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宏觀 > 正文

科技賦能跨境數字供應鏈 助力中國數智制造品牌出海

2022-07-19 08:27:13來源:江蘇經濟報   

“近期,某跨境電商企業在我公司開發的跨境電商風控系統‘鯨慧眼’的支持下,與某大型國企達成合作,采用出口后90天再付款的方式,順利實現了價值近5000萬元人民幣貨品的賒銷采購。據企業反饋,在‘鯨匯’模式的支持下,其2022年度增長將力爭達到30%以上。”7月18日,南京鯨匯電商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韓亞飛欣喜地向記者介紹了公司近期開展數字貿易服務的最新成果。作為一家從事跨境電商供應鏈管理和大數據風控系統研發的新興軟件研發公司,鯨匯科技聚焦解決跨境電商賣家運營資金不足的痛點,以科技支持跨境數字信用,賦能跨境數字供應鏈,助力中國數智制造品牌出海。

“全球疫情肆虐導致跨境電商企業面臨著從產品采購、物流運輸到終端派送的運營成本激增問題。我們因而開發了跨境電商風控系統,通過大數據AI畫像,幫助跨境電商企業獲得數字信用。同時,省市商務部門積極協調資源,幫助企業獲得政策性金融機構和商業銀行的業務支持。隨后由傳統外貿企業向跨境電商企業賒銷出口,并由政策性保險公司承保賒銷形成的應收賬款風險。企業貨品在海外平臺銷售后,再向傳統外貿企業支付采購款,極大地解決了企業因資金周轉天數增加而面臨的融資壓力。”韓亞飛告訴記者,公司另有研發的“鯨匯通ERP系統”已順利通過全球最大家具電商平臺wayfair官方認證,成為全亞洲第一家完成供應鏈融資的ERP軟件,現服務wayfair平臺賣家200多家。

近年來,伴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以數據為生產要素、數字服務為核心、數字交付為特征的數字貿易蓬勃興起,正引發全球產品鏈、服務鏈、供應鏈、價值鏈的空前重構,加速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據世界貿易組織預測,到2030年,數字技術將促進全球貿易量每年增長2個百分點,全球服務貿易占比將從2021年的22%提高到25%,以數字貿易為核心的全球貿易競爭格局正在重塑,數字貿易規則主導權爭奪日益激烈。近年來,全球主要經濟體普遍將數字貿易發展作為國家發展規劃、政策法規、對外經貿合作和國際規則制定的重點。2021年11月1日,我國正式申請加入《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DEPA)。江蘇省隨后制定出臺了《關于全面提升江蘇數字經濟發展水平的指導意見》等文件,南京市也在全省率先發布了《數字貿易發展行動方案(2022-2025年)》,著力打造數字貿易先行示范區。

建智庫,

加快對接高標準國際規則

6月28日,南京市商務局、江北新區管委會與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南京財經大學四方共同倡議發起成立國內首個專注研究DEPA的高端智庫——揚子江國際數字貿易創新發展研究院。該研究院院長、南京財經大學副校長喬均表示,研究院主要承擔數字貿易相關領域決策咨詢、學術研究、合作交流、人才培訓、項目招引、宣傳推廣等任務。作為智庫,研究院將定期編制年度長三角區域數字貿易創新發展指數、數字貿易發展動態專刊、年度南京市數字貿易發展藍皮書等文件,并組織1至2場年度國際數字貿易發展研討會,結合南京市數字貿易發展實際,提出對標國際數字貿易規則以及數字貿易業態發展方面的政策建議和試點改革措施。作為科研機構,研究院將根據政府對數字貿易的實踐問題的理論需要,會同國內和國際一批研究數字貿易的頂級專家,共同完成研究任務,并將組織開展分層分類的數字貿易人才培養培訓,推動數字貿易領域產學研合作。作為產業促進平臺,研究院將聚焦數字經濟、數字貿易領域招引跨境投資、研發、制造、貿易、結算、融資、物流、分撥等企業主體和平臺主體,并積極參與全球服務貿易大會等重點經貿活動,適時舉辦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數字貿易論壇。

“數字貿易研究院坐落在江北新區,同時這里也是自貿試驗區南京片區,在此研究對接高標準國際規則,對于發揮自貿試驗區的改革試點和引領輻射效應將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喬均表示,研究院將對標DEPA等高標準國際數字貿易規則,聚焦數字貿易領域開展制度創新、改革試點、業態培育等方面的研究,充分發揮“思想庫”“智囊團”作用,助力南京數字貿易揚帆起航,為參與數字貿易國際談判、形成數字貿易中國方案積累經驗。

重開拓,

制度創新推動深層次對外開放

研究院成立的背后,是南京市近年來大力發展數字貿易、不斷探索深化對外開放的深刻實踐。南京市商務局相關處室負責人告訴記者,去年以來,南京市積極發展數字貿易,出臺數字貿易三年行動計劃,在南京片區建成3家跨境電商產業基地,發展跨境電商B2B、海外倉新模式;率先實施二手車出口、市場采購貿易試點;提升雙向投資水平,拓展外資引資渠道,支持南京片區生物醫藥企業在香港IPO募資,其中1.5億美元投資境內公司新藥研發;支持企業通過境外股權投資“走出去”,先進制造產業投資基金參股應世生物、地平線機器人等醫藥和科技研發項目,累計投資2.7億美元。

為支持數字貿易順利“出海”,南京市全力協調推動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南京片區的制度創新、產業發展和對外開放,為南京數字貿易發展保駕護航。截至目前,涉及南京片區的97項改革任務已實施93項,省支持自貿試驗區高質量發展若干意見已落地和初步見效104項,實施率均達96%以上,2021年以來,南京片區3項制度創新成果在全國復制推廣,17項在全省復制推廣,15項在全市推廣示范。在服務貿易領域,結合片區實際,南京市在知識產權、教育醫療、跨境物流、檢測維修等領域提出服務業擴大開放試點舉措,同時先行先試生物醫藥開放創新試點措施,認定生物醫藥企業外資研發中心,支持健友生化、先聲藥業等企業開展跨境資金集中運營,提升開放要素保障能力,促進全市生物醫藥產業集聚。

作為南京市大力發展的生命健康數字貿易產業鏈之一,江北新區生物醫藥公共服務平臺以服務創新產品上市為核心,致力于打通政府、企業、審評專家與第三方機構等多邊交流路徑,縮短審批周期,提高臨床及上市時效。江北新區生命健康管辦負責人李金兵告訴記者,江北新區聯合南京海關建成生物醫藥特殊物品快速進出口服務平臺,建設開放式基因與細胞實驗室,匯聚全球創新資源,并依托自貿試驗區的政策優勢,讓資源的國際化流動更加便捷高效。據介紹,疫情期間,平臺共承接了江北新區192家生物醫藥企業的技術服務;上半年累計服務客戶1163家,實現服務收入1.2億元。

在江北新區,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南京集成電路產業服務中心作為首批國家“芯火”雙創平臺,提供公共技術服務7700余次,服務金額超3.5億元人民幣;由江蘇擎天工業互聯網公司自主研發的全球首款“碳計量邊緣一體機”,幫助出口企業有效應對國際碳關稅貿易壁壘……作為國家級新區和自貿區“雙區”戰略匯集地,江北新區正依托自貿試驗區南京片區開放平臺聚力,為全國數字領域制度型開放當好探路先鋒、提供經驗示范。

迎挑戰,

多領域試點打造“數貿之都”

應看到的是,當前復雜的國際經濟與政治環境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并存。在此背景下,江蘇應如何更高質量發展數字貿易?江蘇省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蔣昭乙表示,數字貿易的本質依然是貿易,沒有完善的產業鏈基礎,一切技術賦能都無從談起。雖然目前受疫情與貿易戰的雙重影響,我國在全球價值鏈中面臨著東盟崛起、產業與訂單轉移等諸多挑戰,但江蘇完善的產業鏈、基礎設施與原材料組成的核心競爭力無疑賦予了其抵御風險的強大能力。“在這樣的強大基礎上發展數字貿易,比如開展線上貿易會、設立海外倉等,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疫情對國際貿易的沖擊。”然而,各國數字貿易相關標準的不統一,使得數字貿易在國際實踐中可能面臨不少鴻溝。對此,蔣昭乙建議,江蘇本土企業依然要以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為首要前提,通過提升產品的技術水平使自己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得到攀升。同時,政府相關部門也需要在新的環境下為企業提供更加多樣化的支持。“數字化的背景對海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僅是在清關時提供的貿易便利性,還需要在更多的數字化服務方面提升水平。此外,商務部門也需要給予企業更好的扶持,為企業‘出海’搭建更好的基礎設施。”

南京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該局將會同市貿促會、金陵海關等部門,結合自貿試驗區南京片區實際,在貿易便利化、投資自由化等領域選擇適當場景開展先行先試,努力將南京片區打造成為對外開放合作的重要平臺。作為全市大力發展數字貿易的重要舉措,南京市將積極推動跨境電商海外倉、保稅研發等貿易新業態發展,拓展“海外倉離境融”應用功能,試點建設跨境貿易數字生態公共服務平臺,為跨境電商海外倉等創新業態提供全鏈條、多部門綜合服務,通過海關、稅務等部門對關鍵節點的真實性驗證實現全鏈條數字監管。此外,南京市還將積極爭取擴大科技、商務、物流、金融、教育、衛生等服務業領域開放試點,進一步提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在揚子江國際數字貿易創新發展研究院成立現場,南京市商務局局長張志超表示,南京將以數字貿易為核心,積極申報創建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示范區,充分發揮自貿試驗區國際化開放平臺等基礎優勢,全力支持研究院建設全國一流、國際知名的數字貿易高端智庫。站在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時代風口,南京正在為建設“數字自貿區”、打造具有標桿效應的數字貿易示范區提出南京方案、貢獻南京力量。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