年可能保持這一計劃,或將加劇全球農產品的供應危機。

越南則已經進入干旱,危及羅布斯塔咖啡樹的產量。越南是速溶咖啡豆最大的生產國和出口國,約占意大利濃縮咖啡市場的 15%。上周,羅布斯塔咖啡期貨價格升至有史以來新高,年內漲幅達到 60%。

伴生風險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2015 年時曾總結稱,厄爾尼諾后的一年內,石油價格將上漲近 14%,非燃料的大宗商品價格漲幅則在 5% 以上。不過,據其分析師估算,12 個月內的總體通脹增幅最大在 1% 左右,且大部分國家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達特茅斯大學則在今年更新了研究,估計 1998 年的厄爾尼諾現象在五年內給全球造成了 5.7 萬億美元的經濟損失,比日本去年一年的 GDP 還要高。

事實上,厄爾尼諾不僅僅直接帶來干旱和高溫,由于溫度升高,空氣中的水分含量上升,大大增加了洪水的風險。因此,一些本受益于濕潤空氣的農作物——如土豆,反而陷入了洪水的危機中。

此外,洪水也將造成基礎設施的毀壞。去年初,西澳大利亞唯一運輸糧食的鐵路線就被洪水沖垮,導致當地食品價格飆升。

而此時全球主要國家通脹的放緩還不清楚是真正的偃旗息鼓,還是暫時性被高利率壓住。加上厄爾尼諾這一變數,主要央行可能還需要在貨幣政策上考慮更多,或許是另一種加息的信號。這對衰退擔憂者來說,可能更加刺耳。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