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股票 > 正文

三大指數縮量止跌,“牛市旗手”午后力挽狂瀾,二波行情能否開啟?

2023-08-10 16:05:32來源:ZAKER財經  

財聯社 8 月 10 日訊,今日 24 股漲停,7 股炸板,封板率為 77%,恒銀科技 5 連板,科源制藥、塞力醫療 3 連板,御銀股份 2 連板,首創證券 13 天 6 板,乾景園林、華資實業 3 天 2 板,威士頓、仁信新材、開創電氣、首華燃氣 20CM 首板。盤面上,收漲個股 2960 只,收跌個股 1851 只;板塊方面,天然氣、證券、港口、減肥藥等板塊漲幅居前,汽車整車、減速器、超導概念、一體化壓鑄等板塊跌幅居前。

太平洋證券指出,國內交易的是政策支持預期下國內 " 政策底 " 逐漸成型,過度悲觀的預期得到修復。5 月份后在對國內經濟悲觀進一步發酵下商品、債券以及權益市場共同走出衰退預期下的共振。但值得注意的是債券市場的悲觀定價持續到了 7 月底的重要會議召開前才在疫情時期的低點附近尋到支撐。而商品和權益市場從 6 月開始就已結束了下行趨勢,尤其是下跌過猛的商品市場以修復基差的方式對此前過度悲觀的預期快速進行矯正,而股票市場也在重要會議后在順周期板塊的帶領下突破上行。

在薛定諤的復蘇與衰退的模式下,預計 A 股整體震蕩運行,在 10 年期國債利率行至 2.72% 附近或上證 50 指數行至 4 月高點附近時對政策的預期計價較為充分,可逐漸止盈順周期板塊至 TMT 板塊。由于國內高杠桿率的問題非一日之功可以解決的,與經濟相關性較強的債券市場和權益中的上證 50 指數弱勢震蕩的格局短期難以改變。預計兩者在 4 月底預期快速轉弱前的位置面臨較大技術調整壓力。一旦債券市場走強,上證 50 指數重新回落,TMT 板塊將重新受益于估值方面的利好以及資金上的切換。


(資料圖片)

對于更長期的未來來說,海外風險對新興市場的影響可能并未完全定價。利率倒掛并非常態,不可能一直存在,未來勢必會存在美債利率倒掛以短端下行的方式持續收斂,并結束倒掛的過程,這往往也意味著危機發生已經不遠,此時海外因素對新興市場的盈利預期以及資金流出壓力將產生快速且劇烈的影響。自 2000 年以來每次利率倒掛收斂的過程中,美股波動率都會放大而 MSCI 新興市場指數都會創出新低。在 10 年期國債利率行至 2.72% 附近或上證 50 指數行至 4 月高點附近時,可逐漸止盈順周期板塊至 TMT 板塊。

市場概述

指標顯示,市場短線情緒早間低開后震蕩下滑至低迷區附近,隨著證券和金融科技等人氣板塊午后回暖,帶動短線情緒走出一波企穩回升動作,但整體修復力度有限,最終仍報收于 0 軸下方。

個股方面,互聯網金融板塊恒銀科技 5 連板,次新醫藥股科源制藥和醫藥商業股塞力醫療 3 連板。昨日尾盤飆升的三只上市新股今日集體大幅低開后走出修復后二次探底行情,收盤均大跌超 35%。可見存量資金主導的市場下,連板股方向和次新股投機間呈現一定此消彼長態勢。而一些主線熱點能否持續回潮仍將取決于市場成交縮量頹勢能否得以有效扭轉。指數方面,三大指數集體低開,早盤受益歐洲天然氣價格飆升,天然氣等相關能源產業鏈集體大漲,推動股指震蕩反彈。但汽車產業鏈以及大消費、CPO 等低迷依舊拖累股指二次探底。但午后券商和金融科技雙雙爆發,三大股指快速翻紅。滬深兩市今日成交額 6942 億,較上個交易日縮量 424 億,成交金額跌破 7000 億。截至收盤,滬指漲 0.31%,深成指漲 0.1%,創業板指漲 0.47%。北向資金全天凈賣出 25.99 億元,其中滬股通凈賣出 18.29 億元,深股通凈賣出 7.69 億元。焦點板塊及個股

天然氣板塊盤初異軍突起,美能能源、首華燃氣、勝通能源、水發燃氣、貴州燃氣、百川能源等紛紛漲停。消息面上,8 月 9 日,雪佛龍和伍德賽德能源集團澳大利亞工廠的工人投票決定罷工,這有可能擾亂該國的液化天然氣出口,從而導致全球能源市場供應收緊。受此消息刺激,8 月 9 日歐洲天然氣基準荷蘭 TTF 天然氣期貨主力合約日內從 31.5 歐元一度最高漲至 43.49 歐元,漲幅近 40%。國內 LPG 期貨主力合約亦大漲 7%,報收 4289 元的漲停價。

歐洲天然氣期貨重演去年年中的大漲態勢,重新喚醒去年冬季歐洲能源危機的記憶,包括能源運輸、煤炭等相關產業鏈均受到提振。不過目前歐洲氣價與去年峰值相比仍相差甚遠,今日天然氣為首的能源產業鏈爆發更多是基于此前股價嚴重超跌的一次情緒集中宣泄,后續板塊或難以復制去年行情盛況,仍將取決于天然氣期貨價格的趨勢演繹。

近期持續維持活躍態勢的證券板塊再迎爆發,漲停高標首創證券走出 13 天 6 板,而低價趨勢中軍太平洋走出反包板,紅塔證券漲停,信達證券、錦龍股份、國盛金控大漲超 5%。中航證券指出,從基本面來看,截至 8 月 4 日,共有 19 家上市券商公布了 2023 年上半年業績預告、快報或中報(去除部分金控公司),除國泰君安和華林證券以外,其他券商均實現同比增長,其中,增速超 50% 的券商 14 家,超 100% 的 7 家,整體表現亮眼。

從證券板塊整體表現看,在龍頭小票輪番向上沖關之際,東財、中信等大票均保持強勢震蕩維持上升趨勢,對板塊整體起到定海神針作用。不過證券板塊整體市場體量巨大,市場如果不能重新大幅放量,券商的回流修復行情也難有持續性,后續仍將以低位個股反復輪動補漲為主。

金融科技板塊仍有出彩表現,恒銀科技 5 連板,御銀股份 2 連板,天晟新材、指南針、天璣科技漲超 10%。華西證券研報認為,金融行業受益于數據豐富且數據質量高,具備大模型訓練的良好基礎。同時,金融行業大量產品最終服務于 C 端用戶,大模型應用場景豐富,創新應用層出不窮。金融行業數字化需求剛性,投入巨大,是大模型應用落地的大舞臺。隨著 AI 浪潮的持續,疊加政策持續催化,金融 IT 行業呈現高景氣,大模型與金融應用有望深度融合,頭部金融科技企業將實現產品和商業模式的革新,從而推動業績的持續兌現。

金融科技板塊盡管整體表現相比證券板塊更富有彈性,且近期不斷有嘗試走出分離行情,但由于兩大板塊無論從走勢還是基本面上相關度太大,因此近期該板塊走強本質還是證券板塊上升趨勢的橫向擴散,后續表現仍要看證券板塊的臉色。

市場 " 弱市 " 炒新風格今日擴散至近端次新股方向,科源制藥走出 3 連板,開創電氣直接一字漲停,威士頓、仁信新材漲停,南王科技大漲近 12%。而昨日尾盤集體飆升的 3 只新股今日表現不盡人意,昨日收漲 1742% 的 C 盟固利今日重挫 49%,而 C 威力和 C 碧興分別大跌近 45% 和 35%。近期 20CM 漲停股也總體以 301 開頭的近端次新股為主,但資金的風格取向更多以流通市值偏小和一些較為冷門的行業為主,且還需注意次新等投機方向與一些主線熱點板塊的輪動和蹺蹺板效應存在。

綜合來看,市場成交今日進一步萎縮至 6900 億元,若沒有券商板塊的放量拉升,市場成交金額或萎縮得更為明顯。在獲利盤的釋放和大金融抽血的雙重因素下,昨日暴漲的 3 只新股盤中出現較大的虧錢效應并拖累了今日上市新股的表現。今日大金融的回流與資金搶跑周末的政策博弈也有一定關系,因此很難支撐大盤量能恢復。因此,在大金融的主線板塊后續或難有持續性的基礎上,一些超跌方向的題材或重獲資金青睞,例如醫藥板塊中辨識度較高的減肥藥和 SPD 概念兩大分支,盡管波動大,但后續若有消息面上的加持,仍具備反復活躍的可能。

今日漲停分析圖: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