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宏觀 > 正文

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區”!溫州涉農金融機構穩步推進信用建設工作

2022-05-24 09:31:32來源:溫州商報  

在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區”的大背景下,基礎相對薄弱的農業經營主體越來越受到金融機構的重視,而這類市場主體的信用體系建設,則是強化金融服務的突破口。記者從人民銀行溫州市中心支行了解到,為深入推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用建設工作,我市涉農金融機構穩步推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檔工作,積極探索建立信用評價體系,并依托征信工具,加大信用建設成果應用,形成“信用建檔、信用評價、成果運用”工作閉環,助力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面對農業經營主體信用檔案的欠缺,我市涉農金融機構依托自建的信用信息平臺,開展“網格大走訪”行動,加大六大要素(姓名、身份證、行業、地址、社會關系、聯系號碼)、三大地址(戶籍地址、家庭地址、經營地址)等信息的收集力度,推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數字化建檔工作。

截至目前,金融機構已累計為6013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檔。其中,瑞安構建“三位一體”智農共富應用平臺,并同步接入溫州金融綜合服務平臺,成功實現市縣兩級涉農信用信息交互,目前已上線4000農戶、1700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同時,涉農金融機構在自建信用信息平臺的基礎上,結合主體經營情況、資產狀況,建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評分卡”模型,進行合理評級。精準分析農產品類經營效益,提升信貸發放可行性。截至目前,已累計為4458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信用評價。

在評分模型方面,創新“一農產一模型”“智能水電表”等模式,優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用評價體系。在“一農產一模型”模式項下,目前已對接莘塍花椰菜產業農合聯、陶山甘蔗合作社聯合社,完成花椰菜、甘蔗等農產的信用評價模型構建。而針對農貿市場經營戶,創新推出“智能水電表”模式,根據流量預估經營戶生產經營流水,并予以授信,目前已向瑞安農貿城182家經營戶發放4800多萬元貸款。

此外,涉農金融機構還為農業經營主體打造特色信用產品和農業產業鏈金融渠道,加大信用建設成果應用。

針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經濟特點,引入政策性融資擔保服務和財政補助,創新“供銷貸”“綠色產業貸”等特色信貸產品,為信用評定結果符合條件的經營主體給予擔保費率和貸款利率優惠。截至目前,累計為2050戶發放36.19億貸款。

結合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深化農業產業鏈金融渠道,如樂清市的涉農金融機構打造“域外農業+應收賬款”模式,搭建鐵皮石斛、西瓜、果蔬3條規模以上農民專業合作社供應鏈,促成融資234筆,金額5917.70萬元。(記者 黃澤敏)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