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宏觀 > 正文

上海社區傳播尚未有效遏制 動態清零仍是現階段最佳選擇

2022-04-13 09:32:58來源:北京商報  

“當前,疫情仍在高位運行,波及范圍進一步擴大,防控正處于關鍵緊要時期。”面對近期疫情情況,在4月12日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做出了這樣的概括。數據顯示,3月1日-4月11日,本土感染者累計報告325303例,波及30個省(區、市),其中,備受關注的上海市疫情仍處于快速上升期。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我國兩年多的防控實踐證明,“動態清零”符合中國實際,而且是現階段我國及時控制新冠疫情的一個最佳選擇。

上海社區傳播尚未有效遏制

上海是目前全國防疫工作的焦點。據上海市衛健委4月12日通報, 4月11日,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994例和無癥狀感染者22348例,其中273例確診病例為此前無癥狀感染者轉歸,439例確診病例和21844例無癥狀感染者在隔離管控中發現,其余在相關風險人群排查中發現。

“上海市連續8天報告新增感染者數超過1萬例,疫情處于快速上升期,社區傳播尚沒有得到有效遏制,且外溢多省多市,預計未來幾日新增感染者人數仍將處于高位。”在4月12日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健委疾控局副局長、一級巡視員雷正龍說道。

據悉,截至4月12日9時,本輪疫情中上海全市已累計排查到在滬密切接觸者252214人,均已落實管控,其中212393人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其余正在檢測中。已排查到在滬密接的密接118477人,均已落實管控,其中116944人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其余正在檢測中。

米鋒介紹,截至目前,國家衛健委已從全國16個省份調派醫務人員4萬余名和每日238萬管核酸檢測的能力支援上海,和上海的醫務人員一起開展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和核酸檢測等工作。

縱覽全國,疫情仍處多點散發的趨勢。對于吉林省的疫情,雷正龍表示,其疫情總體呈下降態勢,已連續3天新增感染者降至千例以下,但仍在高位。不過隨著各地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實落地,新發生疫情的地區能夠快速有效處置,未形成新的規模性疫情。河北、江蘇、安徽、廣東、福建、浙江、山東等省疫情總體可控。

暢通“最后一公里”物資配送

近段時間,因為大規模的隔離措施,上海物資供應面臨挑戰,引發熱議。在4月12日的上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衛生健康委一級巡視員吳乾渝、市商務委副主任劉敏便提到,目前,上海在加緊推動外賣等電商平臺騎手復工,不斷加大運力,但不少騎手因為封控原因還無法上崗,讓市民感覺到末端配送不暢。為此,上海目前正推動電商平臺增加外援力量等。

防疫政策之下,物資配送的暢通至關重要。為此,在當天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經濟運行調節局副局長許正斌也回應稱,針對吉林、上海等疫情重點地區,國家發改委組建了工作專班,堅持與吉林、上海等有關部門每日銜接,積極協調推動相關保障工作。先后啟動了對口吉林、上海的省級間聯保聯供機制,組織迅速籌集當地蔬菜等貨源,并對前往吉林、上海運輸生活物資的車輛提供通行便利。

商務部消費促進司副司長李黨會表示,商務部全力以赴做好生活必需品的市場化,為群眾營造安心放心的消費環境。同時,動態跟蹤各地糧油、肉、蛋、奶、果蔬等生活必需品的供應庫存和保障情況。特別是針對疫情防控重點地區,安排專人對接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重點倉儲物流基地,及時掌握生活必需品的可供應量和可調出量,密切跟蹤市場供需變化,加強運行趨勢研判,及時發布保供預警的信息。

疫情防控有“第三條路”嗎

實踐證明,接種疫苗仍是抵御新冠病毒的最有效方式。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王華慶介紹,研究和監測顯示,奧密克戎變異株其實還會導致重癥、導致死亡。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奧密克戎變異株流行時,未接種疫苗的全人群病死率達到2.87%,沒接種疫苗的80歲以上的老人病死率高達15.68%。

“通過以上數據,我們可以看到奧密克戎變異株對于老年人,尤其是沒有接種疫苗和有慢性基礎性疾病的老年人帶來的危害還是非常大的。”所以,王華慶還是建議符合條件的老年人盡快接種疫苗,盡快全程接種疫苗,符合條件需要加強的時候,盡快加強接種。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有觀點認為我們其實可以在“清零”和“躺平”之間選擇第三條道路,允許病毒在低水平流行。這種看法有沒有可行性?對此,吳尊友表示,我國“動態清零”防控策略的應用是非常成功的,其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盡一切可能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對于每個國家來說,應該都希望通過有效防控措施的落實及時控制疫情、減少疫情對人們生命健康的威脅。“躺平”實際上是其他國家無奈的選擇,有些國家“躺平”以后,發病人數和死亡人數大幅度上升,這時這些國家又收緊了防控策略。(楊月涵)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