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宏觀 > 正文

人民幣貶值后央行再出手 中國版“托賓稅”來了

2022-09-27 08:47:34來源:江蘇經濟報  

面對人民幣兌美元的連續走低,央行在9月26日開盤前再出手。9月26日9時16分,中國人民銀行發布消息稱,為穩定外匯市場預期,加強宏觀審慎管理,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22年9月28日起,將遠期售匯業務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從0上調至20%。簡單地說,調整后,假設某銀行上月遠期售匯簽約額為100億美元,則這個月需要向央行繳納20億美元的準備金,一年后央行會原封不動還給銀行,而調整前,銀行不需要繳納這筆錢。

在央行出手將遠期售匯業務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從0上調至20%后,一度跌破7.16關口的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反彈,一度收復7.15關口。9月26日9時30分,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開盤報7.1400,隨后收復了這一整數關口。

中國版的“托賓稅”

征收遠期售匯業務的外匯風險準備金始于2015年“8·11”匯改之后,也被稱之為中國版“托賓稅”。當時人民幣出現大幅貶值,央行在當年8月底出手,要求自2015年10月15日起,開展代客遠期售匯業務的金融機構(含財務公司)向央行繳納外匯風險準備金,準備金率暫定為20%。隨后成為央行調節外匯市場的工具之一。托賓稅 (Tobin Tax)是指對現貨外匯交易課征全球統一的交易稅,旨在減少純粹的投機性交易。實施托賓稅有助于引導資金流向生產性實體經濟。

9月26日,美元指數盤中直線拉升,最高升至114.6882。當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7.0298,調貶378個基點。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累計下跌了10.26%。遠期售匯業務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是本輪人民幣貶值后央行第二次出手。人民幣對美元匯率8月15日起開始大幅走低,9月5日盤中跌破6.94關口,在此背景下央行傍晚宣布,2022年9月15日起,下調金融機構外匯存款準備金率2個百分點,即外匯存款準備金率由8%下調至6%。

外匯市場的“自動穩定器”

外匯風險準備金率被市場視為外匯市場“自動穩定器”工具。一般來說,調整外匯風險準備金率與人民幣升貶值預期密切相關。遠期售匯業務是銀行對企業提供的一種匯率避險衍生產品,企業通過遠期購匯能在一定程度上規避未來匯率風險。

對于此次調整,市場普遍認為,上調遠期售匯業務的準備金率,意味著要求金融機構按其遠期售匯簽約額的20%交存外匯風險準備金,相當于讓銀行為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虧損計提風險準備,通過價格傳導抑制企業遠期售匯行為,屬于逆周期宏觀審慎政策工具。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為,這將提高銀行遠期售匯成本,降低企業遠期購匯需求,進而減少即期市場購匯需求,有助于外匯市場供需平衡。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此次央行上調外匯風險準備金率,主要是通過市場化手段,增加了企業遠期購匯成本,通過影響金融機構和企業的行為,促進外匯市場供需平衡,避免企業過度“順周期行為”“羊群效應”,導致外匯市場非理性波動影響資源有效配置,拖累我國外貿和經濟復蘇。

“8·11”匯改后,央行將銀行遠期售匯業務納入宏觀審慎政策框架,對開展代客遠期售匯業務的金融機構收取外匯風險準備金。至今,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共經歷過5次調整。央行上調外匯風險準備金率,提醒近期人民幣外匯市場存在異常波動傾向,釋放人民幣匯率“穩”的信號。結合以往經驗看,央行穩定匯率的工具箱仍豐富。

未來人民幣匯率如何走

近一段時間,美聯儲為抑制高通脹而加速收緊貨幣政策,隨著美元指數不斷走強,包括人民幣在內的非美元貨幣大多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貶值。但與英鎊、歐元、日元等主要發達經濟體貨幣相比,人民幣貶值幅度相對較小,而且人民幣匯率指數總體穩定。

數據顯示,1至8月,歐元貶值了12%,英鎊貶值了14%,日元貶值了17%,人民幣貶值8%。人民幣貶值相對較小,而且在SDR籃子里,應該說人民幣除了對美元貶值以外,對非美元貨幣都是升值的,而不是說對SDR籃子其他貨幣也是貶值的。在SDR貨幣籃子里,一個基本情況是美元升值了,人民幣也升值了,但美元的升值幅度比人民幣的升值幅度要大一些。所以,人民幣并沒有出現全面的貶值。

市場分析認為,在美聯儲強勢加息和加速緊縮、歐洲能源危機加劇的背景下,人民幣以更具彈性的波動方式應對來自強美元的壓力,短期看,人民幣匯率階段性承壓,但不具備趨勢性大幅貶值的條件。

最新公布的8月份銀行結售匯數據看,衡量結匯意愿的結匯率為71%,較今年以來月均值提升3個百分點,衡量售匯意愿的售匯率為67%,與今年以來月均值基本持平。

溫彬認為,上述數據,一方面反映出在當前人民幣匯率點位下,市場主體結匯意愿較強,將成為人民幣匯率的重要市場支撐力量;同時也反映市場主體呈現“逢高結匯、逢低購匯”的交易模式,外匯市場交易秩序總體良好。

溫彬強調,從我國經濟基本面看,預計三季度GDP增速較二季度有明顯回升,通脹水平溫和可控,國際收支狀況良好,特別是經常項目和直接投資等國際收支基礎性項目保持較高順差,為人民幣匯率穩定和外匯市場平穩運行奠定了基礎,人民幣不存在持續貶值的基礎。

周茂華表示,從國內基本面、國際收支、人民幣匯率彈性、人民幣資產長期配置價值等方面看,人民幣不具備趨勢貶值基礎。盡管海外宏觀環境變化、市場波動劇烈,但人民幣將繼續運行在合理區間,雙向波動常態化。同時,隨著人民幣對風險因素逐步消化,國內經濟穩步恢復,國際收支基本平衡,人民幣走勢前景偏樂觀。

植信投資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常冉認為,在調節人民幣過度升貶值的問題上,貨幣當局具備較充裕的管理工具,包括但不限于啟動匯率中間價逆周期因子、調整金融機構外匯存款準備金率、調整外匯風險準備金率、發行離岸央票、調節企業跨境融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等。(宗 禾)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