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股票 > 正文

舉報材料瘋傳!分析師評選又見“桃色門”

2023-09-07 17:22:28來源:ZAKER財經  

作 者丨王媛媛 , 蘭濱勝

編 輯丨巫燕玲

圖 源丨圖蟲


【資料圖】

9 月 4 日,第 21 屆新財富最佳分析師評選正式開啟投票。

與往年熱熱鬧鬧路演、宣傳、拜票不同,在機構投資者的描述中,今年是" 偷偷摸摸開始、偷偷摸摸結束 "

" 賣方似乎都在拼命發系列研究報告、發團隊成員介紹,并且到處積極路演,但發朋友圈或者發點評的時候少了一句話——‘請投 XXX 一票’。" 前述機構投資者說。

新財富官方于 8 月 11 日發布了機構投資者投票資格申請的公告,截止日期是 8 月 18 日。隨后對投票機構進行預公示,截止日期是 9 月 4 日。同樣是 9 月 4 日開始,機構投資者可以對參評分析師進行打分,打分動作在一周內結束。

縮短流程、時間緊湊——以避免投票時間過長,又發生什么名利場 " 幺蛾子 "。

但即使這樣,還是有人被 " 精準狙擊 "。

9 月 5 日,一份有關桃色新聞的舉報材料在被人發在各個賣方分析師群聊,舉報者自稱是離任量化投資經理方琦,舉報對象是深圳佶佳資本董事長劉豐元、信達證券食品飲料首席分析師馬錚、國泰君安建筑首席分析師韓其成、國盛金工首席分析師劉富兵。

舉報的是 2016 年 9 月的一件 " 舊事 "—— 7 年前過于久遠,因而沒有被廣泛傳播。但在新財富開評的第二天即被到處轉發,對這些如今的首席們來說,無疑是具有殺傷力的。

9 月 5 日晚間,國盛證券研究所副所長、量化首席分析師劉富兵就發朋友圈稱,是有人 " 造謠誹謗,無中生有。堅決用法律的武器捍衛自己的權利,希望能將惡人繩之以法 "。

配圖是委托一家律師事務所發的律師聲明,宣稱已經向公安機關報案,并依法追究網絡造謠者和傳謠者的法律責任。

國盛研究所連續被 " 精準狙擊 "

" 精準狙擊 " 這個詞放在最近的國盛證券研究所再合適不過。

除了這次新財富開始投票期間,副所長劉富兵被網傳涉及桃色新聞。8 月中旬,機構投資者開始登記的期間,所長楊濤也被網傳了桃色新聞。當日,涉事的另一國盛證券女銷售就在當地公安報了案。

對于圍觀群眾來說,網傳爆料的真假難以確定,但可以確定的是,在新財富評選期間,這個降薪、降傭的二級生態圈,依舊是一個暗流涌動的名利場。

" 說實話,劉富兵的爆料出來時候,我們也是震驚了一下。劉富兵來找過我們,所以我們內部討論要不要在今年新財富提名他,但又怕這事是真的,然后監管有動作。" 有公募投研人士稱。

而國盛證券副所長、金工首席劉富兵,在今年能不能拿到新財富第一,很重要——這決定了其能否成為白金分析師。

根據新財富官方披露的信息,劉富兵團隊在 2014-2017 年、2019-2021 年分別獲得了金融工程領域第一名。

但是由于劉富兵在 2021 年 10 月寫了一篇《天干地支在擇時中的應用初探》的研報,在網絡上廣泛傳播,并引得眾多網友吐槽,導致其 2021 年 12 月底接到了江蘇證監局的監管函。江蘇證監局對其采取監管談話的行政監管措施,并認定其存在多項違規行為。

正是這一監管函,導致 2021 年新財富的最終榜單中,劉富兵的名字被拿了下來。隨后的 2022 年,劉富兵也未能參評新財富,其所在的金工團隊在當年獲得了第五的排名。

劉富兵眼見到手的白金分析師,不翼而飛。

" 但白金分析師的稱號對劉富兵很重要,因為他一直想從國盛證券研究所離職,可能想去其他所當所長吧,至少拿到白金分析師比較好談。" 接近國盛證券研究所的人士稱。

8 月中旬,國盛證券此前的聯席所長、電子首席分析師、智能汽車大組組長鄭震湘就已離職,加入方正證券擔任聯席所長一職。

" 最近這段時間網上出現關于研究所的瓜基本都是國盛的,不是沒有原因。" 前述消息人士稱。" 服務客戶 " 成罰單新焦點

對于券商分析師來說,盡早拿獎、" 上岸 ",是一件很關鍵的事。

自 2021 年下半年開始,監管開始加強對券商的投研業務展業監管,針對分析師、所在研究所、所在券商下發監管函,逐漸變成了 " 新常態 "。越來越多的分析師,也因其展業過程中的違規行為收到監管函。

而新財富的評選規則中,則對分析師 / 研究所 / 機構銷售可能受到的證監會行政處罰、行政監管措施、證券業協會采取的自律懲戒措施等,均作了不同程度的規定,包括取消參評資格、階梯扣分等內容。

這意味著,分析師群體相比以前更容易收到監管函,而意外到來的罰單,則會讓此前付在評選上的努力白費。

另一值得關注的是,隨著監管 2021 年開始加強對券商的投研業務展業監管,今年以來,監管方向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逐漸從以前的 " 一事一議 "、研報合規,延展到了展業行為、服務客戶方面。而這,才是將大多數分析師卷入各類事件的核心地帶

最近的兩次對于分析師批量下發的監管函中,例如 6 月 8 日,深圳證監局對東亞前海證券、招商證券,廣東證監局對粵開證券下發的監管函;8 月 25 日,浙江證監局對浙商證券、財通證券,福建證監局對興業證券下發的監管函,均強調了一個問題——服務客戶。

券商分析師的工作從內容上可以分為兩部分:形成投研觀點、提供投研服務。

投研觀點以一些可見的研報、會議紀要、點評、線上線下可視化路演結果等為載體,這其中,研報是主要內容。

以往的罰單中,監管主要依據這些 " 載體 ",來認定分析師存在觀點不審慎、數據來源標注不明、分析與結論邏輯一致性不足等違規行為。同時圍繞這些 " 載體 ",研究所在制作發布、把控傳播等方面,存在不足的情況,也會引來監管函。

近期的監管罰單,則不僅局限于研究所的投研 " 載體 ",而是關注到了那些無法實際呈現、并有效留痕的投研服務上

" 有些服務沒必要。比如今年年初原來的財通證券研究所聯席所長、食品飲料首席分析師蘇鋮在五糧液投資者溝通交流群里深夜發布‘和領導二人局,叫了 7 個’這種事,不僅燒錢,而且引起的社會評價和風氣很差。" 有公募投研人士稱。

"但如果監管開始重點關注服務客戶的合規性,那就不是單純發表觀點違規的邏輯,而是以反腐的邏輯在處理這些事。" 該名投研人士稱。

事實上,近期針對分析師展業的監管函中,已有不少案例提到 " 服務客戶 " 或 " 服務 "。

在浙商證券的監管函中,浙江省證監局認為,其發布研報業務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對證券分析師服務客戶、公開發表言論等方面的內控管理有效性不足。二是研究報告質量控制和合規審查不到位。三是個別研究報告制作不審慎,未能保證信息來源合規。

而在對財通證券的監管函中,浙江證監局認為,財通證券在發布證券研報業務存在業務管理制度不健全及執行不到位、內部控制有效性不足、服務客戶活動管控不嚴、人員管理不到位等問題。

福建證監局也對興業證券發出了類似監管函。其認為,興業證券發布證券研究報告業務客戶服務行為內部控制和合規管理不到位,個別分析師的發言內容不夠審慎。

招商證券也存在同類問題。深圳證監局認為,招商證券發布證券研究報告業務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市場影響評估機制不完善,對個別研究報告的市場影響力評估不充分,提級審核管理不到位。二是在分析師調研活動管理、服務客戶、公開發表言論等方面的內控管理有效性不足。三是個別研報制作不審慎,存在內容表述不嚴謹、未注明引用信息、數據來源披露不當、研報署名不規范等情形。

東亞前海證券也得到了類似警戒。

深圳證監局認為,其發布證券研究報告業務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內控機制不完善及執行不到位。如未及時更新完善研報業務內部管理制度,在分析師調研活動管理、服務客戶、公開發表言論等方面的內控管理有效性欠缺,對研究所員工的考核指標體系不全面、考核留痕不充分等。二是研報質量控制和合規審查不足。研報質控合規人員配備不夠,審核獨立性不強,對研報質量和合規性審核把關不嚴。三是研報制作不審慎。個別研報存在內容表述不嚴謹、未注明信息來源、信息引用有誤、底稿不完整等情形。

廣東證監局則認為,粵開證券研究報告業務存在以下問題:一是業務管理方面存在不足,如未建立媒體報道監測機制、利益沖突合規審查不到位、部分接受媒體采訪內容未經合規部門報備、部分股票入覆蓋池的內部審核不到位,未針對非客戶服務性質的獨立調研和帶有客戶服務性質的聯合調研制定相應規范。二是部分研究報告對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的預測不嚴謹。

SFC

本期編輯 劉雪瑩 實習生 趙鳳鈴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