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股票 > 正文

重金邀請王源代言,品渥食品半年虧了 5846 萬元

2023-08-24 08:27:00來源:ZAKER財經  

代言人不是萬能藥,哪怕他是 TFBOYS 王源。

2022 年,賣進口牛奶、啤酒的品渥食品,重金簽下王源,成為旗下德亞品牌全球形象代言人。


(資料圖片)

代言費花出去了,收入不升反降,今年上半年更是巨虧 5846 萬元。

業績首虧

辛辛苦苦賣進口牛奶、進口啤酒、進口糧油,到了交財務報表的日子,算來算去,不僅沒賺錢,倒虧出去一大筆。

昨日," 進口食品第一股 " 品渥食品(300892.SZ)披露了 2023 年半年度報告,當期實現營業收入 5.75 億元、歸母凈利潤 -5846 萬分別同比下滑 22.30% 和 476.22%,扣非凈利潤更是大降 929.96% 至 -6407 萬元。

這也是公司自有公開業績披露以來,首次同期虧損。

受業績巨虧影響,昨日品渥食品跌 3% 開盤,隨即快速走低,盤中跌幅一度高達 7.41%,尾盤雖有小幅拉升,最終仍以大跌 6.68% 收盤,收報于 24.29 元 / 股。

對于業績虧損的原因,公司在半年報中未做過多分析,更多將其歸咎于外部宏觀不利環境。

品渥食品主營進口食品,通過反向代工的方式,將國外的牛奶、啤酒、糧油等產品,在原產地進行包裝之后,運往國內銷售。旗下擁有牛奶品牌德亞、啤酒品牌瓦倫丁、糧油品牌品利等。

在很多大超市中,品渥旗下的這幾個品牌,都是陳列在進口食品區,很多用戶并不知道,它們是如假包換的中國品牌。

牛奶是品渥食品的起家業務,德亞品牌也是公司最大的收入來源,營收貢獻率接近 80%。

不過,今年的市場對乳品行業并不友好。上半年,國內原奶供應充足、乳制品產量大增,但終端市場只呈現出弱復蘇的態勢,行業整體進入一個短暫的調整階段。與此同時,國際奶制品價格卻同比大幅上漲,中國奶制品進口量大幅下降。

受以上因素的影響,今年上半年,德亞品牌營收大降 21.37% 至 4.58 億元,毛利率更是從上年的 25.26% 猛降至 8.73%。

公司啤酒、糧油等板塊的整體表現,也與牛奶基本相當。

產品不好賣,也不怎么賺錢,經銷商們就不愿意了。上半年,公司經銷商減少了 275 家,僅剩下 355 家。

上市即巔峰

1997 年,做銷售出身的福建人王牧,創立品渥食品的前身魁春實業,從事海外食品貿易,將德國的牛奶、啤酒等產品,運往國內銷售。

在當時,進口食品在中國市場并不普遍,是絕對的高檔產品。

通過海外食品貿易,公司完成了原始積累。此后,業務不斷升級,從貿易商變成品牌代理商,并著手打造自有品牌。2012 年和 2013 年,德亞和瓦倫丁品牌相繼創立。

公司趕上了國產牛奶市場的低谷期,以進口商的身份,快速做大規模。德亞品牌更是連續多年蟬聯進口牛奶市場份額第一。

2020 年,公司以 " 進口食品第一股 " 的身份,登陸創業板。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上次的危機之后,中國乳業受到了國家層面的重視,全行業痛定思痛,苦修內功,終于迎來了大爆發。

如今的中國乳制品,無論是品質還是品牌,都已樹立起了絕對自信。偌大的中國市場,已培育出了伊利和蒙牛兩大全國性寡頭品牌,區域和特色乳企多點開花。

德亞過去十年打造出的進口人設,已無法繼續保持高溢價。更何況,一瓶牛奶漂洋過海來到中國,新鮮度大打折扣,銷售周期大幅縮短。

今年 5 月,就有投資者在公司業績說明會上質問管理層:" 國產品牌在售牛奶多為當周、當月所生產,超過 3 月即轉入降價清倉,而德亞出售的為出廠 7-10 個月的產品 ",這樣如何保證競爭力?

對此,管理層只以 " 公司牛奶供應商主要位于歐洲,均為國際知名食品加工企業,已建立全面嚴格的質量控制體系確保產品品質優良 " 作答。

上市之前,品渥食品的確表現出了較強的成長性,營收規模和業績穩定向上。然而,上市即巔峰,隨后的 2021 年和 2022 年,業績連續下降,直到今年上半年出現虧損。

拉不動的股價

業績重壓之下,2022 年 6 月,在德亞品牌成立十周年之際,公司重金簽下 TFBOYS 之一的王源,成為首位品牌全球代言人。

TFBOYS 在年輕群體中,的確有著超強的市場號召力。今年 8 月 6 日,"TFBOYS 十年之約演唱會 " 在古城西安舉行,全國各地十余萬粉絲蜂擁而至,直接帶動當地旅游業增收超過 4 億元。

在品渥食品的年報中,并沒有披露王源的代言費用。不過,以其咖位估算,年代言費應該在千萬級。

然而,代言費花出去了,不僅未能帶來銷量增長,公司營業收入還持續下滑。

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更關心的是公司股價。

2020 年 9 月 24 日,是品渥食品上市敲鐘的日子,這一天,公司何其風光。每股發行價 26.66 元,開盤即拉到 70.3 元 / 股,當天收于 77 元 / 股,大漲 188%。

其后,經過兩個月的高位震蕩,股價在當年 12 月 16 日,摸到了 87.20 元 / 股的高位,總市值超過 80 億元。

這時,公司也是信心倍增,順手推出股權激勵計劃。對 50 多名董監高及核心員工,共計授予 160 余萬股限制性股票。當相關條件達成后,激勵對象可以 31.23 元 / 股獲得股權激勵。

不久前,公司公告,因員工離職、自愿放棄、股價低迷、業績不大目標等原因,共計 114.94 萬股已授予尚未歸屬的限制性股票宣告作廢。

一次股權激勵,最終激勵了個寂寞。

為了挽救持續低迷的股價,今年 6 月 7 日,公司董事會決定,以不超過 3400 萬元回購 50 萬 -100 萬股(不超過 34 元 / 股),回購股份用于股權激勵。

對此,市場似乎見怪不怪,股價沒有任何向上的沖動。

進入 8 月,公司股價突然快速拉升,并在 8 月 3 日這天,出現了一個 20cm 漲停板,一舉突破 30 元,并與次日站上 32.02 元的年內高位。隨后,又是持續近 20 天的連續下挫。截至 7 月 31 日,公司尚未實施回購。

投資者堅守無望,只能逃離。到今年 6 月末,公司股東已不足 1 萬戶。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