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股票 > 正文

知名券商裁撤整個賣方研究團隊?公司回應

2023-08-13 06:23:51來源:ZAKER財經  

在公募基金交易傭金費率或將大幅下滑的背景下,近一周,一些券商要縮編研究所的消息不斷流傳。

日前網絡有消息稱,東亞前海證券宣布要裁撤整個賣方研究團隊。對此,公司方面回應稱,網上的傳言與事實嚴重不符。

不過,種種跡象顯示,近期東亞前海研究所在市場上的活躍度較之以往有明顯的降低。某知情人士向記者表示,東亞前海證券此次裁撤研究團隊,與公司近期的高層變動有關,而公募基金降費因素也是催化劑。


(資料圖)

被曝退出賣方研究業務

有傳言稱,東亞前海證券最近宣布要裁撤整個賣方研究團隊(但保留研究牌照),并給研究業務的員工一定時間選擇是否轉崗,或者去找別的工作。此消息在最近兩天內在網絡上引發了不少傳播。

對此,記者向東亞前海證券方面進行了求證,公司方面給予的回復是:公司目前沒有做出過要裁撤整個研究團隊的決定,網上的傳言與事實嚴重不符。

相關爆料內容

不過在采訪中,某知情人士向記者表示,上述傳聞基本屬實。據該知情人士介紹,近期曾有人在網絡上就東亞前海證券裁撤研究所的有關情況進行爆料。爆料者稱," 最近部門會宣布:董事會一拍腦袋決定研究所從此只保留牌照不保留團隊,暫時不對外展業!五十個人的部門收縮至五個人。" 而此次調整被波及的研究所人員涉及研究所所長以及所有銷售和研究人員。

公開信息顯示,東亞前海證券 2020 年 12 月公司獲批證券投資咨詢業務牌照,研究所籌建成立,并在短時間內通過行業常見的 " 招兵買馬 " 的方式引進了一批首席分析師,并由賀燕青擔任研究所所長。

2022 年上半年,由于金股組合表現突出,東亞前海研究所一度聲名鵲起。據媒體報道,彼時東亞前海研究所分析師隊伍全面地覆蓋了總量、大消費、新能源、大周期、TMT 等五大方向的二十個細分子行業。

不過從證券業協會官網披露的信息來看,原東亞前海研究所宏觀、固收組組長鄭嘉偉,電新組長王興網,地產產業鏈組長金文曦,電子行業組長趙翼,通信組組長韓娜,計算機組長李曉彤等一眾首席已不在東亞前海任職。今年 6 月東亞前海原副所長倪華在離職后轉投某私募機構的消息也曾引發一定關注。

截自慧博投研資訊

另外,種種跡象顯示,近期東亞前海研究所在市場上的活躍度明顯降低。

慧博投研資訊顯示,東亞前海最近一份研報發布時間是今年 7 月 11 日,距今已經有 1 個月時間,6 月 -7 月東亞前海只發布了十余份研報,頻率明顯低于今年 5 月之前。

Choice 數據同樣顯示,東亞前海最近一份研報發布于今年 7 月 11 日,6-7 月東亞前海總共只發布了 13 份研報,而 5 月公司發布了 40 余份研報,4 月則發布了 60 余份研報。

截自東亞前海研究微信公眾號

同時,東亞前海證券研究微信公眾號今年 6 月以來僅僅更新了兩篇文章,更新頻率較之前明顯放緩,最近的一次發布于 7 月 4 日。

而從賣方行業常用的網絡路演平臺進門財經來看,東亞前海證券最近的一次路演時間為 7 月 18 日,距今同樣將近一個月。

知情人士:研究所調整

與公司高層變動有關

上述知情人士對記者表示,東亞前海證券此次裁撤研究團隊,與公司近期的高層變動有關。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近日,東亞前海證券進行了工商變更,公司總經理由田洪變為湯慶文。東亞前海證券官網也更新了高管信息,湯慶文目前除了擔任總經理外,還兼合規負責人。

上述人士表示," 東亞前海研究所是東亞前海原總經理田洪要求搞起來的,而最近田洪的離職是公司決定放棄賣方研究業務的主要原因。"

從證券業協會披露的信息來看,從 2017 年 9 月算起,田洪在東亞前海證券總經理崗位任職將近 6 年。

此外,公募基金降費這個大背景也是一個誘因," 這事和基金降費也有關系,如果沒有這個催化,可能還要折騰久一點,有這個催化就直接一刀切了。" 上述人士指出。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爆料還透露,東亞前海證券研究所 6 月份還在進行應屆生招聘,而這些進公司不久的應屆生卻面臨被勸離。上述爆料者質疑,這有違反相關法律規定的嫌疑。不過,東亞前海方面對此未予置評。

研究所頻傳縮編

在公募基金交易傭金將下降的背景下,近階段已有部分券商被傳出要縮編研究所。

今年 6 月上旬,行業排名前 20 的 2 家券商研究所同時傳出將引入 " 末位淘汰制 "。

除了上述東亞前海研究所的傳聞之外,這幾天還有消息稱滬上知名券商針對研究所出臺 " 優化方案 ",年底優化三成研究員。此次傳聞涉及兩家上海知名大型券商。不過記者在向這兩家券商研究所內部的行業首席求證時,雙方均對上述傳聞予以否認。

業內有觀點認為,在公募基金交易傭金費用可能大幅下降的背景下,賣方研究行業已有的過剩現象將格外凸顯,一些券商研究所為了縮減成本將不得不裁員縮編。

據中金公司今年 4 月發布的研報顯示,2022 年,公募機構股票成交額同比下降 12% 至 25 萬億元 ( 雙邊 ) ,對應分倉傭金規模同比下降 15% 至 189 億元,而從廣義來看,包含社保委外、基金專戶、保險公司等傭金收入在內的席位租賃收入同比下降 11% 至 225 億元。2022 年公募基金分倉傭金占總體席位租賃收入的比例高達 84%。

由此可以看出,盡管近年來賣方研究行業不斷拓展公募基金以外的收入渠道,但是目前來自公募基金的傭金收入仍然是賣方研究行業的最主要收入來源。

截自中金公司研報

而隨著常年總體不變的萬分之 8 左右的分倉傭金費率可能迎來大幅下調,業內擔憂,此前多年呈趨勢性增長的分倉傭金蛋糕尺寸或將隨之收縮。此外,以往作為分倉傭金主要來源的主動管理型基金的式微,也給賣方行業帶來了另一層壓力。

據中金公司研報統計,雖然 2020-2022 年證券行業公募分倉傭金平均收入占行業營收比重 4%,整體占比有限,但對于部分中型特色券商是重要盈利支撐。從 2020 年至 2022 年的平均值來看,行業內有 10 余家券商公募分倉傭金收入占稅前利潤的比重超過 10%,其中長江證券、東北證券、中泰證券、方正證券的相關比重不低于 20%。

那么在公募降傭降費背景下,券商對于賣方研究業務的態度是否將發生變化?記者注意到,近期各路機構在對多家券商的調研時共同關注了這個話題。

對此,中金公司認為,基于自身規模、收入結構以及研究業務定位差異,各券商未來對于研究業務的投入程度或將有所不同:1)對于客群多元化、業務綜合化的大型券商而言,研究兼顧對外輸出以及對內賦能的職能,我們預計這類券商將對研究業務保持戰略性投入;2)對于部分將研究業務定位于盈利中心、公募分倉傭金排名靠前的中型特色券商而言,我們預計其未來將加大競爭力度,通過提升份額以彌補費率下行的影響;3)對于公募分倉傭金排名靠后的小型券商而言,我們預計伴隨研究業務長期賺錢效應下降,這類券商或將逐步精簡投研人員、或將研究部門的定位轉變為內部研究中心。

值得關注的是,2021 年、2022 年東亞前海證券已經連續兩年虧損。2022 年公司虧損擴大至 1.64 億元。具體而言,2022 年,東亞前海實現營業收入 2.91 億元,同比減少 23.22%,但營業成本達到 4.55 億元,同比增長 4%,其中業務及管理費高達 4.53 億元,大幅吞噬了利潤。

記者 |王海慜

編輯|王月龍 趙云 易啟江校對 |程鵬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鏡像等使用

每日經濟新聞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